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水墨艺术的广袤天地中,康斌老师的每日一画系列扇面水墨写意《忆写南山》宛如一股清新而醇厚的溪流,潺潺流淌出对故土的深情眷恋,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探索精神。康斌出生于山东济南,自幼与绘画结缘,在名师的指导下,绘画技艺不断精进,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而这一系列作品,正是他艺术生涯中对家乡南山的深情回望与艺术再现。
《忆写南山》系列作品以扇面为载体,扇面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本身就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形制,或圆或方,或椭圆,为画面增添了独特的视觉美感与空间韵味。康斌巧妙地利用扇面的形状特点,将南山的山水景致有机地融入其中,使得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扇通往南山秘境的窗口,观者透过这扇“窗”,得以领略南山的独特风情。
从题材上看,该系列作品涵盖了卧虎山水库、黄巢瀑布、千佛山兴国禅寺、开元寺千佛崖等众多济南南山的标志性景观。这些景致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更是济南这座城市文化与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康斌通过水墨写意的手法,将这些熟悉的场景进行艺术化处理,既保留了景物的基本特征,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艺术想象。
在笔墨运用上,康斌展现出了深厚的功底与独特的艺术追求。他的水墨写意,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勾勒景物的轮廓与形态。线条或流畅飘逸,如描绘瀑布的水流,展现出灵动的韵律;或苍劲有力,如勾勒山石的纹理,体现出山石的厚重与质感。墨色的运用更是精妙绝伦,通过浓淡、干湿、疏密的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与空间感。在描绘卧虎山水库时,他以淡墨渲染水面,表现出湖水的平静与悠远;以浓墨点染岸边的树木与山石,使画面虚实相生,富有诗意。这种笔墨的运用,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精髓,又展现出康斌个人对水墨语言的创新与发展。
康斌的《忆写南山》系列作品,不仅仅是对南山景致的客观描绘,更是对乡愁的深情抒发。“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康斌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记忆中的南山重现于扇面之上,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与回忆。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段回忆的片段,串联起人们与南山之间的情感纽带。当观者看到熟悉的千佛山兴国禅寺、气势磅礴的黄巢瀑布时,那些曾经的游览经历、生活片段便会在脑海中浮现,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对乡愁的表达,使得作品超越了单纯的艺术欣赏层面,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与情感价值。
从艺术风格上看,《忆写南山》系列作品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特质。在传统方面,康斌继承了中国水墨写意画的优秀传统,注重笔墨的韵味、意境的营造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提炼与概括。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传统文人画“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在描绘开元寺大佛头时,通过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佛像的庄严与肃穆,同时又通过周围环境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禅意氛围,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古寺之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在现代性方面,康斌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式,他大胆地运用现代的构图方式与色彩观念,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在一些作品中,他打破了传统山水画中常见的“三远法”构图,采用更为新颖独特的视角来展现南山的景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康斌的每日一画创作方式,也为这一系列作品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能够坚持每日创作,不仅需要深厚的艺术功底,更需要坚定的毅力与对艺术的执着热爱。这种持之以恒的创作态度,使得《忆写南山》系列作品形成了一个连贯而丰富的艺术整体。每一幅作品都是康斌艺术探索道路上的一个脚印,记录着他在绘画过程中的思考、感悟与成长。同时,每日一画也让观者能够跟随康斌的笔触,逐步深入地了解南山的各个角落,感受到南山的四季变化与独特魅力。
从收藏与欣赏价值来看,《忆写南山》系列作品无疑具有极高的价值。从艺术角度而言,其精湛的笔墨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水墨写意画中的佳作。从文化角度来看,这些作品记录了济南南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是研究济南地方文化的珍贵资料。对于收藏者来说,拥有康斌的《忆写南山》系列作品,不仅是拥有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拥有了一份对家乡、对故土的情感寄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的价值也将不断提升。
康斌老师的每日一画系列扇面水墨写意《忆写南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情感内涵与精湛的笔墨技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南山画卷。它既是康斌对家乡的深情告白,也是他在水墨艺术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成果。这一系列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水墨艺术的创作,更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与艺术财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珍藏。相信在未来,康斌将继续以他的画笔,描绘出更多精彩的艺术作品,为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题康斌师《忆写南山》扇面水墨
素绢裁作旧时纨,墨韵悠然纸上蟠。
笔走龙蛇描翠嶂,袖笼烟雨绘流湍。
泉城胜景心头绕,故园清辉梦里看。
一卷丹青藏岁月,乡愁点点化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