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荣
【卷一:榜下葵影乱】
西安护城河上飘着油泼面的油泼辣子香味,我攥着准考证蹲在钟楼邮局台阶上,汗珠子把条形码泡成半坡陶罐的裂纹纹。陆长明踩着共享自行车“嘎吱”刹在我跟前,车筐里蔫巴巴的向日葵沾满了渭河泥:“瓜女子!考上陕师大额(我)把沣河滩八十亩向日葵田当聘礼!”他甩来的冰峰汽水瓶上,还粘着去年我们在白鹿原偷埋的葵花籽。
远处大明宫遗址突然炸响电子秦腔,手机屏亮起分数时,这个复读四年的“老油条”猛蹬车冲进书院门拓片摊。车辙碾碎一地金黄花瓣,后来才知西外录取名单上,我俩准考证号尾数恰似鼓楼与钟楼的间距——十三丈四尺八寸。
【卷二:渭水种花劫】
曲江新区的向日葵在七月暴雨里疯长,花盘比我妈的高跟鞋跟蹿得还快。她举着擀面杖追到田埂:“瓷锤!放着西交大人工智能不念,非要当泥腿子?”我钻进比城墙马面还高的向日葵花丛,指尖摸到陆长明刻在葵杆的打油诗:“长安居大不易,不如醉卧葵田西。”
看田老汉王伯蹲在沣渭交汇处抽旱烟:“穿海魂衫的瓜怂,押了祖宅要搞啥向日葵花元宇宙?”烟锅火星溅到我高考时丢的向日葵手帕——正是去年寒窑庙会他唱华阴老腔时甩飞的汗巾子。新栽的向日葵苗突然成片倒伏,像被谁用无人机画了张《豳风·七月》农事图。追到汉城湖只见碎屏手机,显示着未发送的彩信:“志愿代码第七位改……”。
【卷三:未央葵灯谜】
寒窑遗址的西红柿染红灞河滩时,西北农大的录取通知书撞开了门。包裹里滚出个青铜葵花盘,刻着“周原遗址出土”的虫鸟篆。掰开竟是陆长明的高考档案,志愿栏用向日葵汁写着:“所有选项追着瓜女子填”。
夜奔沣东新城,月光把万亩向日葵田镀成液态青铜。花海中央竖着十米高的石峁城雕式葵花,花瓣嵌满兵马俑残片拼的动态二维码。扫码刹那整片向日葵花田逆时针旋转——正对含元殿遗址方向。葵杆蓝牙音箱此起彼伏:“……复读四年就为改良泾惠渠盐碱地,种出会追光的智能向日葵……”。
银河倾泻时,渭河漂来万千向日葵花河灯,每盏都系着撕碎的模考卷折的纸船。穿褪色海魂衫的身影立在摆渡船上,手里攥着我复读时丢的葵花橡皮。当船桨搅碎第三千六百五十个月亮倒影,无人机群在夜空排出关中话:“瓜女子,额(我)的向日葵田会永远追着北斗转,就像你追着额(我)改志愿”。
传说每年高考放榜夜,长安向日葵田会出现荧光小径,沿路能挖到历代考生埋的青铜时间舱——这秘密要等九月开学才能揭晓。

作者简介:
邓荣,女,中学教师。番茄小说签约作家。中国散文网会员,特约编审,专栏作家。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写作感言:笔剑梦马是作家眼中的生活盛宴,是一场心灵的狂欢之旅。我是拿笔当剑,以梦为马的签约小说作家,以墨为舟,遨游文字海洋。诗词歌赋,皆是我的情感密码,解锁生活的万千色彩。那些稍纵即逝的激情火花,心灵的暖阳,感动的泪滴,亦或欢笑与愁绪的交织,都逃不过我的笔尖,每一个字符都跳跃着生动与幽默的生命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