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图片:敬眀勋
文/武亮
光影定格岁月,相机记录油田变迁——记我的师父敬眀勋先生与他的油田影像人生。
在油田这片充满希望与力量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默默坚守的人,他就是我的师父-敬眀勋先生。数十年来,他伴随一架相机随油田转战南北,如同一位忠实的史官,记录下了油田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每一个瞬间,定格了油田发展史上的无数珍贵画面。
师父与油田的缘分,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他从部队转业,怀揣着对石油事业的热爱和对摄影的执着,背着那架黑白胶片4A120相机先后踏上了江汉、胜利、辽河油田的热土。初到油田,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灭他的热情,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用镜头记录油田发展的决心。从那以后,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风吹雨打,那架相机始终陪伴着他,成为了他与油田之间沟通的桥梁。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钻井架上,师父就已经带着相机出现在了工作现场。他穿梭在林立的井架之间,捕捉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或专注地操作着设备,或认真地检查着管道,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专注。师父的相机快门声不断响起,将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瞬间一一记录下来。这些照片不仅仅是画面的呈现,更是油田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田的建设不断推进。新的技术、新的设备不断引入,油田的面貌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师父的相机见证了这一切。从老旧的抽油机到先进的智能化设备,从简陋的办公场所到现代化的生产基地,每一次的变革都在他的镜头下留下了清晰的印记。他用照片记录下了油田的成长历程,也记录下了中国石油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脚步。
在师父的摄影生涯中,有许多照片成为了经典之作。其中一张拍摄于油田会战时期的照片,画面中,工人们在冰天雪地中奋力拼搏,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不屈。这张照片不仅仅记录了当时的艰苦环境,更展现了油田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张照片成为了油田发展成果的最好见证。
除了记录油田的生产建设,师父还特别关注油田人的生活。他用相机记录下了油田职工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记录下了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他的照片中,有职工们在文艺晚会上的精彩表演,有孩子们在校园里的快乐时光,有老人们在社区里的悠闲生活。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了油田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基地,更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大家庭。
几十年过去了,师父的那架相机已经很陈旧,但它所记录的照片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些照片成为了油田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也成为了我们了解油田、热爱油田的重要窗口。而师父的名字也进入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摄影家大词典)、(中华人物大词典)和(世界文化名人词海-华人卷),更成为了油田摄影界的传奇人物。他用自己的坚持和执着,为中国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