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画】
笃定青春我无辜
文/明社(新疆)
陡然悟出
我这半生用来等待的深情以往
在错过了青春的不期而遇
显得初念苍白无力
封神时
那些青葱岁月
在风雨吞噬了星光闪烁的灼灼其华后
初知被强光照暴以后
秋末落叶的时节提前到来
那些曾以为深爱的无可替代
和
青涩年华的以梦为马
将浪漫和荒废混淆
威逼利诱再加上青春不考量
思想的纯粹再次被尘梦浸泡成喧嚣
一意孤行的纵身一跃
从此陷落谷底的难逃厄运
作为年少轻狂和潜意识里
如入无人之境的决绝
谁也无法指责韶华易逝在懵懂的叛逆
那曾引以为傲的一如反顾引发了
日月佐证的错觉
然而我看到的午夜
依旧可清零
诺言蘸血的真切
昏睡百年
是麻醉不了心乱应担的责
将所有的失败归于梦
这说法无法服人
我呀仍褒义青涩的鲁莽
趁天色朦胧无人能看清我满含诉状的泪眸
用零碎光点
偷换一朵情人节过后的玫瑰
江山为你
落单一个我的执着和呐喊
唱首歌以抚伤过的痛
时隔的迥异
途径轮回的仰天长叹
绝尘的笑谈浮生
少年爽约
似乎可揭开青春有负的大好山河
我听到隔着界河的故作姿态
说我从生到死的爱过你
沿河的沉吟
却留下的是鸭足鹅印的蛇头马尾
这和羞涩有着风马不相及的天壤之别
这就是人在走样又走光的生活舞台
我得继续行为的准则
沿当下微笑的辄印
与
窗下凤竹合一
看屋前和平鸽振翅欲飞
再响一声嘹亮的歌哨
梦里虚掩的浮影
将直面誓言
我的辉煌一定再次会证实
我绝不负和日月坚守
2025-07-09原创首发
明社这首《笃定青春我无辜》,以沉郁而坦诚的笔触,铺展了一段关于青春的回望与自省,字里行间浸透着对过往的复杂情愫——有遗憾的钝痛,有叛逆的余温,更有历经沉淀后的笃定。
一、青春的悖论:无辜与有痕
诗中反复叩问“青春”的本质:它是“无辜”的,因年少时的“懵懂叛逆”“不考量”,让“以梦为马”的纯粹在现实里“混淆浪漫与荒废”,纵身一跃的决绝终成“陷落谷底的厄运”;但它又并非全然无辜,“昏睡百年/是麻醉不了心乱应担的责”,诗人拒绝将失败轻描淡写地归于“梦”,直面青春留下的“鸭足鹅印的蛇头马尾”——那些不完美、甚至荒诞的痕迹,恰是成长的真实注脚。这种矛盾的自白,让“青春”不再是单薄的怀旧符号,而是充满张力的生命切片。
二、意象的张力:破碎与重生
诗人善用意象编织情绪:“风雨吞噬星光”“秋末落叶提前到来”,暗喻青春理想的凋零;“诺言蘸血”“满含诉状的泪眸”,将情感的浓烈与痛感具象化;而“零碎光点偷换玫瑰”“凤竹合一”“和平鸽振翅”,又在沉郁中埋下生机——即便过往“伤过痛过”,仍能从破碎里拾起微光,在当下的“微笑辄印”中坚守与日月的约定。这种从“落单”到“合一”的意象转变,暗含着与自我、与过往和解的力量。
三、语调的递进:沉郁中的昂扬
全诗语调从开篇的“初念苍白”“难逃厄运”,到中段的“无法服人”“褒义青涩的鲁莽”,再到结尾“辉煌一定再次证实”的宣言,完成了从回望的沉重到直面的坚定的递进。“笃定青春我无辜”的题眼,最终在“绝不负和日月坚守”中得到升华:所谓“无辜”,或许不是逃避责任,而是接纳青春的不完美,并以此为基,在岁月里淬炼出更执着的生命力。
这首诗没有刻意美化青春,却在坦诚的剖白中,让每个曾在青春里跌撞过的人,都能读到自己的影子——那些遗憾、倔强与未凉的热血,终会在时光里沉淀为前行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