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027
历史的辉煌·未来的使命
探寻走进618战备电台
孙玉芬

“七一前夕”,怀着对党无限崇敬和热爱的心情,驱车2小时,我们走进心心念念的带有神秘色彩的“618战备电台”旧址。

6月19日9点来到目的地。一眼看到大门两侧的大字,我情不自禁按下了快门,留念。往前走,我看到了红色的长幅标语“深挖洞 广积粮 不称霸 . 备战备荒 为人民”赫然于墙上。我驻足欣赏着,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拾阶而上,我在“六一八备战电台旧址”标志性建筑旁肃然留影。9:25我们一行6人就进到了“618战备电台”旧址参观。

一进入洞中,就像进入避暑山庄,凉爽宜人。前言让我知晓其来龙去脉:618 电台为原山东省广播局建设的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位于沂源县鲁村镇峨峪村北山中。1966 年 1月山东省计委批准财政拨款,1966年6月,坑道第一期工程开工,1969年8月竣工。1972年进行第二期续建工程,1974 年初竣工。坑道总长 470米,面积2820平方米。中国人民解放军 6175 部队和6082部队施工,山东省军区某部担任警卫。1969年批准建台,1972年6月试播,1974 年 7月正式播音。618电台台址转播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节目,频率 918KHZ,覆盖淄博、临沂、潍坊、泰安等 13 个市县。我还了解了618电台建立的时代背景、选址及施工情况;了解了六一八战备电台简介;看到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展厅:历史的丰碑 无言的纪念;看到了电视机展览室简介。“筚路蓝缕 砥砺前行”展台中,我看到了如下新闻:1976年,泰山转播台使全省观众第一次看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彼时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山东的人民能看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大家都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一一参观。坑道分上下两层。坑道两边石墙上有六、七十年代各种各样的分门别类的照片、图片宣传。每到一展室都要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或“表演”一番,过过瘾。在台长室,我穿上军衣,拿起电话,下达命令;在广播室,坐在桌前,对着话筒,开始广播;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义愤填膺,义正辞严播报:每日“战时新闻”;在会议室,我又成了记者,抓拍、编辑新闻……一间间的展室,一间间的故事;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洗礼。
。

在展室我还知晓了电台在战争中的广泛用途。如: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其作用无处不在。众所周知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用无限电台进行斗争,最后完成了任务,他向延安发出了最后的告别信号:“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烈士虽然牺牲了,但电波是永远不消逝的,其精神永存。《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拿着报话机斩钉截铁地大声呐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然后手握爆破筒纵身一跃,冲向敌人,与敌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可以说战争离不开电台。记得小学时,我读小说《海岛女民兵》,里面有个叫“黑风”的特务,就是利用假腿装发报机,晚上发报给台湾的敌人,妄图反攻大陆。结果,我英勇的边防军民将计就计,揪出了暗藏的特务,打垮了来犯之敌,彻底粉碎了敌人侵扰海岛的罪恶阴谋,保卫了祖国的海疆。那食指按下的一声声电波,传向远方,传向希望,传向胜利,传向未来……

走进618,探寻618,我们会感慨:原来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当历史需要保密时就要缄口。因秘密的背后就是国家的利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幸福隐姓埋名、默默奉献、英勇牺牲。他们是各时代最可爱的人!618战备台的老一代建设者用热血和青春创造了40年前的历史,今天的广电人正在用自己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创造着新的历史。
栉风沐雨七十载,
继往开来书风采。
红色电波传万代,
绿色休闲敬缅怀。
作者简介:孙玉芬,生于1962年。1985年毕业于淄博师专中文系(后曲师大),于山东辛店电厂工作32年。其中从教21载,期间写过教学论文和豆腐块。后在电厂其他部门工作。退休5年后,重操旧业。2022年6月起在 《文学博山》发表《拾麦穗》等散文,2022年7月在《淄博民俗与文学》微刊发表《朝花夕拾》等多篇。发表的作品散见于《都市头条》《齐鲁壹点》《淄川工作》《康寿之友》等报刊,计发表作品60余篇。余暇喜看书、写作、朗读、摄影等,自娱自乐。像蝴蝶般生活,蚂蚁般劳作。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