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返母校情思长(上)
——老校友重返兰州六中参观
作者/潜 龙
七月二日上午,天朗气爽,我们13位1965年考入兰州六中的初一.六班老校友,相聚在母校大门前。转眼就是一个甲子,分别已久的老同学再次相见激动异常、感慨万千,相互紧握双手,久久对视,满肚子的心里话一时居然说不出来……
“来、来、来,还是赶快合个影”,我忙招呼大家站好先照相。不料有位同学拿出一张60年前的黑白收藏照,另一同学又拿出了一张毕业离校时的集体照,照片本来就不是很清楚,加之过去这么多年自然更显模糊了,大家相互传看,一阵怀旧、一番感叹!可不是吗,还是这些人,还是在同一地方,但时间却相隔了整整60年。
这时学校主要领导闻讯赶来了,他们是校党总支耿书记、蔺校长和蔺副校长。事先给学校打招呼,是希望允许让我们进去参观校园并派人简单介绍一下情况,没想到学校如此重视,在临近期末考试、校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校领导不但亲自接待还让办公室张主任和我们建立了联系方式,以便今后常联系。应我们之邀,校领导与大家合影留念,他们对我们60年后重返校园的举动给予高度评价,并执意要陪我们一道参观校园。
母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往日一排排的平房教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六层气派的教学大楼和实验楼,以前教职员工住的平房院落也变成了宽敞明亮的两栋楼房;南边的土操场(足球场)现已全部铺上了碧绿的塑胶地面,鲜红的国旗高高飘扬,篮球架、排球网、足球门有序排列,特别是还拥有省内首座专供田径训练的室内塑胶跑廊;校园如同花园,树冠似盖,曲径蜿蜒,实验楼与写满古训名言的文化墙遥相呼应,营造出了浓烈的教书育人静雅氛围。望着眼前的一切,老校友们不禁赞叹:“真是旧貌换新颜啊”!
在一棵挺拔苍劲的大松树前,蔺校长问我:对这颗树你有没有印象?我说没有。他说,这是学校改扩建时唯一保留下来以前的一棵大树。看到树上有标志,树前有装饰,判断这棵树肯定对学生有传统教育意义。在我看来,它至少寓意学校的基业长青。通往操场路旁有一带状的竹林,领导对我说,兰州本不适宜竹子生长,但经过精心栽培,现已形成了青翠欲滴的一片竹林,而且通过根系蔓延,十几米远的地方都长出了新竹。我马上悟到,学校为何刻意种竹,主要是看上了竹的品格,因为古人视它为君子形象。学校栽竹就是要学生像竹子一样,刚直向上、不枝不蔓,内怀虚空、自立成材。由于校园内到处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因此年年保持着“兰州市园林化单位”和区级“文明单位”的称号。
交谈中我们得知,兰州六中始建于1957年8月,是为服务于当时筹建中的兰炼、兰化、兰州水厂等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的职工子女上学需要建立的,所以建校后就被列入兰州市省属六所完全中学系列,也是西固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完全中学。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也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68年来为上述企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无数人才。尤其是近年来,学校规模在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目前,已设有40多个教学班级,1800多名学生,高考升学率等多项指标都在逐年提高。特别是在体育教学方面极具特色,现已成为甘肃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早在2001年就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重点中学”并挂牌。学校现正在向突出体育特色、全面整体发展的方向迈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