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科
时间,总会把一个努力的人,送到她该在的位置上!
终于收到邮政送来的EMS邮件,望着女儿这份沉甸甸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思绪不禁回到以前……
大学期间,女儿将考研目标锁定了位于沈阳市的这所双一流985高校。她高中就读于县城一所重点中学,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前茅,被老师寄予厚望,但因为高考发挥失常以及志愿填报时的一些失误,最终以较高分数滑档至一所二本院校,较大的心理落差,也曾让她情绪失落,但经过短暂的消沉后,还是以昂扬的姿态踏上了求学征程。大学里,她凭着出色的表现,被推选为班级干部,不仅积极参加和组织院系的各种社团活动、协助辅导员处理繁复的事务工作,且不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学期间,便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拿下N1日语最高等级证,还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班干部的工作经历,虽然极大地锻炼了她的协调组织能力,但毕竟精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备考,导致一战失利。
疫情期间,她在家全职备考二战,,卸载了手机里所有的娱乐APP,不思梳妆,减少社交,一头扎进题海,从此学习笔记在卧室的书桌上逐渐堆成小山,午夜时分的门缝里,时常闪亮着台灯的暖红色亮光,她全心投入,志在必得。
12月份的研考如期而至,可谁知严防死守一年的新冠病毒,却在最关键时刻不请自来,它以近40摄氏度的高涨热情,硬是陪着闺女走进了考场,即便满脸通红、神情恍惚,她还是坚持完成了最后一场作答。遗憾的是,考试的结果,未能成为这一年来辛苦付出的奖品,最终二战失利……
“爸,成绩出来了,392分,专业排名第6”,电话的那一头,她云淡风轻的告知了她第三次研招考试的初试成绩。
二战依然失利的结果,某种程度上是拜病毒所赐,但我不由内心思量,是否标定太高。她虽然勤奋自律,有目标有追求,但女儿并不算天赋型选手,她妈妈心疼备考的艰辛,曾劝她降低目标,换个211学校报考,可她初心不改,始终坚持。
也许梦想可御岁月风沙,这接连的挫折,并没能让她退缩,且还应聘机构外派到某市一所高中任日语老师,边工作边备考。日落月升、寒来暑往。一年之后,又顺利完成了第三次研究生全国统考。
3个多月漫长的等待后,一大早,便接到女儿的这一通电话,她平静的告诉我们,初试392分,排位第6,专业计划招录7名,顺利进入复试。虽然她云淡风轻,可我内心却波涛汹涌。清晨,窗外略显阴沉的天空,透过云层,我仿佛看到了那轮喷薄欲出的红日。
我深知,还远不到庆祝的时候,差额复试,9人入围,最终录取7人,注定有2人将被淘汰,大家成绩就像是连号的纸币,分差很小,甚至有两人分数相同,复试结果,存在很大变数,所以竞争只会更加激烈,稍有不慎便会功败垂成,一年的辛苦努力又会付诸东流。
遥远的另一座城市里,也不知道女儿在工作之余,经历了怎样艰辛的复试准备。将近一个月的等待后,复试通知终是姗姗而来,遂独自一人,飞去陌生的城市完成了最后的决战。
等待结果的日子,煎熬难耐。过往有太多后位逆袭、前位被涮的案例,女儿初试虽在有效排名之内,但复试时,面试环节给分的主观性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让等待结果的时日,更是度日如年。
因为一个人喜欢一座城,因为女儿的目标院校,我对这所高校便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闲暇时,总忍不住点开小红书中有关这所大学的一些帖子。复试结束第三天的午饭后,在一个帖子里看到了东大复试成绩已出的消息后,便迫不及待打开电脑,不由心率加快……
我极力控制着微微颤抖的手指,点开了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孩子这两年吃的苦,终是有了回报”,一同奔在电脑旁的妻子,急切的眼神,在专业055105排名栏第5位找到女儿名字时,一度哽咽着说。
半个多小时后,女儿回复了我的微信:爸,你发的截图看到了,刚才在备课,挺好的,比初试还前进了一名。文字是平静的,从中感受不到她太多的情绪波动,我知道,她内心一定坚韧无比。
在后来的一次聊天中,她曾说:不论是入党还是考研,其实每一步都不轻松,都走的那么用力。她说,但是我相信,时间总会把努力的人送到她该在的位置上。
数据洪流中,占总人口0·3%的双一流硕博群体里,又将添进一粒星光。在当下的大环境里,硕士研究生学历,仍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但那又何妨,比起高学历本身,我更珍视她眼里那一道始终未灭的光,那是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生命印记!
如今,她终于踏进了心目中的圣殿,开启逐梦之旅!
姑娘,前路漫漫,爸爸妈妈祝你,一路生花!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