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流年诗伴行
——听雨斋诗社

梆子声扬情冷暖
(名家有约~高文俊专辑63)
《金玉奴》《白罗衫》观后感
听雨斋诗社【2620期】
七律 河北梆子《金玉奴》观后
文/高文俊
《金玉奴》取材于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之《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多个剧种都有演出,京剧叫《豆汁记》,故事讲述的是:一天大雪,无家可归的穷秀才莫稽倒卧在丐头金松门前,金松女儿金玉奴见他可怜,唤他进门,温豆汁给他喝,由于同情莫稽的遭遇,玉奴由怜生爱,金松也认为女儿有所托欣然成就了他们的婚事。婚后,金玉奴操针陪伴莫稽读书,时值朝廷开科取士,玉奴促他应试,金松亦随同前往,沿途叫化,始得到京。莫稽得中,授任江南德化县知县,竟忘其所以,嫌玉奴出身微贱,乃冷眼相加,赴任途中,人面兽心的莫稽竟将玉奴推落江心,并赶走金松,一个人赴任。玉奴被莫稽上司江西巡按林润所救,认为义女,林又派人找来金松使其父女相聚,林润复促使其夫妇和好,玉奴假意应允,花烛之时当众痛数莫稽之罪,命丫环重责,并坚拒与其重温旧梦,林润打本进京参掉莫稽的前程。金玉奴陪父亲返回故里。2025年6月25日,笔者在房山文化馆观看了由北京河北梆子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康佳乐(饰演金玉奴)董志伟(饰演莫稽)主演的《金玉奴》,看后,随即赋诗一首,以鞭笞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

梆子声扬意未休,金玉奴事泪盈眸。
豆汁暖得寒儒命,棒喝惊醒薄幸头。
雪夜恩深成梦幻,江心恨长绕孤舟。
人间多少负心汉,应悔当时利禄谋。
解析
首联:“梆子声扬意未休,金玉奴事泪盈眸”,开篇点明观看的是河北梆子《金玉奴》这一剧目,“声扬”体现出河北梆子表演时的热闹与激昂,“意未休”则表示演出结束后,内心的感慨仍在持续。“泪盈眸”直接抒发了观剧过程中,因剧情而感动落泪的情感,让读者能迅速感受到这场演出强大的感染力。
颔联:“豆汁暖得寒儒命,棒喝惊醒薄幸头”,此联紧扣剧情关键情节。上句“豆汁暖得寒儒命”描绘了金玉奴在雪夜用豆汁救助落魄书生莫稽的场景,一碗豆汁不仅温暖了莫稽的身体,更开启了两人的缘分,为后续故事埋下伏笔。下句“棒喝惊醒薄幸头”则对应剧中高潮部分,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莫稽的情节,这一“棒喝”不仅是对莫稽的惩罚,更是对他薄情寡义行为的强烈谴责,也惊醒了那些在利益面前迷失本心之人。
颈联:“雪夜恩深成梦幻,江心恨长绕孤舟”,进一步深化剧情与情感。上句“雪夜恩深成梦幻”,曾经雪夜的恩情在莫稽得势后化为泡影,如同梦幻一般消散,形成强烈的对比,凸显出人性的复杂与现实的残酷。下句“江心恨长绕孤舟”,金玉奴被莫稽推入江心,江心的孤舟承载着她无尽的仇恨与哀伤,“恨长”二字将这种痛苦的情感无限延长,让观众感同身受。
尾联:“人间多少负心汉,应悔当时利禄谋”,尾联将剧情升华到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人间多少负心汉”直接批判了现实中像莫稽一样忘恩负义之人,他们的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也违背了道德伦理。“应悔当时利禄谋”则是对这些人的警示,告诫他们不要为了功名利禄而迷失自我,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同时也引发观众对人性、道德和价值观的深入思考。
2025年6月25日于房山梦想剧场
七律 河北梆子《白罗衫》观后
文/高文俊
河北梆子《白罗衫》取材于明代传奇小说《警世通言》中《苏知县罗衫再合》,是一部古装传统大戏,多个剧种都有演出,故事讲述的是:新科进士苏云携家眷赴兰溪上任,临行时苏母赠白罗衫带在身边。夫妻二人行至钱塘江误上贼船。水贼徐能见苏娘子容貌俊美遂起不良之心,将苏云害死欲霸苏娘子。徐能家人姚达用计将苏娘子放走,苏娘子逃至江边芦苇丛中产下一子,托付姚达,用撕下的半块罗衫包裹婴儿,便于以后相认。徐能趁势将其抢回家中,命姚达夫妇抚养。十八年后,婴儿长大成人起名徐继祖。大比之年继祖赶考得中头名状元,奉命巡视江南。苏娘子察院告状。深夜,姚达对继祖叙说十八年前苏门被害往事,继祖为父伸冤。通过半片罗衫认祖归宗,合家团聚。2025年6月25日,笔者在房山梦想剧场观看了由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名家张四刚杨秀琴郭砚夫三位国家一级演员和马云安喜乐刘朝云三位国家二级演员演出的传奇大戏《白罗衫》,对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荡气回肠的梆子声腔,扣人心弦的表演艺术,使笔者久久不能忘怀,为此特赋诗一首,以记其事。

梆韵铿锵绕画梁,罗衫旧梦诉沧桑。
苏门血泪惊心魄,徐府恩仇动肺肠。
夜审惊魂情难抑,昼思往事意彷徨。
戏终人散余音在,犹叹人间善恶彰。

解析:首联点明河北梆子独特的唱腔在剧场中回荡,如同绕梁之音,而《白罗衫》所演绎的旧梦故事,充满了沧桑之感。颔联具体描述剧情,苏门遭遇的血泪之事令人心惊,徐府中的恩怨情仇也牵动着观众的情感。颈联聚焦“夜审”这一关键情节,姚达在夜审时内心的惊恐与挣扎,以及白天回忆往事时的彷徨,都被演员精彩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感同身受。尾联则表达演出结束后,余音仍在耳边回响,同时也引发观众对人间善恶的思考。
2025年6月25日于房山梦想剧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