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鲁胡子峪,地名不大,是没几人知晓的。说到天乐山,白水溪什么的,在某个范围之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与天乐山结缘,应该要追溯到多年前的某个夏天的午后,与老顽童二哥结识,成了妹夫。二哥是常德人,想当年因为爱情,义无反顾的来到了这块地儿,一扎根就是二三十年,三岔人不分老幼都喊他小谢,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他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应该算是医生里面做菜菜儿(尤其是钵钵儿菜,更是一绝)最作数的厨师,多次在酒过三巡后聊到要在退休后找个僻静所在,不求有多少回报,广交朋友,顺便哈阔以把行医的事儿捡起来,一举三得,岂不快哉!
扯闲篇了,因为此次活动是二哥组织的。他是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动手亲力亲为的。恰得苦霸得蛮在他身上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的。
因不久前的一场大雨,让鲁胡子峪的农家乐的设施设备全被洪水席卷一空,剩下了不少冒出地表的钢筋或短或长的斜斜的歪歪扭扭的朝着溪的方向。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并非智者,但也乐水。从小到大,生活在澧水河边,不会水那是有点儿说不过去的。
从三岔集镇上过去点儿,就是人山人海的了,有人曾作诗一首:啊,小溪,全是水;放眼望去,全是腿……拖家带口的,老老少少齐上阵的,三五友人,什么组合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
一路过去,各个站点爆满,也不怕太阳晒了。一直到尽头,还是人。好在二哥早已安排妥当,拐弯处,溪流浅滩处,中军帐已升,桌子椅子围的满满当当的。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稍微歇会儿,气定神闲,就汗收无忧了。水清凉,清澈见底,濯足,闭目养神;或听几曲舒缓的曲子;或三五好友谈天说地;或浸泡水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上游,漂一红叶,轻拾三生石上,谱一曲红尘情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悠悠桃花渡,放舟浅滩,独钓深潭……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
鲁胡子峪,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旁,怪石嶙峋的岩缝台阶上,五颜六色的帐篷那边,一桌、几把高脚塑料椅、二哥做的猪脑壳肉炖黄豆儿、红烧肉炖土豆儿、碳烤鱼(洋葱圈、起扎豆腐、小白菜做配菜)、碳烤五花肉(肉肠等做辅料)、油炸小鱼儿、香肠花生米儿腌黄瓜……锅锅儿已经架起来,酒酒儿肯定的走起来,几个喷着酒气儿的友人,在行酒令里,低吟浅唱,与这潺潺流水,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一等再等,等你来慢慢揭开她的神秘面纱,读懂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