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晚
鲁昌贤
乡下的夜晚是漆黑静寂的,因为乡下没有路灯,只有星星。村庄被树木和房屋占据,田地被庄稼和野草霸占,夜被黑魆魆包裹,夜幕里只有夜虫在鸣叫,时高时低,绵绵不断,令不熟悉环境的人心生怯意。而长期在乡下生活的人对这漆黑静寂的夜是无怯意的,他们对这样的生活环境已习以为常了,即使摸黑也能轻车熟路地在村庄上,田野上自由行走,怯意是没有的,有的多是孤独和寂寥。
现在长期在乡下生活的年轻人很少了,他们多去了城市,因为他们生存不再依赖土地,生活也不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去了城里,身份也便由“农民”变成了“农民工”。尽管只多了一个“工”字,但已没有了传统意义上农民的义务和责任,变成了脱离土地的人,成了城市打工者。那乡下的夜现今在他们心目中虽占有一席之地,但这一席之地是苍茫荒凉的,他们也不愿去打理这一席之地,也不愿去想这一席之地上的鸡零狗碎。而今他们心里装着城市的灯红酒绿和璀璨霓虹,眼中和心中只有公园里的卿卿我我,咖啡馆里的红唇美颜,和那歌舞厅里随霓虹频闪而飘出的不同心情者唱出的情歌,歌声或激情或沮丧,或欢喜或悲伤在城市的夜空上飘荡。那情歌里的悲欢离合,悲摧了多少无奈的滚滚红尘。情感总让人想回到当初或从头再来,但征程跋涉,心在流浪之人,再也不能或不愿回归原点了。因为乡下夜的漆黑静寂易让人心生孤独悲凉。即使有月夜,月华似水,柳枝婀娜,月上柳梢头,但已无伊人相约相聚,月光下的无奈和凄凉似嫦娥身居广寒宫般寂寞清冷。
城市的夜是明亮的,喧嚣的。街道被路灯照得明亮如昼,而这如昼的夜却让许多人迷路。因为他们原先不是长期生活于此,而今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熟悉。车灯汇成的光带似流水样顺着马路流淌。广场舞曲似无形人,伸着长腿从这条街起步一下子跨入另一条街去嘹亮,那声音时而激越时而悲怆,但舞姿总是一个样。一幢幢高楼上那透着光亮的窗户似流浪人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眺着远方,但总望不到故乡。
城市的夜是明亮的,明亮黯淡了星星的光亮,人们再也看不到繁星满天的景象了。路灯让城市繁华了许多,也让城市失去了许多原生态的景象。城市的月亮即在天上,又仿佛挂在高楼上。月光变得稀薄,似薄纱样缠绕着高楼,乡愁便萦绕在游子心头。城市的月光乡愁样朦胧,笼罩在心上的故乡和他乡,在他乡和故乡夜的气息里氤氲,总让人心念故乡,却又难回归故乡,心总在矛盾中纠结、徘徊,故乡成了天上的月亮,可望可想。月亮不是每个夜晚都能出现的,但月亮又在或圆或缺的盈亏过程中诉说着曾经和现在。
夜晚总是如约而至,又绝裾而去。从时间上讲同一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夜晚是同时到来的,农村和城市的夜晚长度也是相同的。从人居环境来说,农村和城市夜晚是有天壤之别的,农村的夜晚漆黑静寂,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不论农村和城市,夜晚都包藏着许多人和事,聚和散,悲和欢,念和忘。
作者 鲁昌贤,安徽省霍邱县人,偶尔码点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