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028
风中的密码:莱芜13号战备金库
—— 三线建设往事之四
魏佑湖

凤凰岭的山影总在暮色里浸成墨色,山脊线像一道被岁月磨钝的刀刃,斜斜劈过莱芜南部的天空。田家庄(今朝阳村)就在它西南一华里处,炊烟与柏树林的气息在此交织了半个多世纪。
2023年6月,第一书记吴勇驻进高庄镇田家庄,我与李延香经理探望老友时,他道出一个尘封的秘密:“这村子藏着一处战备金库,代号13号。” 这句轻描淡写的话瞬间勾住了我的好奇心——这个地图上毫不起眼的村落,竟蛰伏着如此厚重的时代印记。吴书记随即拨通电话,我们驱车驶向那片被青灰色围墙环抱的神秘区域,车轮碾过碎石路的声响,像在叩问历史的门环。
后来,我们又随朝阳村张书记等人多次踏访此地。田家庄的老人指着围墙说:“这里曾锁着山东战备时的‘月亮’——不是天上的银盘,是熔成金条的光、叠成纸山的星,能让整个华北平原在黑夜里发亮的‘月亮’。”
1960 年代末的莱芜南部山区,晨雾未散的山谷里,铁锹与镐头的撞击声划破凤凰岭的寂静。当 “小三线” 企业如星子般散落齐鲁丘陵时,田家庄东面山坳里,一项代号“13 号信箱”的工程正悄然启幕。推土机在花岗岩山体上开拓地基,荷枪实弹的战士日夜巡逻,当地村民只知山脚下要建“重要设施”,却不知这道5米高的依山围墙内,将筑起共和国华东腹地的金融防线。 这座占地8.8 亩的战备金库,选址暗藏军事智慧:凤凰岭北麓背风向阳,四周群山如屏,仅一条蜿蜒土路与外界相连。据参与勘察的老人回忆,施工队带着绝密图纸进驻,所有建材经严格消毒,连运输车辆的轮胎都要在特殊溶液中浸泡。这片被称为“臭石沟”的山谷,从此成为地图上未标注的禁区。村里流言四起:有人说金库藏在山洞里,洞口堵着三尺厚的钢板;也有人说地下暗道直通汶河边。实则那些紧挨着办公室的小石洞不过六七米深,最大的洞口仅容一人躬身进入,洞壁上“提高警惕”四个字已被岁月啃得模糊,却仍透着当年的森严。真正的金库藏在菜地东侧,两排平房其貌不扬,门却厚达二十厘米。铁门上的特制锁具需三把钥匙同时转动——分别由金库主任、武警排长和银行押运科长掌管,少其一则纹丝不动。如今那锁已换成铜制新锁,展厅里陈列的残件上,铜锈爬满齿轮,却仍可窥见当年的精密;装大额钱币的樟木箱、盛小额钞票的牛皮纸箱依旧完好,老人们说,起雾的夜里,能听见金库里 “哗啦哗啦”的声响,那是成千上万张纸币挤压时,连空气都浸染的油墨味。展厅还摆着掉漆的暖瓶,瓶身 “为人民服务” 的字样依稀可辨,旁边“国家机密”的木牌,仍在诉说昔日的威严。
金库的规划暗藏军事逻辑:最北端的山东省分行战备金库办公室是连体套房,每套6米长、5.3 米宽的空间里,铁皮文件柜与手摇电话机静默相对,墙上挂着标有密级的山东金融布防图。办公室东北侧的小石洞曾引发村民无限猜想,最大的洞口高2米、宽1米、深六七米,实为战时备用物资藏匿点,洞口覆盖伪装灌木,洞内铺着防潮油毛毡。穿过巡逻通道向南,接待室的5间瓦房青砖灰瓦,看似朴素的墙体却灌注了钢筋混凝土。接待室南侧的菜地并非寻常田园——白菜萝卜的绿意间,暗藏地下观察哨的通气孔,成为天然的视野缓冲区。 真正的金库由两套平房组成:北屋7间,长23米、宽7米,门口2平方米的防水台严丝合缝;东屋10间,长35米、宽10米,两扇朝西的铁门与北屋形成掎角之势。每扇铁门都配有特制防盗锁,三重钥匙机制在当时堪称顶级安防——这种“三人同启”的设计,让机密在层层守护中安睡了二十余载。
1993 年秋,卡车队驶入凤凰岭时,村民们站在山梁上远眺。战士们搬走最后一箱钱币,铁门“哐当”关闭的声响在山谷回荡良久。后来听闻,撤离因交通不便与安防技术迭代——那些曾被视为固若金汤的臭石围墙,在现代化监控面前终成历史注脚。承包者在菜地上盖起厂房,冲压机的轰鸣取代了往日寂静,柏树林里堆放着拖拉机配件,巡逻通道成了晒玉米的场地,黄金曾沉睡的房间里,如今堆满齿轮轴承。
2000年代初,金库旧址经历工业转型。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菜地被改造成厂房,工人们在铁门上钻孔安装起重机,却在暴雨来临时惊讶地发现:东屋金库依旧滴水不漏,铁皮屋顶的雨声与当年战士们听到的别无二致——老建筑的筋骨,仍在诉说着往昔的坚固。 2020年,承包者启动改造工程。这座曾锁着一个时代焦虑与防备的堡垒,终因和平的延续卸下重担。风穿过柏树枝桠,送来若有似无的金属气息,像某枚被遗忘的硬币在时光角落轻叹。凤凰岭依旧沉默,只是北屋墙上新立的 “战备金库遗址” 牌子,在阳光下折射出历史的光斑。
如今,旧址正蜕变为文物展示馆:巡逻通道的臭石被逐一清洗,柏树林里竖起讲解牌,展厅内复原的金库场景中,空木箱整齐排列,墙上挂着执勤记录表复印件,玻璃展柜里陈列着战士用过的搪瓷缸与磨损胶鞋。“13 号” 的编号虽已斑驳,却如密码般镌刻在红砖墙上。 站在凤凰岭顶俯瞰,红砖墙在绿树丛中格外醒目。曾经的军事禁区,如今成了三线建设的活化石。当游客的脚步声取代哨兵巡逻声,当相机快门打破山谷寂静,这座金库正以另一种方式诉说过往:它不仅是封存黄金的钢铁堡垒,更是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密匣——那些关于保密与奉献、紧张与坚守的故事,如同金库里的钱币,被岁月层层叠压,等待后来者轻轻翻阅。而凤凰岭的风依旧,拂过臭石铺就的小径,低语着一个时代未被破译的密码。
魏佑湖简介:济南莱芜人,莱芜文化英才,莱芜好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交流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理事,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文学作品在四十余家报刊杂志平台发表四百余万字,被《齐鲁文学作品展》收入,曾荣获“羊祜文学奖”,“孙犁散文奖”,“全国散文评选”一等奖,“吴伯箫全国散文”大赛散文奖、理论奖,“鲁新知”杯首届全国吕剑诗歌大赛金奖。有上百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获省以上奖。著有文集《鱼跃鸢飞》,诗集《山音海韵》、《清柳河溪》,散文集《文心荷境》、《杖藜行歌》。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