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杨哨所
文/ 孙世霞
【引言】
当年的小白杨现在已长成参天大树。请各位欣赏我家胞妹从新疆发来的关于小白杨的故事。
妹夫因为是军人出身(曾钻过猫儿洞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恭恭敬敬的分别冲着哨所和小白杨行了军礼。
今天是14日新疆游的第7天。吃罢早饭,驱车2个多小时从裕民县的漫朵酒店出发,直奔向往已久的小白杨哨所。
小白杨哨所,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巴尔鲁克山脚下,塔城地区裕民县境内。是一个因歌曲《小白杨》而响彻全国的英雄哨所。
小白杨哨所原名塔斯提哨所。塔斯提,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石头滩”。塔斯提哨所始建于1962年,1982年,锡伯族战士程富胜回家探亲时,母亲送给他十棵白杨树苗,鼓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归队后战士们把树苗种在了哨所旁,经过历代官兵精心呵护,终因自然环境恶劣,常年干旱缺水,最终只成活了一棵。
1983年,词作家梁上泉到哨所采风见到白杨树,同时受到战士日记的启发,创作了《小白杨》歌词,后经曲作家士心谱曲,由歌唱家阎维文在1984年“八一”晚会上首唱。从此,《小白杨》歌曲传唱大江南北、军营内外。《小白杨》也成为讴歌戍守边防战士“扎根边疆,蓬勃向上”的精神图腾。哨所于2002年正式由塔斯提哨所更名小白杨哨所。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塔斯提哨所最初的建设条件异常艰苦,官兵们以天为被、地为床,始终坚守着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1969年这里还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1969年,中苏关系全面恶化,边境线上陈兵百万,剑拔弩张,苏联边防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边境地区频繁对峙。6月10日,苏军出动步兵、骑兵50余人沿塔斯提河谷越入中国境内,强行驱赶我方羊群并绑架兵团牧工张成山。塔斯提边防站排长李永强带领前哨班9名战士前往事发地,与苏军进行现场交涉,然而,苏军居然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我兵团女民兵孙龙珍。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排长李永强一声令下,战士们马上投入战斗,英勇还击。成功击毙入侵苏军士兵6名,军马3匹。我军无一伤亡。
战斗打响后,苏军出动装甲车4辆支援,我执勤分队后撤至前哨阵地占领有利地形。战斗中,苏军塔斯提哨所和布尔干哨所的骑兵和步兵企图包围我执勤分队,情况十分危急。但我们的官兵毫不畏惧,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成功击退了苏军的进攻。中国边防军人的顽强战斗力,有效阻止了苏军的进一步入侵。
我家老兵说:廉颇虽老矣,尚能饭!国有战,召必回!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此次战斗是中苏边境冲突中一次重要事件,体现了中国军人面对外敌入侵挑畔时的坚决反击态度。彰显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大国威风!
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的小白杨已长成参天大树,傲立边关、伟岸挺拔,它见证了守防官兵忠诚守边、勇往直前的崇高境界,见证了万里边关巩固发展、日益强盛的光辉历程。历代官兵用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卫国戍边的壮歌,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了“扎根边防、蓬勃向上”的小白杨精神。
白杨挺拔哨楼耸,边关明月鉴忠诚。小白杨歌曲千古流唱,小白杨精神代代相传。
2025.6.27
【作者简介】
孙世霞,女,中共党员。系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