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世荣
窗前明月光轻泻,窗帘遮不住梦期许;流金溢彩季节,随着镰刀和锤子的铿锵声,升展飘扬信念的旗帜。篱笆影子被月光轻漾拉长。青苔上知了箫声流年的痕迹浓浓烈烈,岁月的沉淀折叠夏凉被的匍匐,枕着五彩缤纷的梦,梦境中唱着深情的歌,屈指细数子午流注。如烟,如雾,如雨丝浸润,往事如风景旧曾谙笺,隐约飞桥隔野饮,如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溢淌的美好时光,节令小暑,思绪蒸腾过的热浪,对暑夜煮碎片,从记忆的波浪打捞、拼图,组合一幅美丽壮观的长夏图腾……
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小暑二候”,说的便是天气愈发酷热,连蟋蟀也离开了田野,迁往庭院或村头屋角阴凉的石缝中穴居。“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唐·元稹的这首《小暑六月节》,将此时节的物象描摹得淋漓尽致。乡村的夏夜,更具独特的艺术风情,田园生活别具一格。蝉鸣空桑林,蝈鸣荡气回肠苜蓿地,池塘蛙鸣盘虎居,夜莺陪伴布谷啼……生灵的向往为明天待做准备,昼夜不分的吟唱声,时近时远、时疏时密、时骤时缓、时高时低,谱写成历史的音符,啁啾欢歌,诉说着岁月的更好、人世的冷暖。“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劳作了一天的村民,和着这婉转悦耳的浅唱低吟勾勒出童年一个又一个记忆;泥腿泥脚的孩子们,在这乡村骑着黄牛,牵着小牛,在田园小径上牧歌放飞了自我,一天天地看玉米拔节生长。红缨枪的穗穗镶嵌红领巾巾帼不让须眉。夏日,庄园的周围更加争奇斗艳,一切都郁郁葱葱。密密麻麻的树叶把山乡的一切都封得严严实实。
早晨,从山谷中偶尔升起的云雾,一团一团地赶着趟儿,像白云飘浮在天边。太阳缓缓爬上家乡山顶,千万缕金光像绿丝带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庄园周围的原野上,演化着云蒸雾绕的气象,美轮美奂。原野里盛开的各色鲜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各自在属于自己的时令里含苞怒放。这个季节连村东的菜地也都好看极了,葱和蒜都长得嫩嫩的、胖胖的,碧绿碧绿的西瓜,橙红橙红的南瓜,又嫩又长的扁豆,紫得发亮的小茄子,小灯笼似的青椒,汪洋着紫花的马铃薯,一切都在现实的田园中生长,惹人爱怜。
夏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色彩……
神秘深邃的夜空下,看银河两岸,牛郎织女星不停地眨着眼睛,北斗七星斗柄对着未位。萤火虫打着灯笼,蚊虫儿们丝丝细语、缕缕轻音,仿若天籁,充满梦幻,夏的渐消渐长予人无上怡然。豁然领悟:有虫鸣相伴的夏夜,方是人间最真切的田园生活,知冷知热,知人间烟火,用最真挚爱熨平夏的炎热,还暑夏一份清凉……
作者简介:
杨世荣,(字,文溢)。男,汉族,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爱好文学……
现就读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