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看天道人道
作者/刘斌
天之道,损有余 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道德经》77章
天道如张弓射箭般自动调节高低盈亏,通过'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实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这种机制体现在四季循环、历史更迭、动物世界和人生百态上。
你若明白大道,你的心态就平衡很多,就不会过度的执着人情冷暖、得失祸福。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天道安排到这世上来的,所以我们都应当顺应天道,天道如果使某人在某些方面很强,那么他在另一方面一定很弱,每人都有不足之处,动物世界也是如此,弱小的动物大多都是生育能力极强的,在自然界中比较强的动物大多生育能力都比较弱,兔子、老鼠生育存活能力极强,所以被天敌吃掉几个也没大问题,这是老天为了让它存在而给它的独特能力。
而老虎、狮子、大象这些能力很强的动物,老天就限制它的繁殖能力。不然它就会把弱势的小动物都吃掉了。
在人类社会中,有钱人也有有钱人的苦恼,当官的有当官的难处,这就是老天在平衡。天道使你这一边强,一定要损你另一边使你弱。
而人道恰恰是违背天道,它是损不足奉有余。穷人反倒越来越穷,有钱的人反倒越来越有钱,这就是人道在打破天道的平衡,更多的钱流向了不缺钱的人,更多的爱留给了不缺爱的,真正缺爱的人得不到爱。现在经济领域全球1%的人口掌握45%财富的现状,可以看到人道大都呈现在权力与财富通过制度设计持续向特权阶层聚集,形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恶性循环。汉代《盐铁论》记载'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景象。也印证了老子的: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的警示。
只有天道才是使世间真正回归于平衡。
古代圣贤透过过'为而不恃'来消解人性贪欲,以'功成不居‘破除占有本能,最终达到谦卑低调,隐藏自己,顺应天道的美好景象。
但孔子也哀叹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意思是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
感悟天道
世人哪!大道已经指示你什么是善,他向你所要的又是什么;无非是要你行公义,好怜悯,谦虚谨慎与你的天道同行。
顺从大道古圣贤不是要使部分人脱离困境,要另一部分人陷入困境,而是要均平。 富足的人可以帮补那些有需要的人,以便你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帮补你们,这样就可以均平了。
身上肢体,我们看为不体面的,越发给它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大道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l
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要出于争竞,也不可出于虚荣,而要以谦卑的心,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每个人不要只注重自己的事,也要注重别人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