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志平
从西南门进入大明湖公园,不远处有一面墙壁,上书毛泽东主席的诗词《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字体苍劲有力,具有奔放、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之雄风,与周围绿植构成无比优美的画面。
沿石板路前行,眼前一条小溪潺潺向东流入湖中,溪中鱼儿摆着尾巴游来游去,阳光透过水面洒下,鳞片闪着细碎的光上,随波晃动,恍若跳动的音符。有一拱形桥宛如一轮满月悬挂在小溪之上。溪畔立一巨石上写“大明湖”,引来游人驻足拍照留念。
沿湖边漫步,你会看到成群的野鸭忽而扎进碧玉般的水中,忽而扑棱棱掠起涟漪,橘红色的脚掌划开碎银似的波光,脖颈间的翡翠色羽毛在朝阳下透着温润的光泽。
有只黑色天鹅游到湖边寻觅人们投喂的食物。黑天鹅的头部相对较小而精致,镶嵌在修长的脖颈之上。它的眼睛犹如宝石般深邃而灵动,虹膜为红色,朱红色的鸟喙十分鲜艳夺目,喙端部有一条白色横纹,为其增添了几分俏皮与灵动。
它的脚蹼宽大而有力,在水中划动时,就像船桨一样,推动着它的身体优雅地前行,每一次划动都带起一圈圈涟漪,仿佛在水面上绘制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湖中游船画舫破浪而行,将细碎的光影洒在湖面。载着满船笑语的画舫宛如从《洛神赋》里驶出的仙舟,穿梭于碧波之中。
岸边垂柳轻拂水面,枝条倒映在澄澈的湖水里,与睡莲的影子缠绵交错。法桐、国槐及银杏等树木的树枝桠间漏下斑驳光影,落在湖边观赏风景的游人身上,为这幅夏日图景添了几分闲适。
迈步走进稼轩祠,展室正中央,矗立着一尊辛弃疾(号稼轩)的塑像,他身着戎装,手持宝剑,目光坚定地凝视着远方。
展室资料将辛弃疾的一生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从他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到满怀壮志的中年岁月,再到壮志未酬的晚年时光,每一个阶段都让人感受到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义胆忠魂仗剑行,闲吟词赋亦浑雄。一腔热血难酬志,湖畔犹闻赤子风”,体现了辛弃疾的忠义胆识和豪迈的英雄气概,即使历经岁月,在大明湖畔仿佛仍能感受到他的赤子之心。
展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名人字画,有叶圣陶、臧克家等大家的作品,他们用笔墨表达了对辛弃疾的敬仰之情,这些字画犹如璀璨的星辰,在展室中熠熠生辉。
不远处的荷田中荷叶犹如小伞立在湖面,荷花正擎着粉白的花苞与绽放的花朵。有的花瓣舒展如美人裙摆,露出嫩黄的莲蓬;有的半掩在碧绿的荷叶下,羞赧地低垂着头。层层叠叠的荷叶间,露珠在晨光里眨动;几只夜鹭一动不动地立在岸边静静等待着鱼儿的出现。
继续前行,老舍纪念馆映入眼帘。门口写有“老舍纪念馆”,大门上方有“老舍与济南”的匾额。
纪念馆的北屋正中墙上,悬挂着老舍头像及《大明湖之春》作品的展板,两侧是老舍生平介绍,东侧墙上有老舍作品一览表及不同时期照片。
纪念馆的展览犹如一部立体生动的文学史,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老舍先生笔下的世界,感受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刻画。
转过几个弯,来到鹊华桥,从桥上向北眺望,可见一高楼巍然耸立在绿树葱茏中,这便是超然楼。
楼名“超然”源自苏轼《超然台记》中“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的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豁达超脱的精神境界。
近观超然楼从下往上仰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雕梁画栋,十分古色古香。鸟翼伸展的檐角,恰似展翅欲飞的大鹏,也被誉为“江北第一楼”。
迈步走进超然楼,每一处展室都浓缩着这座老城的片段,每一件展品都折射着一个时代的影子。这里有“江北第一木雕”《泉城揽胜》,它将包括千佛山、趵突泉等在内的所有名胜及老城区风貌汇刻画在一起,作品栩栩如生。
夜晚的超然楼灯火辉煌。近年来,超然楼因其傍晚瞬间点亮的壮观景象(俗称“亮灯”)在网络上爆红,吸引了大量游客专程前来打卡,成为网红景点。亮灯时刻人潮涌动,非常热闹。
大明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湖水清澈见底,微波荡漾,倒映着蓝天白云,犹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微风拂过脸颊,带来湖水的清凉,让人心情舒畅。
作者简介:
吕志平,男,本科学历,高级英语教师。一九八二年进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一中学,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