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月小分韵
明 胡缵宗
既望素娥还舞裳
中秋有约笑相望
岱峰飞镜光犹满
济渎流金夜欲长
仙驾云开鹤袅袅
霜台乌定柏苍苍
阳春歌罢谁堪和
李白楼高一尽觞
特别声明:
(先祖本诗由堂弟胡炯涛整理提供)
《十六夜月小分韵》解析
一、时间背景
诗题“十六夜月”指农历八月十六的夜晚,即中秋次日。古人称农历每月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从诗中“中秋有约”“既望素娥”可知,此诗创作于中秋后一日,胡缵宗与友人相聚赏月、分韵赋诗之时。明代文人雅集常以自然景象为题分韵作诗,此诗即典型的文人雅趣之作。
二、全诗解析
1. 首联:既望素娥还舞裳,中秋有约笑相望
“素娥”代指月亮,以“舞裳”喻月光流转之态,生动勾勒出十六夜月的柔美。“中秋有约”点明聚会缘由,“笑相望”则传递出友人相聚的欢愉氛围,为全诗奠定明快基调。
2. 颔联:岱峰飞镜光犹满,济渎流金夜欲长
“岱峰”指泰山,“济渎”为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均为山东地理标志(胡缵宗曾任山东巡抚)。“飞镜”喻明月如镜高悬,“流金”写月光洒在济水之上如金波流动,以壮阔山水映衬月色之盛,“夜欲长”则暗写赏月至夜深,沉浸于美景之中。
3. 颈联:仙驾云开鹤袅袅,霜台乌定柏苍苍
“仙驾云开”化用仙境意象,写云层散去后月光明澈,仿佛仙鹤乘云而来;“霜台”指清冷的高台,“乌定”写乌鸦归巢,“柏苍苍”以苍柏的静穆衬托月夜的清幽。此联虚实结合,既绘实景,又融入超脱尘世的想象。
4. 尾联:阳春歌罢谁堪和,李白楼高一尽觞
“阳春”指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谁堪和”以设问感叹知音难觅;“李白楼”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的意象,诗人以李白自比,在高楼上举杯畅饮,既颂明月,亦抒胸臆,将雅集的豪情推向高潮。
三、人生意境
1. 超脱与旷达:诗人借明月、仙鹤、苍柏等意象,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意境,暗含对淡泊心境的追求。无论是“仙驾云开”的遐想,还是“柏苍苍”的静穆,都传递出对超然物外之境的向往。
2. 知音之乐与孤独感:“笑相望”“谁堪和”形成情感对照——友人相聚的欢乐与曲高和寡的怅惘并存,最终以“一尽觞”的豪饮消解孤独,体现出古代文人既重情谊又难掩内心孤傲的矛盾心境。
3. 对自然永恒的敬畏:泰山、济水等壮阔景物与明月相映,在“光犹满”“夜欲长”的时空交织中,诗人既感叹自然之美,也隐含对人生短暂的思索,以赏月之乐冲淡时光易逝的愁绪。
四、社会价值意义
1. 文人雅集的文化缩影:诗中描绘的分韵赋诗、登高赏月等场景,是明代文人社交生活的典型写照,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风雅生活的追求,具有文化史研究价值。
2. 自然审美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泰山、济水等地域景观入诗,既展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也通过“李白楼”等典故,将个人情怀与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结,体现了文人对精神传承的重视。
3. 时代心境的折射:明代中期文人常通过山水诗抒发对现实的疏离感,此诗虽未直接触及社会议题,但其超脱的意境和对知音的渴求,仍隐含了部分知识分子在世俗与理想间的精神挣扎,具有一定的时代心理象征意义。
总结
先祖胡缵宗此诗以十六夜月为核心,将自然之景、友人之谊与个人情志熔铸一炉,既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文化风尚,也通过对明月、山水的咏叹,传递出对超脱境界的追求。其社会价值在于以文学形式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人精神世界,而人生意境则在旷达与孤独的交织中,彰显了传统士大夫“以诗遣怀”的生命态度。
再谈本诗的生命价值:
临界之美的永恒咏叹
1. 盛极而寂的清醒
“既望素娥”(十六夜月)暗喻圆满后的微缺——诗人不追中秋之极盛,独赏十六夜的含蓄清辉。拒绝沉溺巅峰的虚幻,在衰减中见永恒,这是对“月满则亏”的天道敬畏。
2. 人世与天道的对望
“岱峰飞镜”照山河,“济渎流金”映尘寰。自然意象被赋予神性(飞镜为仙器,流金喻神光),山川在月光中成为天地共舞的载体,揭示万物皆可通灵的生命平等。
哲学感悟:在无常中安顿灵魂
1. “暂驻”与“恒常”的辩证
“光犹满”似永恒,“夜欲长”实将逝。诗人以仙鹤穿云(动态)与霜台栖乌(静态)的对照,在变与不变间捕捉平衡——如柏树苍苍立于寒霜,生命需在动荡中扎根。
2. 孤独是崇高的回响
尾联“阳春歌罢谁堪和”道破知音难觅的宿命,却以李白独饮高楼作结。承认孤独不可解,反在孤绝中畅饮自由——这“尽觞”不是消沉,而是对天地敞开的豪情。
终极启示:月光即心光
全诗以月光为线索,从“舞裳素娥”(神话)到“霜台柏苍”(人世),终归于“李白尽觞”(自我)。外在之月实为心月之投影:
看透圆满必缺(不执于得),
彻照长夜将明(不惧于失),
在永恒的残缺中,活出如月的澄明境界。
【作者简介】胡成智 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从事于文学创作,目前为都市头条的编辑、并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之后又在作家进修班学习深造,中篇小说《金兰走西》曾荣获过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大多诗词在“歆竹苑文学网”上发表。近年出版过《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和《胡成智文集(杂篇)》三部曲。目前致力于风水学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文学创作曾一度搁浅。如今晚年拾笔,又续写新的生活。
风吹麦浪,一年过半。
接下来的日子,别让自己太闲,
好好努力,静待收获。
The wind blows the wheat, half of
the year. In the following days, don't let yourself too idle, hard work,
wait for the harvest.
芒种到了,仲夏夜之梦开始了,柔软的晚风,闪亮的星,雪白的栀子,金黄的杏儿,他们都在讲述着这个夏天该有的故事...
布谷远鸣叫,云雀高声唱,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今日芒种,忙有所获,不负耕耘。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在民间,一些地方流传着芒种日“送花神”的习俗。绚丽的夏花此时渐渐零落了,层层叠叠浓淡不一的绿色,成为芒种的主色调。人们依依不舍地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的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