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
文/罗建明
“金川煤矿井下发一起工伤事故,不知道伤者咋样?”
一声惊雷在金川煤矿上空炸响,人们奔走相告,急匆匆的朝井口工业广场走去。
人车稳稳的在金川煤矿工业广场铁轨上停下,车门打开,两名黑脸大汉抬着一名伤者从人车里下来。人们看不清两名黑脸大汉的面部表情,也看不清伤者的眼神,却不时传来伤者痛苦的呻吟。当天值班矿领导张军、受伤者队长郑文和医生李明走在担架后。医生李明朝人们挥手,释意人们赶紧离开。随后一路小跑,向金川煤矿医院跑去。
“听说采煤二队耿直受伤,他咋伤成那样,左手血肉模糊,露出了骨头。”李军焦急说。
“耿直在皮带机运行时,清扫擦底带处的煤炭,矿帽突然掉在地上,他弯腰捡矿帽时被卷入运行中皮带机。”张飞说。
“耿直一下慌了,为了保住性命,他强行把卷入皮带机的左手抽出,造成左手活生生被折断。”刘杰动情的说。
“他是班长,皮带机运行时收浮煤,这是一起严重的违章事故。”李玫痛心疾首地说。
“饭可以乱吃,话切不可乱讲。“刘争补充道?
“耿直团结工友,技术过硬,干活时不惜力气,最近队上准备提拔他当副队干,主管队上安全,这下可好,可惜了。谭松说。
“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矿工用鲜血写成。为什么不吸取教训,做到超前防范,防犯于未然。为何总是出了安全事故后,亡羊补牢。”张磊愤愤的说。
这下好了,兄弟伙要坐冷板登了。每一次发生安全事故后,金川煤矿总是按照以往贯例,组织全矿职工进行停产学习,组织区队职工学习各种安全规程,学习典型煤矿事故案例,组织区队职工排查身边安全隐患,添措施,总结经验,防患于未然。金川煤矿职工一边走,一边发着牢骚,一边朝各自的区队办公室走去。
耿直上有七十多岁年迈体弱多病的父母要赡养,下有一双懂事听话对儿女在念书,耿直的婆娘张芳是一名家庭主妇,她没有工作。屋漏偏逢连夜雨,家中的顶梁柱突然倒下,这一大家人以后的日子咋个过哦。李杰在心里叹息道。
李杰停产学习回到家里。屁股在登子还没有坐热。队长郑文打电话赶紧叫他到队上去。
二十分钟后,李杰赶到队上,刚推开采煤二队队办公室大门,看见耿直的老婆张芳无助的站在那里,一双眼睛红肿,脸上挂着泪水。李杰话到嘴边,又强咽回肚子里,一句话也没有说。
“你是耿直的好兄弟,他老婆张芳一个人在医院忙不过来,你在医院帮助护理,工资我给你照开。”队长郑文商量道。
李杰正在去为医院看铁哥们耿直一事发愁,这下好了,我再不为挖空心思的编理由了。
“好,我去医院护理耿直。”李杰痛快的答道。
下午两点钟,李杰来到耿直住院治疗达川市人民医院。他正想找护士打听,耿直住在哪个病房。护士张燕告诉李杰:““耿直住在B区十楼二号病房。”病人要喝水,他家属不在身边,没有人帮助买杯子。下午三点半,你可以去探望病人。
进了耿直所在的病房后,李杰把十斤红富士苹果和一个水杯放在桌上。下午三点半,护士张燕带着李杰来到重症监护室门口。护士张燕交待了几句,李杰戴上口罩,换上鞋套,身穿一身防护服推开门走了进去。突然,李杰紧张起来,他深呼吸一口气,稳了一下情绪,一张病床一张病床的找,很快找到耿直的病床。此时,耿直闭着眼睛,一张脸十分红肿,右手还能自由的活动。他的脸上和左手留下煤炭烙下的印章,护士李英正在清理伤口和换药。耿直的一双眼睛空洞,他死死的盯着病房中的天花板。
李杰看见铁哥们耿直的模样,他的心里像是针扎般的痛疼。他强忍着悲痛,一声声动情的呼唤耿直,起先没有任何反应,大约二十分钟后,耿直发出微弱的声音:“水,水,水,我要喝水。”李杰拿出水杯,倒满了水,他用棉鉴轻轻的擦试他的嘴巴,四杯水后,耿直像是变了一个人,脸上渐渐有了一丝的红润,眼睛里也有一丝丝的光彩。耿直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是李杰为他所做的一切,他心里全都明白。耿直的眼神里写满了万般无、无奈,也写满了后悔。
李杰安慰好耿直后,一直坐在病床边默默的陪伴他。李杰起身为耿直整理床铺,盖好被子。他转身去了医院餐厅,为耿直打晚饭。
耿直的老婆张芳来到病房后,李杰向她交待护理耿直的住意事项后,他转身出了医院。
李杰坐公交,坐班车,一个小时后,他回到矿山的家里。这一个晚上,李杰辗转反侧,想睡却睡不着。李杰一闭上眼睛,耿直画面一幕幕在脑海里上演。像是有一把钝刀插在他的胸口上,这血淋淋的教训,空洞的眼神,足以让李杰铭记一辈子。
作者简介:
罗建明,本人自2011年创作以来,先后在市级、省级、部级及原创文学网站上发表文章500余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