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璀璨,必有北辰辉映;艺苑广博,独仰巨匠擎天。今有艺坛翘楚,国之巨匠,立身于千载文脉之长河,开一代风气之先声。
其腕底风云,既深植于笔墨丹青之沃壤,复能吐纳八面新潮,以铁笔生花,铸就时代气象。作品巍巍乎如青铜之鼎,镌刻民族精魂;浩浩乎若江海奔涌,激荡时代气韵。此非仅为技艺之精绝,更在于以丹青为舟楫,传薪火于未央,使古老智慧焕然新生,令华夏气度磅礴寰宇。
故此丰碑矗立,非关浮名,实乃以生命熔铸的永恒坐标——既铭刻着过往文明的辉煌深度,更昭示着未来艺术的无垠天光。
风骨永存,艺脉不灭;巨匠光芒,照耀我们前行之路。
陈伍祥(名主溪水人,号八愚轩主人)1957年出生于湖南永州。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美术研究员等。1979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书画艺术的教学。90年前后开始国画创作,96年创办怀素书画院。在本地施行书画艺术的推广教育。1,2000年本人组织执教的美术课‘基本形体切挖’参加全市中小学录像课大比武获一等奖。且代表本地区参加第11届中南六省(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 2, 2005年8月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首期全国书法高师资论坛且获得北京市教育考试指导中心与北京大学书画协会颁发书法高级师资研修结业证。3, 2006年11月 参加在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举行第二期全国书法教育推广及表彰大会。二,历年来本人一直采用国画艺术手段表现富有时代气势的城市变迁图---永州。这是一座历史名城,座落在江南的潇湘河畔源河两岸,景色非常优美。如此它也经历了三个时期的突岀变化,如此称谓“永州潇湘三步曲系列”。三步曲分别为《永州河西大观图》长6米、宽40厘米,表现改革开放初期。《锦绣潇湘》长16米、宽40厘米,表现解放初期。《潇湘宏图》描绘现今时期,其城市变化巨大,目前巳描绘了10米多、才完成三分之一段,这是我毕生所投入的,用传统绘画艺术说话,因此所创作的也都是长卷等。1,2009年8月入编《中华名人格言》13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2010年入编[新中国人民美术家]201页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3、2011年入编<<1921年至2011年—建党九十周年特集>>71页 (河北美术出版社)4、2012年入编《全国百家书美影画集》封面人物、封二、封三、封底、17页、(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入编品读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之一《当代艺术名家》3页<中国华夏艺术出版社>。5 、2013年入编《新中国书画八大家糸列丛书》共八冊(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 )。6、2014年入选中国文化第027期《国家文化传承人物》专辑 (中国国际艺术出版社),和《新中国美术编年史〔1949---2014〕(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等.7,2015年入选《中国学院派艺术家三十人》作品集32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 8,2016入选《中国一线艺术家》(中华国礼出版社),入编《百年经典》15页<黑龙江美术出版社。9月入选《中国国际新闻》杂志刋,〈中华艺术家〉新闻人物,63页。9,2017年入编《书法与美术》教材名作赏析146至150页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1998年论文<书画训练速成初探>入编《三湘教师优秀论文选》149页(新华出版社)。2、1999年论文〈素描训练速成法初探>入编《湖南教师优秀论文汇编》下冊146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3、1999年论文《現代工艺型壁画的制作尝试》在全省教师教研教改优秀论文评比中获贰 等奖且于2000年入编《中国书画基础教学论文选集》(第二辑)198页(香港现代美术出版社)。4、2001年论文《国画教学方法的尝试》获中国素质教育研究与发展创新成就一等奖且入编《中国教育改革探索》102页(中国人口出版社)。5、2005年论文《书画训练新法》获国际优秀论文奖,等。 1、2007年选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代表书画家系列邮政明信片》创作水墨山水画长卷《潇水图》长10米入编《中华杰出书画家精品专辑》。 2、2009年授予“共和国六十年建设成就邮票人物”和“共和国建设者”奖章。11月被授予.共和国百业英才人物金奖,暨共和国十大英才人物候选人,业绩入编[红旗颂]共和国百业英才人物大典一书,20页。<中华名人传记出版>。3,2011年入选《国史人物大辞典》285页<中国新闻出版社>。4,2012年入选‘2012年年度塝样人物专题明信片’,及其入编2012年《全国社团优秀领导人大辞典》76页。5、2013,年荣获‘国家一级美术师’且入围‘国家一级美术师网’。6、2014年入选入编〈国家文化传承人物系列专辑〉与‘中国美术编年史(1949—2014)。及其《中国楹联家大辞典》《中华名言词典》。7、2015年授予‘学院派艺术家’。及其业绩也入编大型纪实文集《中国旗帜人物》任名誉主编,11月入选《人民美术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1949--2015﹞70年70家专刋。8、2016年入选《向人民汇报》---当代艺术大家四人典藏册和《美丽中国》百家媒体重点推荐的著名书画家,9月入编《中国国际新闻》杂志63页<中华艺术家>新闻人物。12月被邀做客参加CCTV央视《艺苑相约》访谈。入编《中国旗帜人物》34页<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9、2017年献礼全国两会“人民形象优秀书画家”全国几十家各大媒体重点报导。且被中国国学学会、中华国礼出版社评为“中国六大艺术泰斗”之一。10、2018年入编魅力中国闪耀世界《世界邮票上的中国艺术》。11、2019年7月国画作《锦绣河山》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3、2021年1月获当代艺坛杰人物献礼建党100周年专题展.14、2022年巜环球人物》杂志〈时代巨匠为人民创作〉重点报导。15、2023年3月被聘为CCTV高清传统艺术栏目组、CCTV我要上央视艺术展栏目组客座教授。16、2023年5月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7、 2023年11月被评为“全球百强榜艺术家”。18,2024年3月被CCTV艺术栏目组授予〈中国书画艺术培训基地〉。19,2024年4月入编国家正规出版物《办公室业务》杂志-《时代风华》当代艺坛名家研究范例-美术文献。
——记著名书画家陈伍祥
可游可居的神往空间,正是陈伍祥先生立意于画的核心之境。正如古人所言:“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方堪画之意外妙也。”看今日陈伍祥先生的画作,便就是能令人起此心意,实乃一览潇湘妙景,为之流连忘返!而一幅好的作品,也必然是要拥有可读性;若只有表象审美,那么将永远无法打动人心。所以对陈伍祥先生来说,他所付出的绝不只是日积月累的笔墨耕耘,同时还有寄情抒怀的写意达观。以胸臆作纸,蕴潇湘气象,由此每一幅画作,皆可谓臻至心笔合一之境,既展现了内心的澄明与旷达,又将自身融入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之中。
陈伍祥先生对潇湘地域的风景实在是太熟悉了。那氤氲的气象,浮动着湿润的水气,一片朦胧的雨后风采,早已是深深地镌刻在了他的心间。正因如此,他在创作时才会常以写意的手法,来自如地构绘心中景象,最终使画面完美呈现出一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妙韵。其意境超尘脱俗,其情景钟灵毓秀,每一处都足以令人魂牵梦绕,观之仿佛亲临于其中,可以在江水亭岸品一盏清茗,烟光云影,涤荡心灵;耳畔又似有湘南小调的悦耳之音,自是空灵中不失人间烟火气,如此澹然天趣,只觉纸上生情! 前有淮海戴时乘,不远数千里担簦学画。今有永州陈伍祥,匪朝伊夕浸淫潇湘,静参妙理。可以说,陈伍祥先生的丹青成功,正是在于他有一颗避俗自乐的寂静心,或垂坐江边清风拂袖,或游步阁楼寄兴抒怀,每一幅画作,都绝不是臆想的空泛之作,而是取景于心,随后应之于手的意化结果。一系列《锦绣潇湘》,构图望远无痕,笔墨清淡秀逸,疏林密遮天光,螺髻近连汉影,又见巉岩峭壁奔竞而出,飞瀑鸣泉潺潺而下,渔船泛舟、阁楼亭宇,皆可使人凄然而动闾里之意,旷然有千里之思!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正当如是! 水墨澄怀醉潇湘,人间几度好风光。落落清姿,遥遥淡影,中国人作画,从来都是讲究于意境的感染,正是“重道而不重器”。而陈伍祥先生笔下的写意画,显然就是对此真诠最好的印证。在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人心气浮躁,只为生活焦虑,又有多少人思游山水却不能及。而陈伍祥先生的画作,恰恰是回应了当代人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精神抚慰的深切渴求。毕竟唯有引人共鸣才能令人沉浸,也唯有共情自然才能蒙味自然,品高者,韵自胜焉!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3月23日 书于北京
青绿长卷镌城史 丹青巨制咏潇湘
——记著名画家陈伍祥
当今画坛,水墨艺术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激荡前行。众多画家或囿于笔墨窠臼,或迷失于形式实验。在此背景下,湖南永州——这座浸润着柳宗元文脉与潇湘烟雨的千年古城,孕育出一位以赤诚之心丈量故土变迁的画家陈伍祥。他自号“八愚轩主人”,四十年如一日深耕书画教育,更以"永州三步曲"完成传统山水的创造性转化,以恢弘长卷为永州立传,尤以《锦绣潇湘》系列巨制,奏响传统青绿山水的时代强音。
陈伍祥先生在《锦绣潇湘》中重铸青绿山水的灵魂基因,当十六米绢本在眼前徐徐展开,青绿交织的山水空间瞬间将观者纳入怀抱。先生以北宋"三远法"为基,重构时空维度:近景坡石嶙峋,松柏积墨成荫,营造出可驻足休憩的物理场域;中景层峦以石青石绿叠染,云气穿行山腰,形成可极目骋怀的视觉纵深;远景帆影隐现淡霭,引人神思远游。这种空间设计使观者既能"步步可观"苔点蕨草、双钩夹叶等精微细节,又能沉浸于山水环抱的整体意境。蜿蜒潇水如碧绦串联田畴村落,民居依山就势而筑。实现郭熙"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美学理想。
陈伍祥先生的卓绝处在于激活传统程式的现代能量。在《锦绣潇湘》中,北宋青绿的富丽堂皇转化为质朴温暖的生活诗意:青绿设色不再象征仙家气韵,而成为沃野良田的生命礼赞;山形结构突破经典范式,几何化的丘陵轮廓暗合蒙德里安构成理念;村落布局超越"散点透视"的视觉真实,以心理地图方式重构记忆中的故园。当观者游目于青绿交辉的山水间,既能感受范宽《溪山行旅图》的雄浑气魄,又可体味塞尚风景的构成智慧。这种"旧笔写新境"的创造,使千年青绿山水首次真正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精神容器。
而支撑这幅鸿篇巨制的,正是先生如潇水般澄澈温厚的品德。他自号“八愚轩主人”,一个“愚”字,道尽了他对艺术的赤诚与坚守——不慕浮华,不逐名利,甘守清寂,四十年如一日执着于书画教学与创作,只为在怀素故里守护文脉星火。这份“愚”,是匠人的专注,是师者的仁心,更是对家乡文化传承的使命情怀。画中那“可游可居”的意境,正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敦厚、包容、充满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他笔下的山水有温度,因为他心中有丘壑,更有对一方水土、一方人情的无限深情与责任。陈伍祥先生其人其画,如同《锦绣潇湘》画卷本身,以其深沉的情感与高洁的品格,为喧嚣的时代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那是艺术家的赤子之心,更是游子对家园永不褪色的承诺。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欧阳建华
2025年6月28日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