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地位
泰州铜钟可是大有来头,最出名的要数五代铜钟。它和丹阳的唐代大钟、淮安的金代铜钟、南京的明代铜钟并称为“江苏四大名钟”。
二、保存历程
据记载,这口铜钟最早放在钟楼巷的钟楼里,明朝那时候就挂着了。后来先搬到泰山公园的烈士陵园管理处天井里,现在供在光孝寺。1982年就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这可是咱泰州唯一一件单独评上省级文保的器物。
三、造型工艺
这口青铜大钟浑身青绿透亮,造型特别讲究。花纹刻得规规矩矩,整整齐齐排布,看着又古朴又大气。最妙的是钟顶上背靠背蹲着两条龙,角分叉、舌头卷着,身上带着鳞片纹路。这对龙钮高47厘米、宽66厘米,龙爪子还露着铁芯子,可能是为了撑住钟的重量。这龙钮的样式叫“蒲牢”,传说是龙王第五个儿子。
四、传说故事
老话说“龙生九子”,蒲牢就爱叫唤。有一年两兄弟在泰州城上空打架,一个掉进庙里,一个栽进护城河。庙里的钟被和尚凿了个眼儿,永远留在庙里。河里那口倒成了稀奇物件,划船时竹篙能碰响它。后来有人想捞这钟,得道高人指点要凑够十个兄弟才抬得动。
五、捞钟奇闻
城外老翁刚好生了九个儿子带个闺女。等闺女找好女婿那年夏天,兄弟连襟十个人结伴去捞钟。六月六这天,水浅好办事。十个小伙吃饱喝足,下河摸着钟使劲。眼看钟要出水,大哥突然喊:“妹夫用力”。这一嗓子喊坏了,钟突然重得抬不动,“咚”地又沉下去了。后来老百姓编顺口溜:“十个兄弟去抬钟,喊声姐夫不能松……要是当亲兄弟待,保准钟出水庆成功。”
[注]现在的光孝寺铜钟实测总高2.04米,重3000斤,钟声能传二十里。钟身上还刻着“泰州军资库打造”等五十多字,是研究五代历史的重要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