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人生 展现风采
——读《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有感
铁十三师钟佩君

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6月6日在湖北十堰出版发行。该书汇集了近百位作者的优秀作品;展示了100位铁道兵、学兵战友的独特风采,他们似盛开在祖国大地的灿烂花朵,耀眼夺目;凝聚了编委和编辑的辛勤汗水。它的公开发行,必将再次引起广大铁道兵战友、学兵以及铁后代和全国各地读者的广泛关注! 也是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的再次体现。
由于本人集该书的作者、编委和编辑于一身,所以对该书情有独钟,爱不释手,读起来特别认真投入。轻启书页,墨香扑鼻,眼睛在字里行间不断扫描,思想在时空中不停穿越。读完本书,让我更加全面立体地领略了英雄铁道兵以及学兵的英姿风采。


一百位人物一百个榜样! 一百位人物一百面旗帜! 在《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里,我看到了19位在军旅生涯的峥嵘岁月里功勋卓著的老首长、老前辈,令人敬仰;我看到了18位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大显身手,勇立潮头的弄潮儿,令人瞩目;我看到了15位战友脱下军装、离开军营、步入社会,在各领域踔厉奋发、再创辉煌,令人敬佩,可歌可泣;我看到了27位在科教文卫系统各领风骚的战友,故事感人,令人赞叹;我看到了文学艺术领域,也有21位我们的战友争奇斗艳,风采照人。

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开卷第一篇主人公是原铁二师首任师长刘震寰,1912年出生在河北沧县一个回民家庭,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6月根据中共津南特委指示,创建红军津浦铁路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刘震寰于1938年创建抗日武装,任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沧县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二大队指导员、八路军津南支队第六大队大队长。1940年8月创建冀鲁边军区回民大队,次年升级为冀鲁边军区回民支队(1943年改称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并兼任青城县、新青县和黄骅县县长。抗战胜利后,刘震寰率部挺进东北,在平泉阻击战和攻打长春飞机场的战斗中,创造了优良战绩。
1948年,回民支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二支队,再后来改编为铁道兵团二师,作为支队长、师长的刘震寰率部参加解放战争,在辽沈战役中他率部奋力抢修吉林松花江大桥,并向长春挺进,有力支援了解放长春的战役。1949年,他率部入关抢修津浦铁路,使野战军得以迅速运送过江。其后南下抢修粤汉铁路为追歼国民党,保障战斗军需物资的供应,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1年4月,刘震寰在安东率铁二师誓师入朝作战:“不打败美帝决不收兵。”8月份,美军开始了“绞杀战”,即以大量航空兵对我铁路干线和交通运输枢纽实施狂轰滥炸进行绞杀,妄图切断我铁路运输,切断前线粮食和弹药的供应。然而铁二师不愧是“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刘震寰亲自坐镇一线指挥,部队硬是挺住了美军的狂轰滥炸,在高炮部队的配合下奋力拼搏,被封锁中断了46天的317公里地段,于12月下旬修复通车,“绞杀战”也在次年6月宣告结束。
1955年,刘震寰率铁二师全体回族干部战士集体转业到大西北工作,不久就奉命担任了甘肃省固原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刘震寰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任后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引导教育宗教界上层人士,恢复生产改善民生。刘震寰任期内为固原地区的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7年11月初,为了筹备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中央批准成立了包括刘震寰在内的11位同志为委员的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作委员会,并兼任工委秘书长职务,直接参与了自治区的筹备和建立工作。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后,刘震寰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兼民政厅厅长、统战部部长兼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这一时期,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为自治区的民生、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1962年,他先后参加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纪要》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纪要》精神,从而使党的统战工作和民族宗教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老师长刘震寰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投身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善战,指挥有方,跃马横戈,威震敌胆,是冀鲁边区不可多得的优秀军事指挥员。在抗美援朝中,为志愿军的战斗需要,为保障我军事物资的运输,他立下了汗马功劳。转业至宁夏地方工作后,又为建立贺兰山下久负盛名的塞上江南做出了贡献。
老首长刘震寰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英雄业绩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的感人故事将激励无数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

典型模范,值得学习。我最熟悉的风采人物乐大和,1965年当兵第一年即随部队参加援越抗美,接受战火和生死的严峻考验。1967年4月7、9、11日三天,美机出动多批次、多架次空袭乐大和所在连队的施工现场。特别是在一次轰炸中,共有6颗重磅炸弹在施工现场爆炸,形成6个大弹坑。连队驻地附近,有一颗未爆的定时弹,还有许多菠萝弹、钢珠弹、火箭弹……由于炸弹威力大杀伤力强,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和影响工程施工。险情十万火急,连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排弹战斗。作为由党员骨干的乐大和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地接受了这一危险而又光荣的战斗任务。排弹过程中,乐大和沉着冷静,胆大心细,一丝不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拼死一搏,乐大和终于拆除了炸弹的引爆装置,掏空了弹壳内的炸药,彻底排除了险情,全连战友欢呼雀跃,为之称赞! 一时间乐大和成了排弹英雄,传遍整个援越抗美部队。为了表彰他的勇敢精神和突出战绩,部队给他荣记三等功一次。
部队回国后,根据乐大和的一贯表现,作为优秀士兵提升为青年干部,不久又调团后勤处物资股任助理员。计划经济时代,部队承担的都是国家大型重点工程,水泥、钢材、木材等物资供应基本有保障。但辅材是靠物资部门自行采购,没有正常的供应渠道,供需不足也会影响工程进度。乐大和想方设法,多方联系,落实货源,满足工程需要。部队根据他的工作能力,由助理员提升为营职股长。
1981年乐大和从部队转业到安徽省芜湖市物资系统工作,仍干老本行。但地方物资系统是经营单位,对于他来说是新的挑战。乐大和改变经营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转变机制,开展经营承包责任制,采取效益与个人收入挂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短短几年时间,企业逐步壮大,上缴利税居全省同行业之首,被誉为省、市建材物资系统的开拓创新领军人物。多次评为芜湖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并当上了芜湖市劳动模范。1990年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成为我们铁道兵战友的一面旗帜! 乐大和用他的实际行动、多彩的人生,诠释了军人无处不闪光。
通读《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再次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一部优秀作品的震撼力、感染力。书中的100位主人公,他们不愧为真正的风采人物,真正的时代骄子,真正的当代英雄,值得人们赞美,欣赏,学习! 更为重要的是要以他们为榜样,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富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槛外人 2025-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