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对联识读袁术书法
文/古广祥
(香港新闻出版社)
我与著名书法家袁术先生文字互动已逾十年,因山水之隔,未能促膝交流,然,素未谋面情也真。互动期间,我经常请其书写拙联赠友人,或配合文章发表,袁兄从不借故推辞。

书法家 袁术
书法的艺术价值,本质是“文以载道”的技艺,不同时代的书法风格无不映射着社会风貌。唐代书家“尚法”,宋代书家“尚意”,袁兄则在“结字先与古人合”基础上再作“笔迹学”与“意韵学”的调整。这种“非法非非法”的结字论是辩证看待书法与性格关系的典型表现。
书法乃袁兄的宿命。他学书数十年,从唐人楷书入手,并致力干研习二王书帖和张猛龙的魏碑。他强调笔法与心法的辩证统一,在运笔上,讲究疏密、虚实、轻重、浓淡对比与并用。其创作形式多样,对联、榜书、中堂、六条屏、长卷等皆有涉猎,常常将魏碑的刚健雄强与二王的飘逸灵动融会贯通于各种作品中。

日前,我请袁兄再写两副对联,慢慢品读,我对笔墨间蕴含的“个性自由与法度严谨”,以及“线条美学”和“笔墨哲学”的辩证关系有了新的理解。有本草对联为证,联曰:
墨飞/胜写/恒生骨;
章举/灵通/确络风。

这幅书法重心平稳却又不失灵动。从章法布局来看,字与字之间分布合理,相互呼应,气脉贯通。作品中既有古人的笔意,又融入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真正达到了“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其价值在于传递了"恒生骨"既有的笔力修养,又体现了"确络风"的潜在艺术价值。
上联:墨飞/胜写/恒生骨;
"恒生骨"(骨碎补别名),既形容书法笔力雄健如骨骼挺立,又暗喻作品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力。"墨飞/胜写"四字动态传神,描绘出书法家运笔时的潇洒意态,墨迹飞扬已胜过刻意求工。
下联:章举/灵通/确络风。
"确络风"(络石藤别名)对应上联药名,以藤蔓的灵动缠绕喻书法章法的流畅自然。"章举灵通"既指作品章法布局高超,又暗含对笔法显精神的赞叹。
“墨飞”,乃指瞬间创作时的激情状态;“章举”是指持续行气布章法的结构生命力。
“胜写/灵通”超验性精神境界;副词"胜""灵"突破了物理限制。
“恒生骨”喻指深度的艺术造诣;“确络风”喻指持之有恒的艺术风格。
袁兄的创作信条是既遵循规矩又超越规矩,将“意到笔随”作为终极追求,正如苏轼所言“我书意造本无法”。就艺术层面而论,袁兄着重追求“法度”与“性情”、“传统”与“个性”的完美结合,这种刚健与灵动的辩证统一,正是中庸思想在艺术中的具象化表现。凡此种种,既彰显书家的笔墨价值,又造化了文人个性。

袁兄曾任甘肃省书协理事,现为海南省旅琼艺术家协会秘书长,中国书画院院士,海南省分院艺术顾问,海南省艺术家促进会副会长,海南省诗书画学会艺术顾问,书法作品被推荐赴香港,澳门,马来西亚联展,2019年应邀在无锡市灵山世界佛教博览园作专场展出。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袁术先生的笔墨气韵高于形质,符合“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的书学标准,这是我热衷推广他作品的理由。
字乃文章之衣冠。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也要读帖,临帖,写书法。

2025年7月2日写于古公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