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出来的男人
文/鄢悦峰
长孙今年17岁,上高中一年级。还没有放暑假,他就和几个同学商定好去为商家发传单。他的父母不同意,孙子找到我想让我答应他的请求。我也反对他满大街的跑,跑教会人的是散漫,不如到工厂里去接受“熬”。我对孙儿讲:
你不是想在暑假里自己挣点钱吗?那就去工厂,工厂会给你报酬,还教会你隐忍和担当,别人的企业不招童工,咱就去咱自己的家族企业里体验生活。
我把孙儿领进了沧州自动化冲压企业,我对负责企业管理的侄子说:“让华泰从打扫车间卫生开始,看他能否熬得住。”
一星期过去了,厂方允许他礼拜天歇半天假。半月过去了,孙子熬不住了,要求回家歇两天。
孩子为什么熬不住了?也有情可原,这是个自动化冲压企业,工厂里几乎看不到人,若大的企业只有几十号人,都是本市的,一下班,厂里就没有了人,孩子一个人睡在工厂宿舍里寂寞难耐。还有工厂中午只提供一顿饭,早晚两顿饭还得自己做,一个孩子刚离开校门,能忍耐半月也算不错。现在的孩子长在蜜罐里,谁愿意离开家去接受煎熬呢?
孙子昨晚回到家,早上没有吃饭,还在熟睡中。这便触动我的灵感,让我想起了一个孩子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自己做饭,七点吃完饭,七点半上班进车间打卡签到,一口气干到12点吃中午饭,一般的孩子能熬得住吗?再看在家歇暑假的孩子,睡到九点钟还不起床,熬与不熬有多大差距呀!
什么叫“熬”?干煎也。用火煎炒致干。对于煎干,炒干这样的煎熬,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身有体会。在成分定人生的年代,地富反坏右的子弟没有出头之日,就连出身上中农的我也被剥夺了参军保家卫国的权利。1974年我报名参军,体检合格,又被领兵的军官看重,我和军官哥形影不离,几乎天天在一起打兰球。明天就换军装了,我激动的一夜没睡,可我等到天亮,军装穿在了别人身上。从此以后,当兵的路被堵死了。别的路还能走通吗?当时在农村能进学校当民办教师是最好的差事,可是咱没有有权有势的家人和亲戚,只能干瞪眼。机会终于来了!村干部要在自己村里办初中,六年级毕业的孩子在校外跑了快两个月了,村里也没有办起初中班。有一天,我正在生产队的木工厂上班,一群大头孩子找到厂里来,见面就喊我老师,一群孩子连拉带拽把我带到学校。校长告诉我,是村支书推荐的。从此以后,我就和孩子们在一起,一干就是四十年,一直干到退休才离开学校,因为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人生的路有千万条,只有一条属于自己。当你确定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时候,你要记住:人没有捷径可走,全靠一步步的“熬”你要熬过那些难捱的时刻,熬住了,你才会有出头之日。
电话铃响了,是哥哥打来的电话,说是华泰回家说是请两天假,今天该回来了,怎么还没有到?我回答说:“让孩子吃顿面条,明天再去。”孙子跑进屋来说“告诉我大爷爷,今天下午就到厂里。”孩子说话底气很足,看来愿意去接受煎熬。
孙子背起行囊要走了,妹妹问他“还回来吗?”“不回来了,到暑假开学前再回来!”
结束语:好男人是熬出来的。熬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扛住,最终在时间的长河里淬炼出属于自己的底气和力量。
2019年7月28日,2025年7月修改
作者简介:鄢悦峰,男,1955年生,南皮县鄢四拨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草根教育家。曾任小学、中学校长,他用近40年时间潜心研究心灵教育、励志教育及儿童写作,主要著作有《心灵对话》、《中外名言锦语选》、《我当作文老师》、诗选《盐碱地之歌》,剧本《我要飞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