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支粉笔写春秋,两袖清风铸师魂。强志发同志的一生,是深耕教坛的一生,更是用热忱与担当照亮他人的一生。
从60、70年代带领师生修缮校舍的奔波身影,到80年代为稳教师心而苦口婆心的深夜长谈;从普六验收时废寝忘食的档案攻坚,到课堂上对每一个学生的循循善诱——他把“育人”二字刻进了岁月年轮,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树起了师者的丰碑。
如今,他带着桃李满门的芬芳离去,却留给我们太多滚烫的记忆:是逆境中率先垂范的背影,是对差等生亦温柔以待的目光,是退休后仍与友人相携的情谊。当我们读着这份悼文,仿佛还能看见他在讲台上神采飞扬的模样,听见他对教育事业永不褪色的赤诚。
愿作者强金奇老师的这篇文字能化作一瓣心香,陪他走过最后一程,也让后来者记得:曾有这样一位师者,把光留在了人间。(336字)
【纪念强志发老师逝世10周年】
在强志发同志追悼会上生前友好
诚表感念之情
生前友好代表 强金奇/陕西扶风
2015年7月9日
领导 各位来宾 亲友
及强南组的父老乡亲: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来送别我们的好同志、学生的好老师强志发同志。 我和志发同志既是同龄人,又有为教育下一代的共同事业而自豪和并肩战斗的经历。就退休后的13载,还互相密切往来。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心胸坦荡,人品高尚,纯朴厚道,待人谦和,团结同志,服从领导,淡泊名利,勇于担当。他长期从事学校的领导工作,他善于做同志的思想工作,并能大胆管理,严格要求。
70年代到80年代,在教育经费极其困难的日子里,他总是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率领师生动手修缮,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教师的思想严重受挫,为稳定情绪,他动情晓理,主动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同志克服困难,不能让学生受损失。
普六普九验收攻坚阶段,他除以身作则,搞好本校的文化建设和档案建设工作外,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指导全乡镇各校的建档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使全镇的建档工作顺利的通过了验收。
他深入教学第一线,除手把手地指导、培养新教师外,还亲自上示范课和试验课,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扩展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对各类学生一视同仁,从不歧视差等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爱戴和同行们的赞誉!
在刚开始工作的多年里,孩子年幼,工资待遇微薄,家庭负担又重,他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多次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今年正好是他退休后的第13个年头,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正是他安享晚年的时候,他却过早的离开了亲友和同事,使我们倍觉惋惜和悲痛。
痛定思痛,细细琢磨,名人富有哲理的教导,使我们深受启发,天地给了我们形体,用生使我们劳作奉献,用衰老使我们安享清闲,用死让我们安息解脱。该来的时候我们应时而来,该去的时候我们顺理而去。
愿志发同志安息,望同事、亲友、家属节哀顺变。谢谢大家!(879字)
2015年7月9日农历五月二十四日
共1216字 2025年7月3日整理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