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女工楼的“红玫瑰”
(外二篇)
作者:朱延生
晨光似金粉洒向微山湖畔的矿山,最先苏醒的是女工楼。女工楼?煤矿的女工单宿,更是我们这群年轻“黑衣战神”(井下釆煤工的自称)想去却又胆怯的那片圣地。早晨,“红玫瑰”(釆煤工对矿上年轻女工的尊称)上班了,女工楼飘起七彩霓裳——玫红的针织衫、天蓝的工作服,裹着晨露,随风摇曳。一层层,一根根晾衣绳,一件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如彩蝶飞舞,似春花在矿山怒放,搅得单调、沉寂的煤矿绚丽多姿。单宿楼宇间的风,裹挟着她们遗落的发香,空气甜润无比。
日落西,歌声、银铃般的笑声飞回楼里,打破了女工楼一天的沉寂。楼道里,铝勺碰撞搪瓷碗的清脆声,是最接地气的奏鸣曲。当暮色爬上窗台,她们卸下工装,穿上柔软的睡衣。在狭小的空间里,编织着自己的小秘密。有的倚着铁架床,背诵泰戈尔的情诗,灯光下,睫毛投下温柔的影;有人跑到隔壁,为纱巾该用平针还是什么针争执不息;有的指尖划过《煤矿安全规程》,突然提及南极洲的极光,与井下的矿灯相比,哪个更深邃、耀眼?她们竞然打起赌来,一本正经。赌注是职工大食堂一块滚烫的烤红薯。
“哐”地推开浅绿的窗,任柔风把披肩的秀发梳理。姑娘们凝望夜空,看繁星坠入矿山巨大圆形煤仓的眼眸,把心里话悄悄说给月亮。对大高个“黑衣战神”的暗恋、对远方父母的惦记……一个个小秘密随着夜风,四处飘荡。
当然,矿山“百灵鸟”也有沉默的时候,“女工楼”也会炸起晴天霹雳!当世俗的的目光像冷箭射来,当炽热的心被抛进冰窟里……压抑的啜泣,一颗颗泪滴晕开一片片心碎的涟漪。深夜,矿山“红玫瑰”,学着“黑衣战神”,让冬的冷寂化作春的喧闹;似井下采煤面的钢铁支柱,顶天立地。她们用坚毅与温柔,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履历。
东方微熹,太阳的柔光,爱抚着一个个窗棂,女工楼又开始了一天的欢欣。“红玫瑰”们一个个倩影,汇入矿灯房跳动的暖黄、煤机厂飞溅的火花、煤矿仓库一排排货架、矿工大食堂蒸腾的热气里。
女工楼的“红玫瑰”啊!您是矿山的花中蕊,愿您的歌声,像咱们矿井下奔腾不息的小溪(大小巷道的排水沟)甜美、悦耳……
选煤厂的生命交响
煤矿双子塔:主井塔哟副井塔。“姊妹塔”的南侧,是矿选煤厂庞大的建筑群。它以雄浑的笔触,在波光粼粼的微山湖畔,抒写着当代工业文明的绚丽华章。
踏入选煤厂高大的主厂房,硕大的空间将800米地球深处馈赠的黑色“太阳石”拥入怀中。机器的轰鸣,不是噪音,是原煤蜕变的序曲。原煤皮带机不停地运转,煤流如黑色的瀑布,带着久远时代的记忆。
选煤厂与矿上的煤仓,通过空中皮带廊相连。煤仓下的火车,一节节车箱正在静静地等候。井下釆煤工洒下黝黑的汗水开釆的煤炭,经过地面选煤人的选矸、跳汰、洗选,变成了晶莹剔透的“乌金”。这些沉甸甸的精煤、中煤被运输至城市、港口、乡村,去炼钢、发发电……我们煤矿工人用燃烧的激情,焕起世界同此凉热,大地一片光辉。
选煤厂庞大的机械装置,似精密的筛子,将混杂其中的、暗淡无光的煤矸石一一剔除,那些乌黑发亮的精煤被精心挑选了出来。选煤效率的提升,不仅是百分比的增长,更是对大地母亲馈赠的尊重。
选煤人在机器的轰鸣声中穿梭,他(她)们的面容沾上煤灰,唯有双眼始终明亮、有神。早中夜三班倒,人休机不停;日复一日,无怨无悔。当满载精煤的列车缓缓启动,当汽笛的鸣叫划破长空。列车载着井下采掘工、地面选煤人火热的心,还有我们用燃烧的激情铸成写满爱意、奉献的丰碑!
综机修理厂,繁花摇曳
煤矿井下综合机械化、自动化采煤设备,我们叫“综机”。综机修理厂里,煤灰与机油、电机与机械 、电子控制模块与线路图……厂前的小花圃,似煤矿工业园别着的一枚温柔徽章,是我们煤矿工人的梦境。
花圃呈不规则的三角形,中央立着一座小小的假山,山石嶙峋,虽无名山大川的磅礴,却也在这片钢铁丛林中,平添了几分灵动。假山脚下,一泓清泉汩汩涌出,水流清澈,顺着蜿蜒的小渠,滋润着土地。春日里,雏菊率先探出头来,白色的花瓣簇拥着金黄的花蕊,像是繁星坠落人间。紧接着,月季也不甘示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花瓣层层叠叠,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到了夏天,太阳热烈得如同综机修理车间飞溅的火花。此时,凤仙花和太阳花成了主角。凤仙花色彩斑斓,红、紫、粉、白,相互交织,宛如天边的彩虹飘落至此。太阳花则紧紧追随着阳光的脚步,在烈日下热烈绽放,小小的花朵如同金色的笑脸。秋日,百日菊肆意盛放,花朵硕大,红的浓烈,黄的灿烂,橙的夺目。一串红如同燃烧的火焰,为渐凉的秋日增添了几分炽热的温度。它们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与远处煤矿高耸的井塔、忙碌的煤车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在工业的粗犷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细腻与温情。
四季更续,花开花谢。修理厂的工人们,始终是这片花圃守护者。张师傅,那位头发花白的机电维修工,早早来到花圃。他穿着洗发白的工装,戴着破旧的手套,手持一把小锄头,认真地给花草松土、施肥。他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眼前的不是花草,而是最珍视的宝贝。李技术员,趁着午休时间,戴着无线耳机,哼着轻快的小曲,水桶里的水,挥洒在干涸的土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在奏响一曲生命的乐章。
记得有一次,一台重要的采煤机突发故障,工人们扑在紧张的抢修中。他们早中夜连轴转,连续奋战了两天一夜,终于让机器重新运转起来。疲惫不堪的他们走出车间,首先看到的便是那片盛开的花圃。在阳光的照耀下,花朵娇艳欲滴,散发着蓬勃的生机。那一刻,他们脸上疲惫的神情,瞬间被一抹欣慰的笑容所取代。小小的花圃,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刻,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明白,即使在这艰苦的煤矿,也依然有美好的事物值得艳羡。
窃以为,综机修理厂前的小花圃,不仅是花草的天地,更是一个精神的栖息地,承载着矿工们对美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恋。在这里,在开花的土地上,钢与花共舞,汗水与芬芳交融,见证着一代代煤矿工人的浪漫 和在岁月长河中的坚守。
【作者简介】
朱延生,笔名兰舍斋主,微信最年轻老头。原籍安徽宿州。南师大中文系毕业。中煤集团旗下煤企首批文学创作协会会员,《采光》内刊编委。在文学报刊、新媒体发表作品200多篇(首)。视写作为修行,在文字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