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辛村牺汤节说起
早几年就有小店区的朋友邀请,来俺们这边喝牺汤来吧。牺汤并不稀罕,一般指羊汤或牛汤。小店区原是省会太原的南郊区,目前已是太原市最大的城区,有活力的城市综改试验区。这里更谈不上饲养牛羊。所以一直没把小店的牺汤当回事儿。

前几天,受邀小店贾家寨的友人兀建军去了他家,夫妻2人盛情,也把喝牺汤挂在嘴边。比夏至日的天气还热乎,坚持让我们一行人吃了家宴。美餐的主题就是一碗牺汤。牺汤喊了多年,还头一次对付到了。暑热天来一碗热乎乎的羊汤,吃的满头大汗,排毒功效是自然的。重要的是这碗牺汤喝出了小店的风格。天下的美食不过如此,多几份餐料换一种味道,经过厨神们的圣手,就能有出奇制胜的精彩。
小店的牺汤,说的就是羊汤,号称全羊的熬制,羊肉羊杂烩于一炉,而且还有汤内有主食的内容。有的下的是揪片,有的下杂粮面食,或者汤饺有之。说羊汤不是纯汤,说面食不是主食。总之是体现了小店牺汤的与众不同。
食客的评价是美食的试金石。一桌人呼噜呼噜吃喝进去,大呼过瘾。吃了还想吃,说明这道美食在胃里烙下了印记。
有人舒服了就念诗,小店牺汤,喝了难忘。酸文人更俗,我爱你,小店牺汤。
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吃食风格不同。南方客喜精致雅巧,北方人则以粗犷豪放见长。大碗牺汤的吃相很是符合我们太原人的民风。
同桌享用的朋友中,坐着位面相憨实的后生,话语不多。经介绍才知是小店区辛村的任村长。任村长是建军的好友,也钟情了我们"德商汇"的社交平台。他郑重的邀请各位绅士淑女,农历六月廿四,辛村将举办"第4届牺汤文化节",让大家过来助兴,一起到辛村喝牺汤。呱叽呱叽乐的,掌声回应了任村长的诚邀。有牺汤做媒,在座的男女热情澎湃,拉近了距离,增进了友好。这大概是看来不起眼的一碗牺汤内在的能量了。办牺汤文化节,说明不单是吃货群贤毕至,还得琢磨着牺汤文化的蕴涵。
牺汤,故名思义,小店人实际喝的是羊汤。但为什么不说羊汤,还咬文嚼字的摆乎文言文的牺汤呢,内有深意。共同来扫个盲。
牺,是说古代祭祀用的毛色单纯的牲畜,包括牺牛,牺羊。
我们现代人常说"牺牲"。牺牲的原意是古代为祭奠天地神明宰杀的牲口。现在指为正义的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或描述放弃自己所得的利益。殉道者,革命志士舍身取义,就不能轻描淡写的说死了,是牺牲了,死的其所,是高尚的行为。

我们就不难理解,小店的羊汤之所以称之为牺汤。内有祭的成份,一道普通的美食里起码有敬天畏地的元素。文化所在,就是用语言一下子说不出来,但能品出不同的个味。
牺,不容置疑有祭的内核。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活蹦乱跳,头脑风暴猛烈,被欲望世界裹挟的狠不得长上翅膀,走路快不想着地了。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却道德滑坡。个个觉得心慌意乱,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因为忘了一个字,祭。
祭是什么,说到祭,现代人只想到清明节,加上民间念祖的中元节,还有十月初一送寒衣。祭奠先人,触发感恩的情结。
远古时代的人们对祭有说法。"国之大事,在祭与戎",意思是说国家政治生活中有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祭祀,敬天畏地,敬神敬鬼,永远不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神秘力量。二就是战争,养兵为战,当然这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与个人命运的大事儿。
牺牲就是祭的隆重仪式产生的。人们把饲养的最好的牛马猪羊献祭。先想天,想地。大小事情出发之前先问天,问地,问鬼神。把祭品供上后祈祷祝愿。以求顺利,和谐,圆满。然后好牛肉好羊肉才轮到自己的食桌上果腹喂肚皮。
有人说这是迷信色彩。可现代物理学的引力波量子纠缠的发现戳破了真相。暗物质暗能量是存在的,说意念真有想象不到的力量。说明祭是必要的,是先人的大智慧。
扯了这么多,再回味小店人热衷的这一碗牺汤,牺汤的文化就有了嚼头。羊汤和牺汤是同一种食物,不同的是羊汤是纯粹烹调的美食,牺汤却注入了意识的力量。心中有了祭的念头,美味和愿心一齐来了。
21世纪了,中国人逐渐喂饱了肚皮,史无前例的挖掘追索传统文化,寻找文明古国的源头。一提上下5千年,有人就说河南是文化源头,山东人河北人不服,山西人更不服。因为我们现存的文物证据扛扛的硬。文化软件更不软,就看我们小店人喝的羊汤,很有说辞的牺汤,你说文化渗透的厉害不。文化实质上是骨血里的内容,烟火气里沉淀下来的想象力。

据介绍,小店区的牺汤源远流长。早在3千年前的周代,牺汤就喝起来。北方重镇太原有悠久的历史文明。特别是今日小店区管辖的这一片,更有灿烂的古文化。4千多年前尧帝初建北都,2500年前大晋阳古城就座落这块热土之上。北魏之后的北齐,隋唐时期更是华夏文明的荟萃之地。一碗牺汤,浓缩了小店几千年的文明史,所以大有文章可做。
单说小店的羊汤,从美食品牌传播意义上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品料,烹饪等方面,还得展开胸襟向他人学习。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有开放的心态。光看自己的娃娃亲不行,别人家的娃也很亲。
羊汤美食的学问很大。国内有排行榜,四大有名的羊汤,如山东单县的羊汤名头最响,用的是鲁西南特殊的羊种。还有四川简阳的羊汤,食材是当地"大耳朵羊"。内蒙古北部的海拉尔羊汤,是因为羊吃了草原上的野韮菜花,肉质鲜美。第4碗有名的羊汤是苏州的"藏书羊汤",是4百多年的老店子。那里不养羊,显然是以苏州名城加上特殊的烹饪文化取胜的。
小店的牺汤还没听说有特殊的取料羊品。
牺汤在娘子关内的牌子还没打响。
山西人有自己的烹调羊汤。省内基本也可分4种流派。一是晋南为代表的曲沃羊汤,不算全羊,是把羊头骨,羊骨架,还有下水等一齐放到锅里大火熬制,呈白色原汁的羊汤。曲沃羊汤还有历史故事背书。元代忽必烈路过曲沃,蒙古人大口吃肉,却不屑羊骨头与下水,统统当垃圾扔掉。一位曲沃的大娘心疼,便把蒙古人抛弃的羊骨、下水等清理干净,煮成了一锅喷香四溢的羊汤,忽必烈喝过之后大赞其美味,从此曲沃羊汤香飘四方。
山西晋东南的壶关羊汤也是独树一帜。而且文化久远,三国时期曹操跨越太行山来上党,军粮殆尽时,在壶关山脚下,老天赐给了曹公一群羊,便就地宰杀熬汤。羊肉汤救了大军,也给上党留下了全羊烹饪的美味。

山西大同市的羊杂,晋中平川县市与太原市的清水羊汤也自有独特风格。
烹饪美味各有特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尤其现代人更注重文化的品味,五味多了吃的会腻,但美食其中的故事却可经久不衰。关于羊肉的几样风行的吃法,还都有历史文化的说叨。如我们现在南北方人喜欢吃的涮羊肉,也是与元朝皇帝忽必烈有关系。陕西人特别钟情的羊肉泡馍,也有精彩的背景故事,与大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分不开。
小店区的牺汤独有的美味,还有牺汤的传统称谓。已有其独立的文化基础和美食之本。要想走出去,扩大影响,使其成为经济引流,彰显地方知名度的名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店牺汤的熬制也是十分讲究的,绵羯羊,刀功,入锅,烹料,火候,汤色等,每个环节不含糊。牺汤到位就金贵了,"宁加一片肉,不加一勺汤"。喝牺汤在小店区已蔚为大观。城乡居民每逢节日庆典,婚嫁,过满月,成人礼,生日寿宴,或社交聚会等,都少不了这碗牺汤。再配上油糕,馏米,元宵等地方美食,即是标准的大餐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升,小店区的牺汤文化倍受重视。不少村镇举行牺汤节。
小店区北格镇的辛村,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太原县的第一大村。目前太原都市圈膨胀,辛村已是都市近郊。村里户籍人口6千,加上外来流动人口常住的有万余人。辛村人喝牺汤有悠久传统。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辛村赶会唱戏闹红火,家家户户喝牺汤。
2025年,辛村准备举办第4届牺汤文化节。此次牺汤节,村书记和村长尽心筹备,还走出去请教高人,咨询专家学者。他们联系到山西品牌研究会张成龙会长,山西省饭店业协会老会长,饭店行业著名企业家,黄河京都大酒店集团屈启晓董事长等,讨教办节庆的经验。屈董事长倾力支持,届时还准备把山西多次餐饮面食节上出彩的8米巨锅,曾获得过大吉尼斯纪录,拟运到辛村为牺汤文化节助兴。想象那千人万人喝牺汤的场景,热闹轰动必然会产生冲击波。
辛村是大村,本身有不少丰富的历史文物遗存。从唐代到民国年间,村上的寺,庙,观,阁,祠,堡及民间古宅院俱全。如唐代始建的植福寺,建于元代的紫云观,明代的魁星楼。还有辛村人引以为傲的明清时期的旗杆院,胥家大院等。留下供后人研究历史文化的实物,也是辛村珍贵的文物遗产。

牺汤文化节,仅仅为了聚集起来打一次牙祭,凑起来热乎一次不够。辛村打牺汤节的文化牌是踩在时代的点子上。不但有美食美味,更重要收获文化的果实。让牺汤的内涵落地。祭,是让苍生永顺天道,吸收宇宙能量,敬畏神祗,缅怀先人。有一颗永远感恩的心,天地会加持,生活就会和谐美好。
农历六月廿四,距离辛村牺汤文化节不远了。那就替辛村人吆喝一声,到时过来为辛村牺汤节助兴,感受美食牺汤的同时,咀嚼牺汤文化的文化韵味。一碗牺汤会让你生发出美好的情愫。
(20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