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老兵陈俊贵
文/ 孙世霞
【引言】请各位欣赏我家胞妹刚刚从新疆天山脚下泣泪写就的《守墓老兵陈俊贵》的故事。因为是在旅行途中,写的比较零乱,我把几个段落链接在一块,现分享给大家,意在令大家受受教育。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和崇敬。
独库公路中段的乔尔玛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168名为独库公路工程献身的官兵。这里,有一个甘愿用一生为这些官兵守墓的人:陈俊贵。
陈俊贵,辽宁省辽中县人。
四十多年前,陈俊贵所在部队在修筑天山公路时,遇上了大雪封山,官兵被困在山上,弹尽粮绝。电线杆被风刮倒,与外界失去了联系。部队决定派陈俊贵所在班设法到四十公里外送信求援。1980年4月6日,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以及战士陈卫星和陈俊贵带上炊事班仅剩的20个馒头出发了,平时仅一天可以到达的路程,他们在雪地里爬了三天三夜。身上的棉衣棉裤被融化的雪水和身上的汗水冻成冰坨,以至爬行时腿不能打弯儿,班长命令把棉衣棉裤脱下来,大家互相帮忙脱掉棉衣棉裤,穿着绒衣绒裤继续爬行,各自背着自己的衣服,班长还背着一支枪。为了不被冻死,四个人不敢有丝毫懈怠。能站起来往前走的时候,班长总是走在最前面,为的是为其他几个人挡风,陈俊贵是新兵,所以他总是被排在最后一个。爬到第三天早晨,大家实在坚持不住了。班长颤抖的拿出一个馒头,说:我们就剩下这最后一个馒头了,八天前,我和罗强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了,陈卫星兵龄长,我提议,这最后一个馒头给新兵陈俊贵吃吧。陈俊贵坚持大家分开吃,班长说,就一个馒头,大家分开吃,对谁都不管用,陈俊贵,我命令你吃下去!就这样,陈俊贵带着大家的期望吃下了这个救命的馒头。最后,班长,副班长连冻带饿都牺牲了,陈卫星和陈俊贵昏迷中被一哈萨克老人发现而得救,陈卫星左脚指头全部被冻掉,陈俊贵右腿大腿肌肉被冻坏死。前后住院治疗三年。
1984年,陈俊贵复原回老家,当地政府按照残疾军人待遇为其安置了工作,1985年,电影《天山行》给其巨大触动,他日夜思念班长和牺牲的战友,抽了一夜的烟,他终于决定:重回天山,为班长和牺牲的战友们守墓!1985年冬,他带着妻子和出生3个多月的儿子,瞒着家人,辞去正式工作,坐上了回天山的火车。
这一去,至今已40年,再也没有回过东北老家。包括父母去世时。
刚回到天山时,还没有烈士陵园,他们就在班长的坟旁捡石头捡砖头松树枝到山坡上去割草回来搭窝棚,后来窝棚被风吹跑,就在坟地挖了一个地窝子,在地窝子一住就是九年,自己开荒种粮食种菜,穿的衣服除了从老家带来的就是过路的行人送给的。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大山里生存,其艰难程度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期间,妻子也曾因受不了这种艰苦自杀过,也曾下决心离开这里过,可是真到了要走的那一刻,回头看见一排排墓碑,却迈不动脚了:我们走了,烈士们谁来陪?他们里头还有才十八岁的孩子啊!他们会寂寞的。这样走了,心里也是不安宁的。就这样走一步退两步,最后还是退回了地窝子。
1995年,当地政府新源县领导,被他们的事迹感动,帮他们解决了户口给他们分了几亩地,解决吃饭问题和孩子上学问题。
2006年,政府在乔尔玛建起了烈士陵园,168名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全部安眠与此。陈俊贵夫妻也继续在此守护。陈俊贵妻子说,坟地里有蛇,他们夫妻俩干活的时候,孩子就在坟地里爬来爬去,可是从来没被蛇咬过。她说她知道,肯定是地下的战友们在护佑着孩子。
后来好多战友知道了他们夫妻的事,每年都会有一些战友来给烈士们扫墓,就会给他们带一些衣服和日用品。
有一个烈士牺牲时被压在一块巨石下,当时没死。大家撬也撬不动,用炸药炸又怕伤到他,眼睁睁看着他一点办法也没有。问他还有什么心愿,他说想给爸妈写个信。战士们立马拿来纸笔说:你说我们写!“爸爸妈妈很想你们,我在部队一切都好,吃的好也不累,战友们对我都很好,你们放心吧”……眼睁睁看着战友被压在下面一点办法也没有,战友们都各自把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轮流喂给他吃,直到第二天,被压着战友才闭上眼睛。还有一个烈士家长,几十年来,每天看天气预报时,一定要看到新疆的天气才安心。因为那里有他们的儿子长眠。[流泪][流泪]
2025.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