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文苑诗刊》创刊词
当文字邂逅诗意,当心灵渴望交流,今日,我们怀着满腔热忱,迎来了《问津文苑诗刊》的正式创刊!
在这个信息飞速流转的时代,诗歌宛如一颗璀璨而深邃的星辰,虽历经岁月变迁却始终散发着独特魅力,照亮人们内心深处那片柔软之地。蓝月亮诗刊主编与巴山夜雨老师于今日携手并进,合办此诗刊,正是缘于对诗歌那份纯粹而炽热的热爱,以及对文学传承与创新的共同担当。
我们深知,诗歌是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的情感之泉。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以其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诸多不朽诗篇,那些或激昂奋进、或婉转低吟的字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成为我们精神世界里无比珍贵的宝藏。如今,我们接过这份传递的接力棒,希冀为当下的诗人提供一方自由表达、相互切磋的广阔天地。
《问津文苑诗刊》承载着探寻文学真谛的使命。我们将致力于挖掘那些尚未被众人瞩目的优秀诗作,为默默耕耘的诗人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每一份独特的诗意都能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无论您是文学界的老将,还是初涉诗坛的新手,只要心中怀揣着对诗歌的虔诚与热忱,这里都将是您的温暖港湾。
我们期待在这个诗坛里,看到丰富多彩的诗歌形式,古体诗词的典雅韵味与现代诗歌的大胆创新交相辉映,如同一场绚烂多彩的文学盛宴,让读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同时,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促进诗歌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让诗歌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成为人们表达情感、抒发胸怀、感悟人生的重要方式。
此刻,《问津文苑诗刊》已然扬帆起航,面对未知的征途,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我们相信,在所有热爱诗歌的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这艘满载梦想与希望的文学之舟,必将乘风破浪,驶向那片充满诗意与辉煌的彼岸,为文学的浩瀚星河增添一抹独特的亮色。
让我们共同携手,开启这场意义非凡的文学之旅,用文字书写心灵的乐章,以诗歌点亮生活的篝火,让《问津文苑诗刊》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见证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瞬间,书写属于我们的文学传奇!
蓝月亮文学社 2025.06.29

☆问津文苑发刊辞
在时代的浪潮中,巴山网络、AI书院应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而生。作为中华首家综合性网络文化团体,我们肩负着 “网络天下英才,交流和认知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最新知识,传承优秀文化和普及人工智能文化” 的使命,为各界优秀人才搭建起一座共享的综合性网络文化桥梁。
书院旗下机构众多,涵盖文学、艺术、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其中,巴山网院问津文学社秉持着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在文化的沃土里深耕细作。如今,《问津文苑》应运而生,它犹如一颗破土而出的新芽,承载着我们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即将在这片网络文化的天空中绽放光彩。

“问津” 二字,源于千古佳话 “孔子使子路问津”,蕴含着对知识的探寻、对真理的追求。正如古人在求知路上的不懈探索,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也不断寻觅。《问津文苑》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论是中华古诗词的典雅韵味,还是现代诗文的自由奔放,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巴山浩渺,文脉悠悠。从古老的书院文化中汲取养分,我们的《问津文苑》也将延续那份对文化的坚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它宛如一片宁静的港湾,让心灵得到栖息,让思想得以沉淀。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映照;每一段文字,都流淌着情感与智慧的清泉。
贺诗有云:“巴山雨霁捧冰盘,漫泻清辉墨海澜。书院联珠陈妙卷,诗刊并蒂绽骚坛。” 愿《问津文苑》如这雨后明月,照亮文学的征途;如那并蒂之花,在网络文化的舞台上绚烂绽放。我们期待着与广大文学爱好者携手共进,在《问津文苑》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共同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
巴山网络,AI书院 2025.06.29
☆《问津文苑诗刊》创刊有寄
巴岳钟灵,夜雨诗魂凝慧璧。
蓝襟织梦,问津文苑拓新程。
古韵流芳承李杜,今声迭玉启文明。
且凭墨海扬帆远,共赴星河万象生。
☆《问津文苑诗刊》创刊寄语(沁园春)
巴岳巍峨,夜雨潺潺,文苑绽新英。
看墨染山河,韵绕时空;
诗承李杜,词继苏辛。
蓝月凝辉,巴山含翠,携手同浇翰墨情。
开新卷,待佳篇如涌,辉映繁星。
今朝共启心声,引四海风骚汇锦城。
愿丹心逐梦,文光射斗;
青春作伴,雅意长倾。
墨海无涯,诗舟共济,直上云霄揽月明。
千秋业,看问津文苑,华彩长萦。
蓝月亮诗刊 2025.06.29
☆七律.贺问津文苑微刊应运而生
文/张汉林(广东)
巴山网院献奇葩,携手联姻绽物华。
蓝月诗坛添锦绣,问津文苑映烟霞。
功芬掌舵才情显,佟老题名韵味嘉。
众友齐心同助力,微刊焕彩捧繁花。
☆七律·巴山月色
一一贺巴山网络(AI)书院微刊首发
文/巴浩洁(武汉)
巴山雨霁捧冰盘,漫泻清辉墨海澜。
书院联珠陈妙卷,诗刊并蒂绽骚坛。
风摇竹影添幽韵,露浥荷香浸锦翰。
共撰新章传律吕,星光永照岁宁欢。
☆贺《问津诗苑》创刊
文/程菊仙(黄州)
文脉千年溯楚津,新洲又见墨花春。
笔耕邾岭承风雅,韵起阳逻接汉秦。
轶事白莲今重续,佳篇青简镜长珍。
才情荟萃多豪迈,是处诗心亦似神。
☆七律.贺《问津文苑诗刊》创刊
文/周文堤(武汉)
问津文苑启新章。—脉清流绕楚乡。
万卷胸藏承屈宋,千篇笔走焕隋唐。
屏开书癖三春秀,网结诗盟四季香。
更待群贤挥妙手,同耕艺海共翱翔。
☆贺《问津文苑诗刊》创刊
文/吴卫民(武汉)
若赋诗词找问津。清泉浇灌四时新。
高才八斗而潇洒,妙笔千篇如有神。
海阔天空忘岁月,夜深人静数星辰。
精雕细琢求嘉句,文苑容贤待贵宾。
☆清平乐.贺《问津文苑诗刊》创刊
文/牛汉(武汉)
星河浩渺,欲问津何道?
文苑初开时正好,韵漾吟坛清皎。
雅朋逸友相逢,裁霞撷秀情浓。
共拓诗田芳垄,长歌盛世新风。

☆双刊合璧,问津启航
一一简评《问津文苑诗刊》首发
文/巴山樵夫
当《巴山网络、A丨书院》与《蓝月亮诗刊》携手创办《问津文苑诗刊》,一场文学的相遇与新生由此展开。从众贺诗中我们能清晰感知这份新生刊物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
张汉林以“巴山网院献奇葩,携手联姻绽物华”,生动勾勒出两大文学平台联合的美好图景,点明此次合作如奇葩绽放,定能孕育出绚烂的文学之花。“蓝月诗坛添锦绣,问津文苑映烟霞”,进一步强调了新刊为诗坛增添光彩,其未来如霞光辉映,充满希望 。
巴浩洁笔下“巴山雨霁捧冰盘,漫泻清辉墨海澜”,借雨后明月,将文学的光辉比作清辉洒满墨海,营造出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书院联珠陈妙卷,诗刊并蒂绽骚坛”,用“联珠”“并蒂”形象地展现出两个平台联合推出新刊,共同在诗坛绽放的繁荣景象。
程菊仙回溯“文脉千年溯楚津”,赋予《问津文苑诗刊》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洲之地墨香四溢,延续着千年文脉。“笔耕邾岭承风雅,韵起阳逻接汉秦”,展现出刊物传承风雅、融通古今的决心与气魄。
牛汉的《清平乐》更是别具一格,以“星河浩渺,欲问津何道”起笔,将文学探索比作在浩瀚星河中寻找渡口,立意高远。“韵漾吟坛清皎”描绘出刊物为诗坛带来清新皎洁的韵味;下阕“雅朋逸友相逢,裁霞撷秀情浓”,展现文人雅聚的盛景,“共拓诗田芳垄,长歌盛世新风”则点明刊物不仅是文人交流之所,更承载着开拓文学新境、歌颂时代新风的使命。
吴卫民“若赋诗词找问津。清泉浇灌四时新”,将《问津文苑诗刊》比作诗词创作的源泉,能不断滋养文学创作,带来新的活力。
程青松的《咏荷》虽未直接写创刊,但“出自淤泥元不染,坐当烈日独翻风”所描绘的荷花超凡脱俗、清正高洁的形象,恰似文学坚守纯粹、不惧困境的品质,与新刊的文学追求形成呼应。
周文堤的七律显磅礴气象。“问津文苑启新章,一脉清流绕楚乡”既扣题点旨,又以“清流”喻文脉,暗含诗刊涤荡文坛的使命;“万卷胸藏承屈宋,千篇笔走焕隋唐”纵览古今,彰显传承经典、复兴诗韵的雄心;“屏开书癖三春秀,网结诗盟四季香”巧妙融合网络时代特色,展现诗刊跨越时空的联结力。结句“更待群贤挥妙手,同耕艺海共翱翔”以开放姿态呼唤文人共赴文学之约。
《问津文苑诗刊》的首发,是两大平台资源与情怀的汇聚,众多贺诗从不同角度为其描绘出绚丽的发展蓝图。它既承载着对文学传统的传承,又肩负着开拓创新的重任,未来,定能在文学的星河中,成为文人墨客寻觅的“问津”之处,绽放独特光彩,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低于10元,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10元~2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问津文苑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