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华
当六月的最后一丝雨丝
被风轻轻吹干
七月,迈着热烈的步伐
匆匆赶来赴一场盛夏之约
阳光,像金色的箭镞
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叶
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似古老乐谱上跳动的音符
蝉鸣,是七月的鼓手
不知疲倦地敲打着节奏
从清晨到日暮
那单调却又热烈的声响
仿佛要把整个世界唤醒
田野里,麦浪滚滚
像金色的海洋在翻涌
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汗水,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
七月的风,带着炽热的温度
吹过城市的大街小巷
吹起女孩们的裙摆
吹乱了少年们的头发
七月,是一首激昂的序曲
奏响了生命的华章
它用炽热的阳光和滂沱的暴雨
洗礼着大地,也洗礼着我们的心灵
七月的情愫
文/童华(四川成都)
七月,是一场盛大的邀约
阳光如金色丝线,编织着梦的帷幔
风,带着夏的热烈与温柔
在天地间轻舞,撩拨着我的心弦
我漫步在七月的小径
脚下的青草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
像星点的火焰,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七月的雨,总是来得突然而热烈
雨点砸在地上,溅起朵朵水花
它们洗净了世间的尘埃
也洗净了我心中的烦恼与忧愁
在雨中,我想起了你
你的笑容,如七月的阳光般温暖
你的话语,如七月的微风般轻柔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我们曾在七月的夜晚
坐在庭院里,仰望星空
繁星闪烁,似你明亮的眼睛
我们诉说着彼此的梦想与憧憬
如今,你已远在天涯
但七月的情愫,却永远留在我心间
它像一首悠扬的旋律
在我心中奏响,永不消散
文/童华(四川成都)
少看你一眼,觉得冷落了你
你的笑,是三月枝头最艳的桃李
绽放在我目光触及的每一寸天地
每一次闪烁,都点亮我心底的晨曦
你的眼眸,藏着星海的神秘
少看一眼,就像错过银河的壮丽
那深邃里,有我无尽的痴迷
仿佛藏着能让时光停驻的魔力
少看你一眼,觉得冷落了你
你的声音,似林间婉转的莺啼
在我耳边轻轻绕,绵绵又密密
每一个音符,都敲打着我的心堤
你太美,太温柔
少看一眼,就像错过春日的花期
那轻柔里,有我眷恋的气息
仿佛藏着能让梦境甜美的秘密
少看你一眼,觉得冷落了你
你的背影,是诗画里最美的写意
走在我视线的尽头,悠悠又迤逦
每一步,都踏在我思念的轨迹
少看你一眼,心就空落落地
你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缕
我愿目光时刻将你追随、偎依
用一生的注视,把爱写进岁月里
扁担女孩
文/陈铠
在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
高考女孩用扁担挑着两大包裹
回家的传奇
一位衣着朴实,个头矮小
一根木棍当“鹊桥”
走在川流不息的大道
演绎成现代城市一道亮丽风景
那么多高考学子
走出考场的一刹那
不是被鲜花和掌声拥簇着
就是被各种轿车接走
仿佛一个个皇子或公主
在车水马龙的大道上
偏偏在这座城市仿佛出现一位
七,八时代的高考女孩
一根扁担挑着两座“小山”
目光坚毅步伐坚定走在回家的大路
令思绪一下穿越到七,八十年代
这根扁担
前面挑的是十年寒窗
后面挑的是汗水结出的硕果
前面挑的是责任和担当
后面挑的是家庭亲情
一根扁担挑出别人眼里的高大威武
挑出了羡慕和追忆
在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的当下
这根扁担挑出了朴实无华
挑出了人们渴望的那种质朴纯真
如此的这样一股清流
怎能不被当下的社会深深的
思考探寻
写给自己
文/陈铠
生活:在琐碎中奔波
工作:在平淡里忙碌
思绪:在岁月中穿梭
心灵:在知足里安居
春花笑脸相迎,准备好笔墨端砚
演绎一场诗情画意
夏花妩媚多娇吹一曲笛声悠扬
彩排一场,唐风宋雨
秋宴盛装登场,准备好鼓乐鞭炮
欢聚一堂,山水丰收盛会
冬装山舞银蛇原驰蜡像
千年诗会令才子佳人竟折腰
烦恼忧愁霸占心田时
喜欢蝶恋花沁园春雪激励自己
书做枕边人
恍惚情绪低落时
笔墨做刀枪向无聊开战
点横竖撇捺勾勒出快乐港湾
亲近自然,与花鸟蝴蝶共鸣
拥抱山水,和杨柳青松枫叶浪漫
忙时有序,闲时有趣
花开花落,不需要繁华装点
云卷云舒,不需要靓丽装潢
柴米油盐,自有烟火温情
喜怒哀乐,自有灯火阑珊
人生的春秋就是自娱自乐的旅程
是一段山水岁月的修行
是同频的,结伴浪漫而行
没有交集的,独自快乐而行
互补的,理解包容而行
一定要让:快乐.健康当主角
陪伴你一生
画
文/陈铠
一幅春画
醉了:山中走兽云中雁
美了,陆地牛羊海底鲜
令千古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释怀
叫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的伤愈合
两脚踏翻尘世路
一肩担尽古今愁的痛欣然安心
千里江山图,同样是画
力透纸背,绚丽多姿,恢弘壮阔
却是一幅精美的绝世珍品
但抚慰不了胸怀,忏悔不了心灵
还不如一杯小烧潇洒沉醉天地
不能把她当知己或伴侣
即使闭月羞花,倾国倾城
也只是穿了一件皇帝的靓丽新装
只会对视,眷恋,牵挂,珍藏
激情一时,颓废一生
只要是画
无论极品,绝品,还是孤品
即使值一座金山
你若一知半解,收藏为赝品
会顿足捶胸,悔恨一生
你就把她当作情人
郁闷忧伤时,来一场诗情画意
失意痛苦时,唱一曲喜怒哀乐
特别珍贵的,你就宠幸一时
千万别宠成贵妃,丧失你的意志
喊子归
文/张维清
喊子归,其实喊屈原,喊沉入江底的离骚和九歌
宛如千帆过尽的龙舟,喊一个人的灵魂
雨水站在江心上喊,仿佛是从杏花村赶来的
石头站在岸边喊,浓缩成的泪,把自己跪成了哀思
拨开粽子,露出一座座江南的水乡
水草缠着汨罗江,深不可测的哀愁
一块水石做的汨罗江,刻满了夫子的忠心和忠胆
汨罗江与水,磨响了屈原骨子的疼痛
泥沙翻淘,洗不清屈子二千年的冤屈
与龙王饮酒高歌,悲泪成河
岸芷汀兰站在四面八方的水系上喊
喊痛了嗓,扯痛了肝
我站在抱石问路的村口上喊
把一条川流不息的江河喊成了子归
又把子归喊成了楚辞
知道夫子不会回来,因为他在水国里上下求索
知道那些流放的小浪子,是他彻心痛骨的呼唤
秋收后的土地
文/张维清
一无所有,还能端给苍天是什么
荒芜,霜降,雪花……
宣布破产的秋天,只能等着秋播,还清所有的债务
自从父亲用叹息的板车把十月拖走
光秃秃,皱巴巴的土地,像似晾晒自家的黑暗,潮湿,盘点那些沦陷的日子
你再也见不到紫燕的呢喃了,听不到布谷鸟的民谣了
泥鳅,鳝鱼钻进了黄被,萤火虫提着灯笼,远走他乡
土地的心思,长在轮回的农谚里
长在父亲的生命线和爱情线里
扶起庄稼是它的梦想
父亲打造的忙碌,苦涩,佝偻的背影,交给了土地
扛起一把铁锹进门,把锄头挂在墙上
此时的空旷,是真正的空旷
收割后的土地哟
谁说偷闲
它在凄风冷雨,冰霜雪地里,养精蓄锐
制造一个希望的春天
山坡
文/张维清
山坡是黄土做的,就像山沟是民歌和炊烟做的
是谁把山坡做成了衣板
春分,清明,谷雨……
把农谚搓成了花花绿绿
山坡爱庄稼,雨水,朝阳
但从不贪婪苦涩和汗水,一点一滴喂给梦里的根须
它是金宝箱和银宝箱,寒露或霜降端出金黄
它是一幅油画,涛声宣读颁奖词
唢呐声声,送远心中的九妹,花轿里那里别人的新娘
山坡爱白杨,那是我的快乐老家,居着一群兰花花和水乡谣
山坡爱旧墓和新坟,腾出地方,以便每个漂泊安顿的灵魂,都能够安息
是啊!比山脚那个村庄安家得早
比山腰那棵千年古树根扎得深
被深秋逼出最后一棒玉米和一颗洋芋
露出自己黄土的胸膛,站在凄风冷雨的秋播中
眺望春天的来路
悠悠六月情
文/谢云峰(江西)
初夏六月里
祖国前程的希望
革命前辈打下的江山
终究都寄托在儿童的身上
悠悠六月情
要把扎实的工作放在儿童的教育上
语文课本里
英雄人物故事多宣扬
父母的亲身感教
多宣传毛泽东思想
社会的环境中
多显示社会主义救中国的力量
学雷锋做好事
要大力的鼓励和提倡
西方文化的侵入
全社会要坚决的抵挡
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的时代
要让儿童青年永远牢记在心里才有希望
悠悠的六月情
激励着中华儿女代代朝向共产主义前方
“七•一”颂歌
文/谢云峰(江西)
上世纪二十年代
有一艘红船在南湖起航
那是一九二一年
七月二十三日大事惊响
在华夏的大地上
从此有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十三位年青人
引进马列主义对神州影响
推翻了三座大山
使中华子孙重获新生得解放
二十八年的奋斗
打败了军阀寻找方向
坚持真理
枪杆里面出政权建立武装
浴血奋战
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
历经十四年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胜利辉煌
三年解放战争
彻底打垮了蒋介石的国民党
从此领导各族人民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胜似天堂
抗美援朝的壮举
破灭了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梦想
二十几年的建设
把贫穷落后的社会
建设成为了完全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共享
在一穷二白的大地上
不但确保了人民免费上学住宿和医疗病伤
数亿人口的中国
有饭吃有衣穿个个有事做心不慌
若大的中国
无小偷彻底消灭了毒和黄
不但人民安居乐业
还制造出二弹一星成为世界显国强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
永远是敢于承认纠错的伟大正确的党
九千多万名党员
同十四亿人民一道为了实现中国的梦想
临危受命不折不扣地
高高举起战无不胜的旗帜一一毛泽东思想
道路如何曲折
始终都毫不动摇地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党旗在飘扬
文/谢云峰(江西)
上世纪二十年代
中国引来马列主义
在南湖的红船上
成立了伟大的共产党组织
从而率领各族人民
进行了卓越的奋斗和努力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南昌秋收广州举行三大起义
在巍巍的井冈山上
建立了中央苏维埃根据地
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延安宝塔的明灯
照亮中国打败了日本鬼子
西柏坡的小山村
领导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分子
北京天安门城楼
伟大领袖毛主席嘹亮的乡音有力
向世界高声呐喊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
鲜红的镰刀锤子党旗
从此在全国各地的上空高高飘扬不止
英明领袖继承遗志
继续率领全党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鲜红的党旗
仍然在祖国的上空飘扬如意
为了保证党旗的颜色
党旗的颜色永远鲜红不退
九千多万党员临危受命
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始终在中华大地上
创造出令世界睹目的成绩
灯火没等我
文/拈花一笑(河南)
夏雨是个暴脾气
摔碎云朵就浇透整条街
梧桐叶在颤抖
路灯患上夜盲症
把黄昏熬成隔夜茶
沥青路面浮起银河
每道水纹都咬住脚踝
我数着水洼里的星星
突然听见
整个城市的开关都在咳嗽
月亮是悬空的创可贴
所有光芒都朝远方流淌
像那年母亲留在窗台的
半盏凉茶
渐渐
渐渐
结成霜
雨替我说出了所有
文/拈花一笑(河南)
铅灰的云层垂落,浸透城市轮廓
尾气在玻璃幕墙写满摩斯密码
万条银线穿刺而下
始终织不出完整的告白
走吧
让雨水成为最宽的河流
红绿灯在积水里晕染成
褪色的水彩画
走吧
锁孔里已长出铁锈的蔷薇
指纹逐渐淡去
像退潮后的沙滩
只有雨
仍在复读机般循环播放
那句卡在喉咙里的
——别走
我把名字留给你
文/拈花一笑(河南)
偷心的窃贼
将我的骨架翻成狼藉
离去时,只留下名字的狂草
忘记了水,粮
咀嚼名字残留的余味
把阳光抹掉
把黑夜拭净
以飞蛾赴火的决绝撞击南墙
当疼痛重归骨骼
才恍然醒悟
我尚在人世
呕吐,将你的影子吐出喉结
这何尝是
真正的诀别?
时光
文/风清(辽宁)
邮差在正午消失
空信箱长出了霉斑
我们共享的寂静比秒针更缓慢
晾衣绳上的水滴
计算着风吹的形状
你弯腰拾起纽扣的姿势
让整个下午变得非常透明
黄昏的猫穿过走廊
碰倒一束干燥的光束
它停在去年的报纸上
那上面有未完成的填字游戏
月季花,时光吻过的胭脂
文/风清(辽宁)
你数过自己第几次弯腰吗
当铁栅栏的阴影
又一次爬上脊背时
暗红的褶皱里
我们共同养着一罐不会凝固的蜜
整个七月都在你颈窝打翻调色盘
从瓷白到淤青,从淤青到锈迹
而你的刺
始终悬在春天最后一次回眸的弧度里
风来,就晃一晃
把岁月抖成胭脂屑
薄薄地敷在我渐渐冷却的杯沿上
下雨了
文/风清(辽宁)
突然的雨
像一串省略号
悬在七月正午的眉梢
柏油路开始蒸腾
那些未完成的誓言
在积水里一圈圈扩散
伞与伞相遇
又错身
像两片不肯相认的云
而邮筒始终沉默
守着去年冬天
某片未寄出的干燥的晴
六月的情怀
文/杨建军
六月
美丽的阳光点缀着大地山川
深情款款的高唱着夏的主旋
在无意识的光阴中逝去 悄然
在时间的隧道中不回头眨眼
微风缱绻散发在新的一天
醉了瀑布醉了高山醉在心田
把无尽的温柔在夏日里发散
苏醒的植物瞬息万变
疯狂的万物把生命热烈狂欢
化作成夏天动人的诗篇
酿造出夏季里动人的甘甜
在回味和展望中寻找一份快感
他带走了我们心绪中的黯淡
藏满了汗流浃背和疲倦
酿成了一纸的诗句素笺低眉遥想忽明忽暗
掬一份温柔 思绪蔓延
翻飞记忆随风飘散
诗歌之盼
文/吴情(辽宁)
不要让诗心被尘埃掩埋,
请跟随时代的节拍,一路踏歌而来。
世间的美丑万象,都值得去咏怀,
在笔下,春秋任由我们剪裁。
不要效仿那无病呻吟的姿态,
空空地嗟叹徘徊。
应该书写百姓的悲苦与欢快,
让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真情实爱。
至于平仄格律,暂且抛开,
只要真挚的情感在诗里澎湃。
七月,你好
文/吴情
今天,七月第一天
星期二的晨曦点亮希望
早安,在时光里轻唱
挥手,告别六月篇章
微笑,迎接七月开场
仲夏繁茂,书写生命诗行
让往事,随清风飘扬
许未来,满是憧憬期望
下半年呀
愿耕耘有果,收获不迷茫
心有方向,忙碌亦安祥
所有美好,如“七”相约共赏
大道至简
文/樊志刚(辽宁)
大道至简
人心复杂多变
一有欲求
必致恼烦
世味无穷
多为物染
向外求寻不止
终日难安
欣慕繁华
莫若疏淡
守得孤独寂寞
久必道现
文/樊志刚(辽宁)
若欲修持无牵
体照安然
名利财色与权情
皆为羁绊
若欲离苦得乐
当行十善
持戒忍辱兼精进
持久不断
若欲了脱生死
证得涅槃
当念佛往生净土
成就大愿
文/樊志刚(辽宁)
空无妙有
体相一如
似冰与水有别
又同为一物
一切因缘显现
有执皆苦
看破放下自在
烦恼自除
利乐有情
当以慈悲救护
生发同体大悲心
视众生皆父母
《金陵物语》之《长干古城的发现》
文/平淡无奇(南京)
在南京,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古迹
将建城史定格在两千五百年前际
然而近几年来长干古城*的探佚
书写了一个沉睡三千余年的传奇
那中心台地,曾是城邑的心脏
跳动着先人们对生活的热望
环壕、墙基与门道,清晰的景象
似乎在讲述着自我保护的过往
水井,汲取的是岁月的甘泉
滋养着原始的街巷古朴的江南
猪祭祀坑,承载着先民的信念
在烟火中,祈愿生活的平安
商周的遗物,带着历史的温度
陶鬲、陶鼎、瓷罐等不断出土
显示着南北文化的交融和进步
见证着中华文明多元化的构筑
长江、秦淮河是天生的关碍
花露岗、雨花台是自然的瞭望台*
这里的属性,就是个军事要塞
守卫着南边更多先民的幸福未来*
如今,它被唤醒,重见了天日
成为南京地域文明的重要标识
西街考古遗址公园是它的新名字
向世人展演着古老而动人的故事
*注:在今南京中华门外,大报恩寺西侧,原长干里西街居民区一带。在这里建公园还是建博物馆,相关部门还在商榷中。
*注:花露岗在北,雨花台在南,是长干古城一南一北两个高地。请参阅拙作《金陵物语之五四:花露岗》和《金陵物语之三:雨花台》。
*注:此句指在南京城的南边还有不少先民的存在,因为长干古城文化与湖熟文化同属一个文化圈。湖熟文化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既已发现,距今约3000年至4000年。
古词新唱:辛弃疾感皇恩◎案上数编书
文/平淡无奇(南京)
佛像前的烛火一直在抖颤
殿堂的木鱼总在敲打着贪念
焚香者的额头写满了愁烦
难道真的是前世留下的债券
老子的目光穿透了天道循环
庄周的蝴蝶揭开了奇妙的空间
太极阴阳幻化出气象万千
生命只是大自然中的昙花一现
菩萨的慈悲悬在镀金的天花板
信徒们把愿望锁进生锈的匣奁
佛祖都端坐在莲花台的中间
把众生的苦难在掌心盘旋
道德经的文字如起伏的山峦
道德的思想在江湖里泛着波涟
只要看透了天地隐秘的容范
任何人都可以欣欣然羽化登仙
附作者原词:
感皇恩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