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
我们总想着给别人撑伞,
指尖缠绕着风,掌心托住雨,
在滂沱中站成一棵树,
枝桠间却滴落自己的潮湿。
不是岁月改变了脾气,
是雨水漫过脚踝时,
才发现鞋底早已磨平了棱角,
每一步都踩着沉默的叹息。
雨还在下,
而伞骨太轻,撑不住两个人的夜。
于是我们学会了——
一边走,一边把伞收进心里
《七律三首》
(一)
总为他人苦作舟,几番风雨几番秋。
撑篙未觉衣衫湿,回首方知鬓已稠。
非是年华消意气,只缘世路砺心眸。
平生多少凌云志,尽付江河日夜流。
(二)
曾笑痴人强说愁,而今识尽世间忧。
遮风每向他人顾,淋雨方知此际秋。
棱角消磨非岁月,沧桑历尽是缘由。
浮生若梦终须醒,莫待霜飞叹白头。
(三)
少年意气傲王侯,岂料江湖多暗流。
撑伞常怜行路客,湿身始觉自身愁。
锋芒渐褪非因老,世事频磨岂自由?
但得心安存善念,何须计较几沉浮。
《再附七律三首》
其一
总为他人撑伞行,
哪知身亦雨中倾。
非因岁月移心性,
实是沧桑蚀骨声。
旧日锋芒随浪没,
今朝钝角向风平。
回看年少凌云志,
半付烟尘半付晴。
其二
曾笑浮云不自由,
而今方觉此生囚。
撑伞未觉衣衫冷,
顾影才知鬓已秋。
棱角消磨非我愿,
锋芒敛尽只天收。
人间多少遮雨客,
自己淋湿却未休。
其三
当年意气傲江湖,
不信人间有畏途。
棱角磨平因世路,
锋芒敛尽是心孤。
撑伞常忧人湿透,
回身却见己身濡。
沧桑未必催颜老,
只把深痕刻骨敷。
《鹧鸪天》
总为他人作渡舟,
哪知身已水中浮。
少年锐气消磨尽,
剩把温柔劝客留。
风满袖,雨盈眸,
江湖深浅各沉钩。
若教识得沧桑味,
莫问当年剑肯收?
【作者简介】胡成智 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从事于文学创作,目前为都市头条的编辑、并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之后又在作家进修班学习深造,中篇小说《金兰走西》曾荣获过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大多诗词在“歆竹苑文学网”上发表。近年出版过《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和《胡成智文集(杂篇)》三部曲。目前致力于风水学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文学创作曾一度搁浅。如今晚年拾笔,又续写新的生活。
风吹麦浪,一年过半。
接下来的日子,别让自己太闲,
好好努力,静待收获。
The wind blows the wheat, half of
the year. In the following days, don't let yourself too idle, hard work,
wait for the harvest.
芒种到了,仲夏夜之梦开始了,柔软的晚风,闪亮的星,雪白的栀子,金黄的杏儿,他们都在讲述着这个夏天该有的故事...
布谷远鸣叫,云雀高声唱,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今日芒种,忙有所获,不负耕耘。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在民间,一些地方流传着芒种日“送花神”的习俗。绚丽的夏花此时渐渐零落了,层层叠叠浓淡不一的绿色,成为芒种的主色调。人们依依不舍地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的相会。
【作者简介】胡成智 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从事于文学创作,目前为都市头条的编辑、并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之后又在作家进修班学习深造,中篇小说《金兰走西》曾荣获过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大多诗词在“歆竹苑文学网”上发表。近年出版过《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和《胡成智文集(杂篇)》三部曲。目前致力于风水学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文学创作曾一度搁浅。如今晚年拾笔,又续写新的生活。
风吹麦浪,一年过半。
接下来的日子,别让自己太闲,
好好努力,静待收获。
The wind blows the wheat, half of
the year. In the following days, don't let yourself too idle, hard work,
wait for the harvest.
芒种到了,仲夏夜之梦开始了,柔软的晚风,闪亮的星,雪白的栀子,金黄的杏儿,他们都在讲述着这个夏天该有的故事...
布谷远鸣叫,云雀高声唱,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今日芒种,忙有所获,不负耕耘。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在民间,一些地方流传着芒种日“送花神”的习俗。绚丽的夏花此时渐渐零落了,层层叠叠浓淡不一的绿色,成为芒种的主色调。人们依依不舍地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的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