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北传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记得1966年6月26日,我们王古井生产队全体劳动力一大早个个拿着镰刀,兴高采烈地奔向一片金黄色稻田,第一天开镰割早稻。早饭后,根据生产队长的分工安排,男劳力上午负责打稻子,部分女同志继续割稻。另一部分女同志到村庄对面的洲上拔棉花草。到洲上劳动需要过河,而当时河中没有桥,只能靠渡船过河。曾在大河边长大,小时候跟随父亲渔船在河里打鱼时练就了一手好水性的社员高阿姨主动请缨撑船渡大家过河。大家都知道她既会水又会撑渡船且人缘也好,大家都放心乐意让她摆渡。就这样,当她将第一波7人用船送到对岸后,接着渡第二船,当船渡到河中间时有两人手拿着毛巾朝河水中搓洗一下,准备擦擦脸上的汗水,由于两人同时身体向一个方向前倾,造成行驶的船摇晃而侧翻,致船上8人全部落水。此时,除撑船的高阿姨会水外,其余7人全都是旱鸭子。而且河水深达4~5米,这时,岸上的人看到船翻了,便齐声高喊:“快来救人呀!河里的船翻了!”
当听到有呼救声,正在田间打稻谷的男人们立即放下手中活,纷纷奔跑到河边,所有会水的人全都跳进河中救人。其中5位中年女性因戴着草帽,并将草帽带子系在颈脖上,有一定的浮力,落水后面部朝上,下水救护人员首先及时将他们救上了岸,这才幸免于难,但水中还有3人未见身影。时间就是生命,于是大家又迅速潜入水中,沿落水处向下游方向搜寻,终于在5米多深的水中又救起2人。救上岸后,经大家检查观察,14岁的王姓女孩已无生命特征,年龄大一点的占婶尚有气息。顿时懂得急救技术的退伍老兵张叔急忙给溺水者采用腹卧压背法,很快将她喝进肚里的水吐了出来。紧接着,他又将溺水者仰卧采用压胸法,按压心脏及口对口人工呼吸。经抢救数分钟后,占婶终于苏醒过来,然而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高阿姨人还在水中。大家经过一上午的潜水搜寻,都未见踪影。这时,因上游下了大雨,致河水很快上涨,水流湍急,生产队长这时才叫大家上岸暂停搜寻。后来于第三天,在大河下游的年丰段水域里寻找到了高阿姨的遗体。高阿姨时年28岁,生有一儿一女,其女儿5岁,儿子才1岁多。她的丈夫为失去了贤惠、勤劳、朴实、心爱的妻子而悲痛欲绝!
王姓姑娘不幸遇难后,他的爸妈和家人无比伤心难过,个个都哭成了泪人,为失去十分乖巧懂事的孩子而深深不舍!
为了表达对两位因生产劳动不幸遇难的好社员表示哀思。王井生产队专门隆重召开了追悼大会,全体村民无一缺席,在追悼会上,乡亲们都泣不成声。怀念高阿姨,这位年富力强、爱集体、爱劳动、乐于助人的优秀社员,怀念这位如花似玉、爱学习、爱劳动,懂事乖巧、心灵手巧的花季少女王姑娘。
翻船事故,教训深刻!在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重视、关怀及大力支持下,昔日的王井渡口于60年代末用大石头与水泥构建了一座五孔的漫水桥,之后,于90年代初在原址上又重新用钢筋水泥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公路桥。大桥的建立,不仅保障了南来北往的广大群众出行交通方便,更是彻底杜绝了人们出行因涉水过渡的安全隐患。
翻船事故虽已过去50多年了,但每当回忆起这起事故,心里总感到不是滋味,内心为当年因翻船落水而不幸失去宝贵生命的两位乡邻深感惋惜和不舍!但愿她俩在天堂一切安好!
2025年7月4日
【作者简介】
张北传,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任职在东至县血防站工作,主管医师;热爱文学,曾是池州日报社特约通讯员,先后在池州日报,皖江晚报、安徽日报及县、市广播电台发表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