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艺的画布上,东北的雪原与山峦是凝固的诗行,是光与影交织的交响。他以油画为纸,以岁月为墨,将北国的苍茫与温情,凝固成一幅幅令人心颤的画卷。




日照金山系列,是刘艺对自然神性的礼赞。金辉如熔铁般倾泻而下,将雪山之巅染成透亮的琥珀,每一道笔触都仿佛在诉说光与雪的缠绵。雪峰的棱角在阳光下化为流动的琴弦,积雪的褶皱里藏着时间的褶皱,远处的云雾如同被风吹散的纱幔,将雄浑与空灵完美交融。这金色的光芒,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灵魂的洗礼,让人在凛冽中感受到生命的炽热。



而村庄雪景系列,则是刘艺对故土深情的凝视。东北农村的屋舍,在雪被下蜷缩成温厚的茧,积雪覆盖的屋顶宛如一块块巨大的奶油蛋糕,裸露的砖红色墙壁则是岁月在白色画布上留下的温暖印记。柴垛的肌理、篱笆的纹路、雪地上蜿蜒的脚印,都被他用刮刀与笔触细细雕琢,仿佛能听见积雪压断枯枝的脆响。那些静止的画面中,雪的静谧与屋舍的沉稳构成和谐的韵律,让人感受到北方大地独有的安宁与坚韧。



刘艺的笔触,既有油画的厚重,又不失水彩的灵动。他善用厚涂法堆砌雪的质感,让积雪仿佛能触摸到冰晶的棱角;又以薄涂渲染天空的渐变,使云层如纱似雾,轻盈得仿佛能随风飘散。在色彩运用上,他摒弃了艳丽的浮华,转而追求素朴中的华章——雪地的白不是单调的苍白,而是泛着蓝灰、赭石、甚至淡紫的微妙变化;阳光的金也不是刺目的明黄,而是掺杂着橘红、赭褐的温暖色调。



作为长白山画院的副院长,刘艺的画作始终扎根于北方的土地。他用画笔丈量着这片黑土地的脉搏,将东北的苍茫、坚韧与温情,化作画面中永恒的诗意。在他的画布上,雪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承载着记忆与情感的容器;山峦也不再是沉默的巨石,而是跳动着生命韵律的诗行。



刘艺的油画,是北方大地的情书,是时光凝固的琥珀。他用色彩与笔触,将东北的苍茫与温情,化作画面中永恒的诗意。在他的画布上,我们不仅能看见雪原的壮阔、山峦的雄浑,更能感受到那份深藏于画面背后的,对故土的深情与眷恋。



艺术家艺术简介

刘艺(原名树才,字艺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23届油画研修班,2006年3月应邀参加北京第十届国际艺术博览会,十多幅原创风景油画被国内外友人收藏并在本届博览会上被评为“十佳优秀画家”称号。2000年被中国书画联谊会(ISQ900A)艺术资质认证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优秀油画家”称号,原创油画风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各类大展并获奖,具有代表北方特色的油画作品,多次发表在《中国美术报》《美术大观》《画苑》《中国艺术收藏》《中国油画》等期刊上。
中国长白山画院副院长,北京油画学会会员,中国油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作品
2001年4月 油画《雪乡深处》发表于《中国美术报》第一期第四版
2003年5月 油画《庄稼院》入编《中国当代北方青年美术作品集》
2005年8月 油画《金色荷塘》荣获吉林省白山杯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06年3月 油画《残荷》入编中国写生作品系列丛书《写生》集油画卷
2006年3月 油画《晚秋》等四幅油画作品入编《美术大观》第一期
2007年7月 油画《关东瑞雪》等作品参加第十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
2007年9月 油画《村口》等四幅油画入编美术杂志《画苑》特刊
2007年12月 油画《晚秋》等三幅油画发表于《中国艺术收藏》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