【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

·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
【导读】湖南城步南山被誉为中国南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山牧场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牧场。
·
南山行
·
【彭秀平】
·
国家南山公园从湖南省绥宁县黄桑自然保护区到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大牧场,自西向东,延绵数百公里。甲辰年(2024)农历七月底,我和几个朋友自驾游览了著名的南方大草原——南山公园。从城步县城到南山牧场大约五十公里,由一条九曲回肠般沿着山脚溪涧盘旋而入的公路联结着。公路两边尽是连绵不断直插云天的山岭,山岭上覆盖着郁郁葱葱、密不透风的原始次森林。一路上风光秀美、景色旖旎,诸如桃林苗寨、老山界、南山大牧场等景点像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条既风光无限又奇险无比的公路线上。
·
桃林苗寨
·
从城步县城到南山牧场一路上少有村庄,桃林苗寨是个例外。
小车在逼仄多弯的山谷公路上艰难地爬行,树影不时在窗前闪过。一路颠簸,直到桃林苗寨才渐渐平稳下来。一到桃林,宛如走出阴暗小屋来到了户外,一下子豁然开朗。眼前的一切就像一幅江南水乡画呈现在眼前:静谧安祥的村庄、村前望不到尽头的桃林、阳光下泛着碧光的小河、还有眼前这条通向南山大牧场的笔直公路……回想此前的历程,恰似在千山万壑中不断跳跃的小溪流忽然汇入了宽宽的大河,一下子变得安宁起来。
村寨两边的山仍然是那么高、那么多,树林仍然是那么密、那么杂,但山麓中终于见到了一个充满生机也较为宽敞的村庄。最引人注目的是桃林,清一色的桃树沿公路两边向前延伸,足有三里路长。桃林布局有序,经过人工的整理,桃树之间特留空档,刚好容纳一辆小车,供游人停车而用。公路两边的桃林下就成了天然停车场。斯时正值夏秋之交,桃叶已显枯黄,但浓密的叶子仍能挡住灼热的阳光,树底下仍显清凉。小车也不致暴露在阳光下。只是此时桃花早已凋零,已看不到桃花绽放的盛况。假使春暖花开的季节,阳光和熙、春风荡漾,桃花烂漫,游人如织,男男女女徜徉在桃林中,欢歌笑语回响桃林,该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
桃林的后边有条清澈的小河,河水哗哗地在不停流淌。水流不算湍急,水深只能齐腰,水中石子清晰可见。水面狭窄处建有一个坡形鱼鳞大坝。河水漫过,叮叮当当,溅起阵阵水花,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银光……坝上水深处,不少游人在欢快地划着小皮筏。坝下很多人正在漂流。视眼尽头处河面渐宽,岸边有个供人休憩的草坪,上面建有数十个小凉棚。不用说,这是一个消暑纳凉的绝佳之地。
桃林苗寨约有一千人。村庄依山傍水,大多是颇具苗家风情的木质楼房。这里离县城约五十里,到南山牧场也是五十余里,是通往南山的必经之地,属南山公园的一部分。桃林苗寨的苗族同胞世世代代栖息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般的平静生活。原始淳朴的民风民俗及悠久古老的民族文化,使这个小小村寨被国家划定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浩浩春风吹拂下,桃林苗寨相比从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处在深山老林之中默默无闻的村庄宛如养在深闺的美丽女子逐渐被外界所关注,来此旅游观光的人们也渐渐多了起来……
·

湖南城步丹口桃林苗寨。黄周凡摄
·
老山界
说城步县城到南山牧场百余华里,其实只到南山牧场的山脚。而从山脚到牧场腹地足足还有四十公里,八十里南山可不是胡吹出来的。这不,从山脚沿着之字形的盘山公路盘旋而上足足走了三十里,还只是南山牧场的半山腰。这时,突然刮风了,下雨了,雾一下子窜了上来,车窗外十来米之内已一片朦胧。小车像老牛负重般小心翼翼地不知又走了多久。一个拐弯处突见一块高大的方形石头矗立在路旁,正中处刻着“老山界”三个酬劲有力的红色大字。石头对面的山坡上还有一些红军战士的浮雕,看路旁有个停着很多旅游车辆的车坪,我们也把车停了下来。
天公也作美,这时,风小了,雨细了,太阳也出来了。对面的青山一碧如洗,高大葱茏的树木连着陡峭的山岭挺立在车坪的后边。站在车坪边,向下看不到底,向上又看不到顶,山势陡峭犹如壁立,一条小路弯弯绕绕伸向山顶的深处……
“老山界”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读初中时,从语文课本中就知道了这个地名。那是红军时期红一方面军政治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先生写的一篇同名文章。他用生动细致的笔触描述了红军过老山界的情景,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1934年12月4日,红一方面军从相邻的广西资源县车田乡进入城步境内,分十一路经过城步。其中,主力部队约一万五千人从老山界翻越南山,奔向通道,便有历史上有名的“通道转兵”。陆老先生随军从这里走过,因身临其境,有感于红军战士的英勇,不久便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名篇《老山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陆老又亲笔写信给当时的南山牧场,挥笔题名“老山界”,牧场又请人把三字拓刻在巨石上。
据红军战士的回忆,当时的老山界没有公路,战士们只能穿过深山老林,攀爬陡陗的山路前进。在通过百步坎时,战士们是互相踩着肩膀过去的。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几乎垂直的陡坡和深不见底的悬崖,加上山高林密、蚊虫遍地、虎狼横行的恶劣环境,每个红军战士随时面临着生死的考验。让我们领略一下陆老笔下的老山界吧!(节抄)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天色晚了……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陆老笔下的老山界的险,我们可以体会,红军战士们藐视困难的精神,我们也可领略。老山界地势险要,如今修了盘山公路。公路在海拔940米至1805米的层峦叠嶂中穿行,沿老山界盘旋而上。共拐八十八个弯,形成十个大大的“之”字。在老山界的森林里,沿着当年红军的行军线路,有关部门还修建了一段石砌游步道。走在古木参天的红军路上,当年的号角已远,但回荡在耳边的仍然是“信念、忠诚”四字。每到五月,老山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灿若红霞,也许是那些为着理想信念勇敢前行的先辈们的鲜血染红的吧!
·

·
南山大牧场
南山大牧场是国家南山公园的重头戏,没有南山牧场就没有南山公园。
翻过老三界,就是大牧场。这里的天气也真是奇妙,刚才还是雨雾漫天细雨迷漓,一到山顶,雨就停了,雾就散了,也不知飘向了何方。目之所及,整个草原像被水洗过一样,一片嫩绿。隆起的小山包星棋密布错落有致。包不高,也不陡,很富态。像哺乳女子的乳房,又像高原上的蒙古包。条条公路像风中飘荡的绸带从山包乳峰间飘向四方。绿茵如毯、翠色欲流,偶见山坡上一棵、两棵茂盛的树木,远看别有一番韵味。近处的公路边,簇簇藤蔓上的野花竞相开放,浓香四溢,与山脚下花残叶落的景象大相径庭。山坡上,成群的奶牛在悠闲地吃草,部分奶牛在山坡平缓处舒懒地躺着,偶尔听到几声马的嘶鸣。没有高楼,没有工厂,没有商铺,没有喧嚣,只见挺立在蓝天下、山包上的风力发电机那长长的叶片在不停地旋转着……
南山牧场的起源与王震将军有关。1934年,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长征。红六军团作为探路先遣队转战粤桂,从广西资源县进入湖南城步。翻越八十里大南山时,王震将军被眼前碧草万顷、茫无际涯的南国草原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说:“多好的草山啊,革命胜利后,一定要在这里办一个大牧场!”全国解放后,王将军念念不忘那三天三夜翻越南山的情景,在他的运筹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山人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走出了“从种田造林到种草养畜办牧场兴旅游”的科学发展之路,使南山牧场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牧场,八十里大南山被誉为中国南方的“呼仑贝尔”。
南山位于雪峰山脉南段,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拥有连片天然草山23万亩,绵延八十余里,人称八十里大南山。它得天独厚,平均海拔1760米。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湘桂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上。上有四十八坪,四十八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既有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水乡的灵秀神奇。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势平缓,草地辽阔,空气新鲜,土壤、大气、水质无任何污染和公害。它翠谷颠连、水草丰茂,是一处集天然牧场、奇风异景、疗养、避暑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被公认为休闲避暑胜地和人类生存的天然氧吧!
朋友和我一样,此生中坐过飞机,坐过轮船,乘过高铁,就是没骑过马!兴之所至,我们商议也过把骑马瘾。与本地同胞谈好价钱后,我们分乘几匹高大骏马,沐浴在温暖阳光里,走在草原游道上。山顶上,有很多游客在放风筝,还有成群的女性游客在跳着欢快的舞蹈。更多的人们则是拿着手机不停地自拍或录像……我心旷神怡、情不自禁,一首经典的老歌不由脱口而出:
马儿啊,你慢些儿走哎慢些儿走,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
·

·
(本文选自湖南省邵阳市文联《新花》杂志2025年第1期)
·
【尾韵】马儿啊,你慢些儿走……没见过青山滴翠美如画,没见过人在画中闹丰收;没见过绿草茵茵如丝毯,没见过绿丝毯上跑马牛;没见过万绿丛中有新村,没见过槟榔树下有竹楼……
《马儿啊,你慢些走》(马玉涛).mp4

·
·
【作者简介】彭秀平(1964- ),男,湖南省绥宁县人,自由工作者,绥宁县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青年文学家》、《邵阳日报》、《新花》和湖南作家网等发表作品若干。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天下南山”系列-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