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的庭院
张荣
一
马颊河潺潺的流水走过我的村庄,混着庄稼地的土味,悄悄溜进我家的庭院。这个庭院也经历了变迁,这个庭院讲述着我成长的故事,时常勾起我的回忆。
记忆里往昔,北屋四间半土培半青砖房,东头隔出的小厨房总飘着烟火气——蜂窝煤炉上的铝壶"呜呜"叫着,洋灰面的方桌摆着我的课本,字里行间都掺着煤烟味。
东屋的大锅最是热闹,铁锅沿伴着油泥有些古老,过年时炖着五花肉,油花溅在白墙上,晕出一片片黄渍。母亲握着铁铲翻动锅里的菜,柴火在灶膛里噼啪响,伴着火光欢笑着我的童年。
院里的链子树占了小半个院子,春末开的白花串子垂到压水井上,井水带着凉爽清脆,但喝起来有点咸,当时我们村庄的人皮肤都黝黑,说是和水质有关。我总爱踩着落花瓣压水,铁柄压下去,"吱呀"一声,井水就顺进铁桶,然后再提进厨房的大缸,溅起的水珠打湿裤脚,凉得人一激灵。母亲总说"慢些",手里却不停搓着刚从地里拔的青菜,水珠顺着菜叶滚进泥土里,转眼就没了影。
木头大门关不紧,门缝里能看见门外的沟。雨季一到,沟里灌满马颊河的水,我们光溜溜跳进去,摸鱼、打水仗,泥点子溅满脸,像刚从灶膛里钻出来。有回被瓦片划破了膝盖,母亲抓把灶灰按上去,疼得我直哭,她却喊着"愣小子",手劲却轻了许多,链子树的影子落在她背上,晃悠悠的。
如今再站在院里,链子树不见了踪影,压水井也消失了,不过有一个用洋灰磨制地槽始终留着。东屋的大锅变成了液化气灶,北屋的煤炉熄了换成了暖气炉,只有风穿过门缝,还在学当年我们嬉闹的声气。(未完待续)
张荣,文学爱好者,热爱生活,喜欢记录生活点滴。

投稿须知
1、本平台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