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王芃老师
作者:邓银海
在楼观台道文化研究的征程中,我有幸结识王芃老师。他既是我学术路上的引路人,也是生活里的知心好友,与他相识、交往、合作的点滴,构成了我生命中绚丽的篇章。
最初的缘分,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王芃老师被县政府调任楼观台管委会理论研究室主任。而我们两家的女儿,她们又是小学同学,常一起过生日、聚会,两家人也因此熟悉起来。那时,身为道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的我,对王芃老师早有耳闻。他出身文化世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他对道文化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中展露无遗。每次向他请教道文化问题,他都态度和蔼、耐心讲解,让我对这位前辈充满了敬仰。
随着交往加深,王芃老师的魅力愈发彰显。他在诸多领域成就斐然,却品性谦逊,毫无架子。每次见面都热情询问我的研究进展,分享新思考。他的话语如钥匙,为我开启了知识之门。
王芃老师是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和诗人。他爱好广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化成就。曾任《盩山厔水》杂志主编,《陕西宗教文化》杂志执行主编,现任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及诸多社会职务。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著述丰富,有《楼观台诗传》《春水呜咽如诉》《洞天福地西楼观》《楼观仙师传》《楼观棋王》《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史略钩沉》《关于中国诗歌的对话》《楼观台——太白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嵌名对联三百首》等著作出版,发表。每当新著作出版他都会作为资料为研究会送上收藏。2012年,西安市五单位联合在西安党校举办了“王芃先生从文三十周年庆祝会”到会各界人士300余人,大家共同祝贺,共襄盛举。
我们经常围绕楼观台道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展开讨论。作为研究会专家,王芃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令人赞叹,其研究成果和著作还获得了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任法融大师的高度赞赏。在《道德经》学术研讨会上,他撰写的报告,非常严谨,为了一个观点、论据,反复查阅资料推敲。他还虚心接纳大家的意见,哪怕不成熟,也认真思考并给予积极反馈,在他的影响下,我学会了严谨治学。
生活中,他更是我的益友。面对困难挫折,他总会及时鼓励支持,用人生经验为我们排忧解难。常以楼观台老子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经久不衰为例鼓励我们,并教导我们要以平和之心面对困境,用老子智慧解决各种难题。
王芃老师的家世文脉同样令人钦佩。父亲王子云教授是我国早期留欧学生。中国新美术运动先行者,著名画家,雕塑家,考古专家。抗战期间曾任国民政府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团长,冒着枪林弹雨,率团在敦煌,西安,兰州,咸阳,西宁,洛阳等西北地区考古。为保护和研究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母亲何正璜是我国著名的文博专家学者。曾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得到国内外多位领导人的接见。在这样的家庭中,王芃老师自幼受文化熏陶,传承家族文化基因,坚守对文啊化的敬畏与热爱。
与王芃老师的友谊,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和探讨老子道文化,也曾分享生活中的快乐。这份友谊,无关名利,只关乎对文班化的热爱和对彼此的欣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继续与王芃老师携手共进,为楼观台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也让这份亦师亦友的情谊,在岁月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光华永久。
作者简介:邓银海:现任楼观台道文化研究会会长。道文化学者,书法家,龙道书法开创者,代表作《道德龙》。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