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润湖湘
作者:曹干云
左公壮志硬脊梁
天山血泪朔风凉
近代中华史半部
湖湘最爱霸中强
2025.6.25于返成都高铁
中稀凉山工业园区
作者:曹干云
勤耕探密为国忙
顶天立地在山旁
战略需求惟奉献
繁华寂寞论情长
2025.6.26于成都
也谈正气悠悠
作者:曹干云
书陪剑动共凛然
惟养浩气向艰难
勿忘家国同进退
取舍重在唱凯还
2025.6.26于成都
也说咏荷
作者:曹干云
临塘伴翠问香远
盘承落泪任风卷
外硬中通直上下
长堤共路论深㳀
读任兄咏荷并唱和。余与任兄共饮湘江水同为长沙客,然任兄出少林承心武,上马沙场斩日寇,下马留洋三博士,波澜壮阔的一生难望项背。虎老雄风在,睿智胜当年!
2025.6.26于成都
致敬中稀凉山国宝守护人
作者:曹干云
潸然泪下敬湖湘
群星灿烂夜未央
踏边青山国重任
舍小为大梦甜香
2025.6.26于成都
曹干云先生近期创作的这组诗歌展现了湖湘精神与家国情怀的交融,所有诗作均标注精确到小时的创作时间与地点(成都),与《湖湘研学记》中"逐水而行"的考察方式形成地理意义上的呼应。组诗末尾的说明性文字,延续了李鸿章《入都》"记取秋风拭泪痕"的题注传统。
一、历史英雄的当代书写:《楚润湖湘》以左宗棠为意象,"天山血泪朔风凉"暗合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壮举,"硬脊梁"则呼应其"帕首靴刀"的武将形象与"万里寒鸦相国祠"的历史评价。"近代中华史半部"的表述,与左宗棠病榻遗言所体现的晚清军政斗争历史深度相契合。
二、工业建设的诗意表达:《中稀凉山工业园区》与《致敬中稀凉山国宝守护人》形成互文,"勤耕探密为国忙"与"舍小为大梦亦甜"共同构建出战略科研工作者的精神画像。"繁华寂寞论情长"的辩证思考,延续了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实践哲学。
三、文武之道的现代诠释(《也谈正气悠悠》)"书陪剑动"突破传统"书剑飘零"的悲情模式,以"共凛然"赋予文武兼备的刚健气质。末句"取舍重在唱凯还"化用《孙子兵法》"全胜"思想,将军事智慧升华为人生哲学。"浩气"一词承接文天祥《正气歌》,而"向艰难"的主动姿态更具现代进取意识,"同进退"与"唱凯还"形成战阵术语的诗化运用,呼应左宗棠"新栽杨柳三千里"的治军文采。
四、咏物传统的突破创新(《也说咏荷》)植物人格的双重构建:"外硬中通"既写荷茎物理特性,又暗喻曾国藩"挺经"精神。“盘承落泪"以铜盘喻荷叶,将"露似真珠"的古典意象转化为承载历史泪水的现代容器。
五、《致敬中稀凉山国宝守护人》时空意象的并置艺术:"夜未央"与"青山"构成《诗经·小雅》与当代三线建设的时空对话,"梦亦甜香"反用黄遵宪"杜鹃再拜忧天泪",赋予奉献精神以幸福感。
曹干云先生的这组作品在保持历史厚重感的同时,成功实现了三个突破:将工业叙事纳入传统诗词表现范畴、用科技工作者形象刷新士大夫形象、以现代语法重构古典意象,标志着当代旧体诗创作的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