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最近火了。这位被网友称为“荣昌老高”的干部,用一顿1100元的自费饭局,意外撬动20亿产业产值,创造了“一顿饭经济”的治理奇迹。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这位网红书记用行动给出了"流量如何变留量"的标准答案。
一、一顿饭里的破冰智慧
年初,高洪波自掏腰包宴请企业家的账单在网络上刷屏。两桌1100元的消费明细,配着“公务员消费就是民生帮扶”的朴实宣言,在整治违规吃喝的背景下激起千层浪。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治理创新:晒出的是账单,打破的是官民隔膜;花费的是饭钱,收获的是民心所向。当周边餐馆的营业额在当月激增40%,当小摊贩的日收入翻倍,这顿便饭的价值早已超越餐桌本身——它点燃了消费信心,更重塑了干群关系。
二、一只鹅飞出的产业航道
当“卤鹅哥”意外走红时,高洪波的决策速度令人惊叹:24小时内组建专班、出台扶持政策、重奖推手、启动培训。五一期间,29万只荣昌卤鹅销售一空,创下20亿零售奇迹。但这位书记的目光早已超越短期流量,他布局的卤鹅研究院、产业基金、“百城万店”计划,构建起从养殖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最新数据显示,卤鹅产业已带动就业超万人,相关衍生产品突破50种,曾经的网红爆款正蜕变为百亿级支柱产业。
三、一本账算出的民生温度
“万人百元”的消费乘数模型,折射出高洪波的治理哲学:1万人每周消费100元,每月400万直接流入百姓口袋。在荣昌,流量经济不是飘渺的概念——3500名持证卤鹅师中,45岁以上的再就业人员占37%;“一部手机学手艺”平台已培训1.2万人次,其中返乡青年占比62%。当卤鹅店老板娘张大姐的手机不断响起外卖订单提示,当曾经的贫困户老王拿到卤鹅师资格证,这些温暖的民生账本,才是流量变现最动人的注脚。
四、三重境界的干部答卷
这位网红书记的破圈之路,写满新时代干部的担当:
- 破局胆识:在纪律红线前创新提出“阳光消费”理念
- 战略定力:拒绝短期流量诱惑,深耕产业链建设
- 民生情怀:将20亿产值转化为7000个家庭的幸福增量
当各地还在为“流量焦虑”时,荣昌已跑通“发现-培育-转化”的产业闭环。高洪波的实践昭示:真正的网红效应,不在于热搜排名,而在于百姓钱包的厚度;所谓的流量密码,本质是民心的向背。在数字中国的浪潮里,需要更多这样既懂“冲浪”又会“游泳”的干部——因为他们深知,所有发展的航程,终点都是人民的笑脸。
(青岛 叶兴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