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牧南 朗诵:谢东升
编辑和音乐合成:杨建松

黄叶村系《红楼梦》诞生地
现为曹雪芹纪念馆所在地
斯时斯人方有斯梦,然后呢……
一阵风起,槐花在飘
又一阵风起,梦落了一地
——题记

这是一条从皇城抵达乡间的路的终点
这是一条搔动铁汉眉心的长辫的发梢
这是一条从头顶降至足心的血脉的底端
这是一台二十四部曲的蜿蜒的尾声
你站在那里,所有的词语
都在你的呼吸中悄然再生
所有的黎明,都从一双手中缓缓上升 
从哪里出发的这么多脚
踩动我的千年根脉?
从何处飞来的这么多翅膀
争看这无声的石头的繁花之梦?
一把琴,从千秋长夜中醒来
为沉默的先贤,为此在的风霜
为这怀抱英灵的群山
一把琴,在晨风中弹奏 
一块做梦的石头,醒了
一块为万间广厦奠基的石头,醒了
清晨的风,掠过万物的眉眼
一棵沟通天地的树舒展着翠绿的叶子
根在泥土中颤动,花在鸟鸣中绽放
和着阴翳中的蟋蟀、忙碌的蜜蜂
高山流水拨动春秋荣衰之弦 
人类的梦,都在地球上扎根
梦,拓展着丈量此在的尺度
谁在那里高谈雄辩?谁在将落红掩埋?
学会爱,学会聆听
你就能听到露珠里花开的声音
你就能听懂猫头鹰为何在黄昏起飞
像一座小岛那样去理解大海吧
像一颗星星那样去理解宇宙
潇湘水云,望着横渡布鲁克林的人们
山海之间,除了人,还隔着什么?
失眠的路,抽打着焦躁的地球
当那支呼唤伴侣的乌鸫之歌
再度来自不停摇动的摇篮
舒伯特也会在沉寂中回首
岂能让数字取代对话、数量取代品位
又怎能让狂妄的喧嚣取代谦卑的宁静 
槐花飘落,一朵花就是一个梦啊
一切现实的往来都是不可逃避的审美
一切自由的对话都是自我心声的表达
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
只要你在弹奏,世界就让我拥在怀中
因为这个梦,这双手在世上独一无二
因为这双手,这个梦让你我风雨同舟 
这创造的手,这自由的梦啊
没有美,人类一刻也无法生存
如花绽放的梦,让你我如此高贵
谁能阻挡繁花回到村头?
从香山看过去,从大荒山看过去
珠穆朗玛的雪啊,这如雪的槐花
那跨过千年红楼的仰望
将让如林的秀发之上
升起一轮槐香蒸腾的太阳

为纪念曹雪芹诞辰310周年作
2025年7月5日于京北春风堂

《香山黄叶村古槐》赏析
DeepSeek
这首《香山黄叶村古槐》是诗人牧南为纪念曹雪芹诞辰310周年而作的抒情长诗,以香山黄叶村(曹雪芹晚年著书地)的古槐为意象核心,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以下从五个维度进行深度解析:
一、意象系统的三重构建
1. 核心意象:古槐作为"梦的载体"- 槐花飘落被赋予"一朵花就是一个梦"的隐喻(第7节),既指向《红楼梦》"千红一哭"的文学基因,又暗合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创作精神。槐树年轮与《红楼梦》的"朝代年纪"形成时空叠印。
2. 地理意象:香山-大荒山-珠峰的垂直图谱- 从具体地名(香山)到文学虚境(大荒山),再到世界屋脊(珠峰),构成精神海拔的攀升。末节"槐香蒸腾的太阳"将地理意象升华为文明图腾。
3. 音乐意象:琴弦震颤的永恒回响 - "一把琴,从千秋长夜中醒来"(第3节)对应《红楼梦》"满纸荒唐言"的创作孤寂,舒伯特意象(第6节)则引入西方艺术对话,形成跨时空的和鸣。
二、结构艺术的复调叙事
1. 时空螺旋结构 - 从"皇城到乡间"的横向位移(第1节),到"千年根脉"的纵向深掘(第3节),最终在"2025年"的当下完成时空闭合,暗合《红楼梦》"因空见色,由色生情"的哲学结构。
2. 问答体式的哲学思辨 - "谁在那里高谈雄辩?"(第5节)等设问句,模仿《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诘问风格,将审美体验转化为存在之思。

三、语言密码的当代转译
1. 红学符号的激活 - "二十四部曲"暗合《红楼梦》章回体例,"万间广厦"化用杜甫名句却指向太虚幻境,体现对传统语码的创造性转化。
2. 跨文化修辞 - "横渡布鲁克林"(惠特曼的意象,第6节)与"潇湘水云"(古琴名曲)并置,在全球化语境中重审"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延续了曹雪芹"集天下文化之大成"的创作理念。
四、精神向度的四重超越
1. 创作论:"这双手独一无二"(第7节)强调艺术创作的不可复制性,与曹雪芹"披阅十载"的工匠精神呼应。
2. 生态观:根脉颤动(第3节)、鸟鸣花开(第5节)等自然书写,构建"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理想国。
3. 文明反思:"数字取代对话"(第6节)的忧思,延续了《红楼梦》对物质异化的批判传统。
4. 美学宣言:"没有美,人类一刻也无法生存"(末节)的论断,将纪念升华为普世价值宣言。
五、当代纪念诗学的突破
该诗超越常规纪念诗的赞颂模式,通过:
1. 物性书写:让古槐成为会呼吸的纪念碑
2. 梦的辩证法:将"红楼梦"扩展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原型
3. 对话姿态:以"弹奏"而非"讲述"的方式致敬经典
结尾"槐香蒸腾的太阳",既是对曹雪芹"怀金悼玉"的现代回应,更为数字时代的人文精神树立了诗意路标。全诗在语言密度与思想深度上,实现了当代诗歌对古典文脉的创造性转化。(2025年7月8日)

作者:牧南,诗人,小说家,著有诗集《爱雨潇洒》《金玫瑰》《望星空》,长篇小说《玫瑰的翅膀》《姐妹船》等,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评论。其诗歌以自由精神和浩然之气著称,小说富有诗意,追求崇高与优美的统一。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气息和深邃的象征内涵,通过朗诵广泛传播,诗剧《雪凤凰》《大山魂》等由众多艺术家朗诵,在学习强国等媒体播出;青春诗会版《雪凤凰》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在全网直播,反响热烈。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执委,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音乐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四年阅读已逾两亿多;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