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枚弹壳的响午》
——记大方县八堡乡荊竹村还山组的偶遇
文/孙晋平
第一枚弹壳在酒杯里浮现:
“老班长,你笔头颂赞的英雄们还记得吗?
那年哑弹在堑壕是否开花?”…
与两战友从对《自卫还击》的记忆中,聊起1979年2月、1981年5月和1984年4月,老班长都用锋利的笔尖代替铅字洇出迷彩服上的壮丽诗篇。
第二枚弹壳滚过象棋棋盘:
“老班长,你总说卒子过河不回头”
卖豆腐脑的吆喝声切开骄阳
我们三位战友同时摸向腰间——
四十年前武装带扣的位置,
如今别着超市打折的钥匙环。
第三枚弹壳在夕照中直立:
朋友从家中翻箱倒柜,
找出三粒降压药片,
锡纸反光的刹那之间,
像极了当年在猫耳洞里,
我们分食的最后一块压缩饼干。
岁月催老了颜面,
迷彩服换成了便装,
但却吹不散三个影子
在从军路上走过的队列。
注:在大方县八堡乡荊竹村偶遇自卫反击战全过程《解放军报》战地记者李东升“老班长”及原毕节日报策划设计部主任何容战友,三战友激情澎湃的唱《战友之歌》。
【作者简介】
孙晋平,男,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三等功臣,大学本科文化,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华语诗歌春晚理事会理事,河北承德孔子智库研究院研究员,原贵州广济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原贵阳男健医院院长,原贵阳市珍珠岛温泉度假酒店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