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紫瑜
(河南郑州讯)如果不到登封,也就不认识骆彦红。如果不亲眼见到他本人,你也很难把那些高端根雕艺术作品和这个朴实,甚至略显土气的老农民联系在一起。
初识骆彦红,他正在一家藤编公司做技术指导。只见他精准地剪掉树根多余的枝丫,用柔软、坚韧的束带,轻轻缠绕在松枝上,慢慢调整角度和弧度,确保每一处细节都完美无缺。他用松果的花瓣一点点细心的黏贴在树根上,不大一会,一朵朵鲜丽多姿的牡丹花就完美塑形。
骆彦红,笔名峡谷艺人,三门峡市卢氏县杜关镇人。一个自学成才,有着三十多年根雕丰富经验的民间艺术家。擅长根雕、盆景和奇石作品,他的松果立体牡丹画尤显得出彩。发现他,于笔者来讲,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惊艳,因为,他是一个艺术天赋极高的奇才。
骆彦红最早是从报纸上看到有人用树根做的仙鹤,遂对根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骆彦红是一个极具创意感十足的乡村根雕名匠。闲暇之余,他经常一个人到家附近的冠云山上“淘宝”。像各种造型奇特的树根,和形态迥异的石头,他都视若珍宝拿回家。再把这些“宝贝”经过他一双灵巧的手精雕细琢,最后变成一幅幅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
1999年,骆彦红的根艺《东方雄狮》、《中华魂》、《中流砥柱》作品获得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金奖银奖。这个朴实憨厚的汉子高兴坏了,他激动的说:“做梦也想不到这天大喜事会降临在我这个老农民的身上。”
2003年,骆彦红在龙门石窟步行街展销期间受洛阳牡丹启发,产生了用树根做牡丹的想法。他用松果塑形的牡丹栩栩如生、动静皆宜、雍容华贵、纯净素雅,展现出根雕艺术的精神内涵。给人以全新的视觉体验,让人们领略到传统手工艺独特的魅力。
骆彦红用松树的果实、叶子、松枝、藤材为原材料制作的松果牡丹画,不仅填补了林区松树主题文创产品的空白,实现了废弃物高附加值转化,更是为发展特色产业起到了积极延伸的作用。
“枯枝败叶掩仙踪,妙手寻来化玉容。丹花仪态显神韵,根雕艺术耀苍穹。”这首诗正是对骆彦红制作的藤编松果牡丹画的真实评价和肯定。
骆彦红善于发现美,创作美,他对根雕艺术的热爱和感悟情感至深。他的雕刻精湛技艺和对材料的深刻理解,是他创作思路与灵感的完美体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他的树皮创意工艺、根雕人偶、果壳创意小玩偶和石艺盆景等作品巧夺天工、活灵活现、精美绝伦,情趣味十足,具有极高的欣赏收藏价值,一经问世便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和好评。是人们礼尚往来,必不可少的高端艺术产品。
农民艺术家世代以农为耕,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却创作出令人震撼的视觉艺术,他们将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得到最大化延伸,他们为人类社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而骆彦红,正是这样的一种人。
2001豫陕晋黄河金三角地区民间艺术展金奖。2006年,他创作的松果牡丹获得外观设计专利,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知名文化产品。2024年,骆彦红获得全国创意农业设计金奖。中国教育频道、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三门峡电视台和洛阳电视台均对他做过独家专题报道。三十多年以来,骆彦红创作了上千件根雕艺术和松果牡丹艺术精品,并建立专属展馆免费对外人观看。
作者简介:
骆彦红1965年生,三门峡市卢氏县杜关镇农民,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根艺美术家协会,三门峡根艺美术家协会会长,被评为河南省根艺大师,河南省高级民间艺术师,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河南省乡村名匠,三门峡杰出民间艺术传承人卢氏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