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党的优良传统,7月5日,长兴街道在华南国家植物园成功举办“七一”党建慈善嘉年华共建暨“五老”工作室揭牌仪式。兴科社区党总支部也参与主办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兴科社区以“非遗传承 慈善兴科”为主题,将“爱心织善”课堂的手工艺作品进行慈善义卖,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热情参与。
大家纷纷聚集在兴科慈善义卖摊位前,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钩织物件。如“一举夺魁”“好柿发生”“莓有烦恼”等寓意美好的挂件,一经亮相便被一抢而空,成为了现场的热门商品。充满童真的冰淇淋、水果发卡,兼具实用美观的小包包,以及寓意着慈善的小红花胸针,也都受到了广大爱心人士的喜爱。这些小小的钩织物件,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承载着爱与希望的载体,让每一位购买者都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
活动中,天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林玲、长兴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强、街道办主任姚永营、副主任刘志峰、长兴街关工委执行主任唐伯江等领导亲临现场参观指导善善义卖情况。
兴科社区慈善基金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非遗传承事业,积极探索“以非遗促慈善”的创新模式。手工钩针编织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我市拥有超过 100 年的传承历史。今年,兴科社区以钩织技艺为桥梁,精心打造了“同心织善”暖心项目。社区积极招募钩织能手,她们凭借精湛技艺,织就了发夹、发绳、挂件、手机袋、杯垫等一系列兼具美观与实用价值的小物件。这一举措不仅充分激发了社区居民的潜在能力,更通过慈善义卖活动,构建起充满温情的社区互助公益生态,为慈善基金汇聚了源源不断的爱心力量。
本次活动共筹得980.6元善款,这一数字背后不仅是“百千万工程”在慈善领域的生动实践,更是街道社区爱心凝聚与奉献精神的有力彰显。
未来,兴科社区继续以非遗钩织为纽带,在社区开展非遗课堂,为居民授课传授钩织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这门传统非遗文化。同时,还将在社区内增设慈善义卖点,让慈善遍布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社区慈善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社区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爱在社区中持续传递。(兴科社区 卢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