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人问我,是什么让我在公益路上走了二十多年,我总会下意识地摸摸胸前的志愿者徽章。这枚有些褪色的徽章,承载着我从一名普通母亲到“月亮姐姐”的全部故事。
1997年的夏天,是我人生的转折点。那年,我带着先天残疾的儿子四处求医,在无数个深夜的病房里,我见过太多家庭被苦难压弯脊梁。有位母亲为了给孩子凑手术费,在医院走廊里吃了三天冷馒头;有位父亲抱着昏迷的女儿,在缴费窗口前红着眼眶低声下气借钱……那些场景像钉子一样扎进我心里,我暗暗发誓:如果有一天我有能力,一定要为这些在黑暗里挣扎的人点一盏灯。
最开始,我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帮邻居接送孩子、照顾独居老人。直到2013年,我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有位考生因打不到车错过高考。这个消息让我彻夜难眠,第二天就拉着几位老邻居,凑了几辆私家车,在考点门口免费接送考生。没想到,这个临时起意的“爱心送考”,竟成了延续至今的传统。每年高考那几天,我们的车队会早早挂上“月亮姐姐爱心车”的标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记得去年,一位腿脚不便的考生握着我的手说:“阿姨,您就像月亮一样,让我不再害怕黑暗。”从那以后,“月亮姐姐”这个称呼就传开了。随着团队壮大,我们的公益版图也在不断扩展。在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我带着志愿者们给老人们包饺子、剪指甲。有位失智老人总把我认成他女儿,每次见到我都紧紧攥着我的手不放;在聋哑学校,我们跟着手语老师学了三个月的手语,终于能用笨拙的手势和孩子们交流。当那个总爱躲在角落的小女孩,第一次用手语向我比出“谢谢”时,我和团队成员们都哭了——这些瞬间,就是支撑我继续前行的力量。
这些年,最让我欣慰的不是做了多少项目,而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有企业老板带着员工来做义工,有大学生寒暑假主动来帮忙,甚至连我的儿子,也成了团队里的“技术担当”,帮我们维护公益平台。有人问我累不累,说实话,累的时候太多了。但每次看到受助者脸上的笑容,看到城市里越来越多温暖的“小太阳”,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如今,我依然会在清晨五点起床,为当天的公益活动做准备。有人说我是“贤母”,是“公益先锋”,但在我心里,我只是一个想尽自己所能传递温暖的普通人。我常对年轻志愿者说:“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所有人的力所能及。”只要每个人都愿意点亮一盏灯,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黑暗。而我,会继续做那个举着灯的人,直到白发苍苍
图文:许振珊
编辑:沣三文化传媒
贾秋宇 贺馨冉 王秫宁张玮 张祝 张浩 陆丰亮 高兴磊 杨永莲 罗兴国 葛金亮 贾焕美 关德森
沣三文化传媒宣传公益人和事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宣传不仅是活动推广的重要手段,更是塑造活动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参与者的强大工具。運过持续的宣传和精准的推广,活动可以更好地触达目标受众,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最终成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为活动组织者提供高效的宣传平台,为参与者提供便更好 的资讯通道,也是网络宣传的重要宗旨。
投稿微信电话:18763732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