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回眸
作者:曹干云
求索望道译宣言
南湖浪阔荡红船
站立城楼惊世界
东风万里势无前
2025.7.1于赴韶关高铁
曹干云先生的这首《世纪回眸》以凝练的笔触勾勒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展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民族复兴的壮阔历程。全诗四句分别对应四个标志性事件:
一,真理探索:"求索望道译宣言"指陈望道1920年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废寝忘食翻译《共产党宣言》,错把墨汁当红糖的故事,成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经典象征。这一译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建党伟业:"南湖浪阔荡红船"再现1921年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至嘉兴南湖红船的历史场景。这艘长16米的中型画舫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的通过和中央领导机构的选举,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精神被概括为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三,建国宣言:"站立城楼惊世界"浓缩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场景与诗中"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歌词意象相呼应。
四,复兴征程:末句"东风万里势无前"以磅礴气势展现新时代的奋进姿态,暗喻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和民族复兴不可阻挡的态势。这与"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现代化叙事形成时空对话。
全诗以"2025.7.1于赴韶关高铁"的创作注脚,将个人行程与党的生日并置,既体现当代知识分子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也暗示着新征程上"追梦人"的接续奋斗。诗中历史意象的层递展开,恰如高铁窗外交替闪过的风景,构成动态的世纪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