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的那一边(九)
坝哪人的茶文化
作者:吴光华
苗族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饮茶成俗,并将茶作为寄托或表达思想感情甚至哲理观念的载体世代相袭。苗族坝哪茶俗既是苗族同胞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理念的体现。在苗族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节庆娱乐等社会交往中,处处离不开茶。
湖南的城步等地的苗族,盛行打油茶,特别喜爱饮油茶,有的地方一天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来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休息回来先喝油茶再吃午饭,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饭。如果家中有客人来,进屋除送开水备茶之外,少不了打油茶招待。其制作方法特别讲究:先用油将阴米(糯米饭晾干打散制成爆米)炸成米花,再用油炸花生和黄豆作为主要佐料。先起锅后再放油,待油热放入小许米炒黄,再加入大茶叶合炒加水煮沸,片刻,滤去茶叶,加进适量的盐即成红黄色喷香的油茶水(汤)。舀进小碗里再加上葱、姜、蒜等各种配料即可食用。泡油茶的配料因油茶的档次不同而有多寡高下之分。
一般油茶有炸(爆)米,花生和黄豆。档次较高的还有汤圆,糍粑等。一般的油茶放玉米、红薯丁,笋子,菜豆,味道香甜可口,喝后留下一股清凉香辣之味。茶水可解油腻,助消化。喝油茶水(指不加汤圆、糍粑等食物的纯茶水)一般不用筷子。
尤其喝油茶的礼仪也很讲究,一般要吃上三小碗才算领了主人的情。瑶、侗、苗民族都有打油茶之俗,流传己久。在苗族坝哪还流传着很多的俗语和歌谣,您也许还喜欢,例如劝客人多喝几碗时说的俗语:“一杯强盗二杯贼,三杯四杯才算客”。意在劝客多喝几杯。表达苗族坝哪的好客之情。
不光俗语如此还有山歌,喝油茶,对茶歌才是最令人陶醉的享受。如果是坝哪垌里来了远客,客人一进屋还没坐定,含情脉脉的坝哪姑娘就会端上油茶,一边唱着山歌恭敬地递上第一碗香喷喷油茶,唱道:“黄豆打茶喷喷香,放了葱蒜又加姜,今日遇着哥来到,筛碗粗茶递给郎”。男客答,唱道:“今日来到妹家乡,进屋就闻油茶香。妹家仁义这样好,一碗油茶爽心凉”。当然,山歌虽然有故定的形式,但歌词内容是随机应变的。下面就介绍几首油茶山歌:
吃烟哥哥闻(听)烟香,
喝茶妹妹享(听)茶凉。
吃茶哪当吃烟好,
一人吃烟十里香。
赔唱:
吃(抽)烟哪当喝茶香,
口口浓茶爽心凉,
妹家仁义这样好,
吃口凉水像蜜糖。
尤其是在年轻男女恋爱相亲时的茶歌更是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当女方相中男方并有了一些意思时,对山歌的词更意味深长。歌词是:
“黄豆打茶喷喷香,不放葱蒜不和姜,只要你哥(妹)真心恋,不用媒人也成双”
坝哪油茶歌
你到坝哪古垌来喝油茶,不但可以解馋,还可消愁解闷。有坝哪油茶山歌为证:
男客唱“一杯油茶微微苦,二杯油茶喷喷香。三杯四杯上了瘾,哪里还想转回乡”。
女主人答“只要你哥不怕苦,先苦后甜慢来尝。若是情哥不嫌弃,妹家要个上门郎”。这样一唱一和,男女之间便产生了恋情,又唱“黄豆打茶喷喷香,不用葱蒜不放姜,只要二人真心恋,好比鲤鱼进深塘!”
女唱“吃了油茶退了杯,二人就拿歌为媒。好花开在当阳地,好亲不用人做媒。”这哪里是在喝茶,是在喝坝哪人放的迷迷药!是在享受古老民族的朴实的恋情,是在品尝千百年来坝哪的文化大餐。
【作者简介】
吴光华,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人,退休教师,东方文明传播会湖南分会会员、理事。东方兰亭诗社会员。自幼爱好诗歌音乐,2016年退休回家开始学习写古诗词,作品有《七律 春绘》《绝句心绪吟》《绝句摘梅》等多篇格律诗词先后被《中华诗词导刊》、《流年诗韵》、《东方兰亭诗社》、《中央电视礼台礼宾书》等多家刊物选登,还有多幅楹联及数十首格律诗词散见于城步诗联协会及东方文明传播湖南分会的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