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认真做书的四川大学出版社
《永乐大典》的创新研究 破解国宝的川南密码
四川大学出版社
《永乐大典》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当之无愧的“国宝”。
《永乐大典·泸字》是明代初年官修《永乐大典》时依据宋代泸州地方志《江阳谱》《江阳续谱》编成的泸州地方志,也是现今川渝滇黔地区各市州所存最早的方志。
现在,赵永康教授所著《〈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要求“组织《永乐大典》、敦煌文献等重点古籍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2022年10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将“《永乐大典》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列为新时代古籍工作重大工程的第一位。
“国宝”级珍品
明朝初年,朝廷编修《永乐大典》时,其“六模”韵《泸字》即为辑录宋代《江阳谱》《江阳续谱》内容而编成,保存了大量宋代泸州的地方史料,编为第2217—2229卷,共13卷。
《永乐大典》在流传中迭遭浩劫,清末八国联军劫后,《永乐大典·泸字》仅存2217、2218两卷,3.7万余字。内容包括“图、建置沿革、分野、至到、城池、坊巷街道、乡都、风俗形胜(并记宋代泸南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大规模战争)、户口、田粮、土产、山川、宫室”共13门。
这两卷曾由近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方志学家缪荃孙于内府抄出,题为《永乐泸州志》或称《明泸州志》,原书现存国家图书馆。因文献价值、版本价值突出,当时便已成为全国方志中的珍品。
收录“世所罕见”的篇目
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傅增湘先生在题识中谈到:“全书分类赅简,叙述详明,辑取诸书,咸标举其名,可谓深知体要矣。卷中文字搜采尤博,如邓绾《泸南谯门记》,邓选扬《江安南门记》,泸州东园、西园、北园记,李焘、朱孝友《南定楼赋》,李寅仲《镇远楼记》,梁玠《泸江亭记》,皆世所未见……诸文,《成都文类》既失载,明杨慎纂《全蜀艺文志》,综览古今,收罗闳富,自诩一代雄编。今以志中所载检之,则咸在遗珠之列,知慎于此志固未尝寓目也。”
部分工作系学界首次开展
《〈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 由泸州地方历史文化名家、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赵永康教授主持,以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国图本为底本,与1962年排印本及1936年美学林排印本互校,师《三国志注》《水经注》及任乃强校补图注《华阳国志》之成法而创新之,科学规范点、校、注释,而以注补为主,并配插图,是学界首次开展此项工作,在传承保护国家珍贵古籍,促进《永乐大典》、方志学等领域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名家推荐
赵先生的《〈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对于乡土地名、城镇设施的考释特别精严。《江阳谱》把宋代泸州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名系统地保存了下来,这本就是川南黔北地方历史文化上的一大幸事。赵先生生长于川南,谙熟乡邦,通过长年大量的田野、社会调查,系统、准确地考证出宋代泸州及其周边地区乡土地名对应的现在地名,以及部分城镇设施的历史演变,实属难能可贵,也是地方文化史上的一件幸事。
其二,在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创新性地引入图像资料。这种以图证史的方法,在本书里得到了更多更好的运用,拓宽了整理历史文献的方法、途径,丰富了古籍文本的表现形式,使古籍焕发出勃勃生机。
——节选自《蓝勇先生序》
永康先生熟习古籍校勘,深谙地方文史,毅然承担起整理乡邦文献的重任。他沿用前贤校补图注之先例,不仅完成了对这两卷的校勘整理,而且利用地方知识,既校改原文讹误,更增补了大量重要的信息,举凡涉及地名,都尽可能明确其现今的地理方位。这也为考证文献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帮助。
同样,对泸州城区新旧地名的对勘研究,外人更难以措手,非乡耆如赵先生对泸州城区街巷地理烂熟于胸者,不能及此。
——节选自《包伟民先生序》
本书在历史文献整理领域的最大特色在于“校补”及“图注”。所谓“校补”,就是历史文献学所谓的“校勘”和“补注”。《永乐大典》“模韵泸字”作为记录泸州的重要典籍,由于历史条件制约,不无错漏,永康先生对于原书的脱漏和错字,有的根据历史典籍予以校正、补足。这种“校补”方法的科学运用,是为本书的重大特色之一。
《〈永乐大典·泸字〉校补图注》的另一大特色是“考证”。永康教授以王国维先生“二重证据法”与徐中舒先生“多重证据法”为圭臬,通过田野、社会、文物调查,结合历史文献,对于川南黔北历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勉力考证。
——节选自《王川先生序》
作者简介
赵永康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南史地。出版《古蔺史》《人文三泸》《川江地理略》《边州闻见录校补图注》《泸州地方史论稿》《杨升庵与泸州》等著作十余部,发表《探索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遗踪》《清代早期川粮储备及其历史意义》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2025年06月26日 16:12 四川
(原载《认真做书的四川大学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