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自洽的立场和情绪矛盾(3):当前三场冲突中的自相矛盾
----从中东伊以战争说起
全 兴
2025年6月24日,对于美伊以三方来说,围绕是战还是停,都难以自洽,让世界各国不知所措,更让国内的各大博主无所适从,他们都在千方百计地对各自的粉丝,做苦口婆心的解释,但总是难以自圆其说。
这些博主不时地感慨:你们给个准信,我好给粉丝解释,再这样翻来覆去,粉丝再骂全当都是骂你们的。
连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在被问及对当前伊以停火的看法时,傅聪表示:“我们希望这次停火能够维持住,并且能够被各方忠实遵守。这一次,不能再有欺骗了。”后来,傅大使与世界人民一样被骗都不只一次了。他们三方都不改自己的德行,我估计傅大使还会再被骗。
信美国特大人的,总是被欺骗,谁还敢相信?听小以老胡的,他总是在胡说,从哈以、黎以等国签订的协议,有哪一个不是被他先撕毁,谁还敢相信?你信老伊的,他总是在一次次被骗后再被揍,总是在左右摇摆、举棋不定、还有点自负自信中,让盟友寒心的同时食言,谁还敢相信?
打和谈,在所有的冲突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指望在战场上拿不到手的,别指望在谈判桌上拿到。一切都得靠实力说话。
回顾一下抗美援朝战争,一切都理解了,打中谈,谈中打,以打促谈,俄乌冲突如此,就连来时快去时即的印巴冲突也是如此,难道美伊以能会例外?
这三方当事人的一系列举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都想喘口气,都有内事不决需要搞定的情况,都想一鼓作气,都不想再二衰,三而竭。想停但还不能给人留下口实,起码都有个台阶,都得给个面子,故迷眼问花花不语,任尔东西南北风。虽然打了12天,西大舍身入局,却也是心有余而力足,恐泥潭而心怯,尽管看热闹的总嫌事小,但三方都想消停一会儿,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随后最有戏剧性的一幕又发生了,印巴冲突后,阿三宣讲胜利的一幕又在重演,美以伊都宣称自己胜利了,以伊还有庆祝胜利的活动。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众网友和无数的博文都懵逼:你们三家都是赢家,难道就我们都是输家。
在输赢这个问题上,正如俄乌冲突中,乌克兰赢不了,俄罗斯败不了一样,美伊、伊以冲突也是如此,伊朗赢不了,美以败不了 。
他们且打且谈,且赢且输,我们且看且评。
这三国演义的奇葩行为艺术,让圈外多少人或因立志,或因情绪陷入了难以自洽的自相矛盾中,不能自拔。
特立独行且奇葩的是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他旗帜鲜明地表态:“以色列正在拯救西方文明。”这位崇美爱犹的总统,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撞头痛哭的总统,也算报了当年指控伊朗参与的二次伤害犹太人的一箭之仇,总算对美国和以色列有了交待,又解了对伊朗的心头之恨。岂不快哉!
殊不知,这样的表态图一时之快,在英阿马岛主权之争的陈年旧帐中,如何让人支持你维护主权的主张。
你支持美国、以色列对伊朗的主权侵略,当英国对你的马岛主权再次侵犯时,又有谁会支持你?
情绪不能代表立场,否则会自我否定,自己啪啪打脸。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凡事皆有因果,大概如此,
与阿根廷支持以色列的立场截然不同的是,日本则是谴责以色列对伊朗的侵略,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不是日本胆肥了,也不是日本觉悟了,更不是日本站到历史和正确的一面,而是在立场、情绪和利益的天平上,他有自己的考量,考虑了自己的处境,好在没有陷入自相矛盾中,尽管有可能冒着让美以不爽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要知道,除了波斯湾能掐住自己的命门外,日本还有一个心结,自己也有许多核设施,拥核野心,路人皆知,而且还是受到过美国原子弹惩罚的国家,能不忌惮?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在百年变局之际,弄不好,老帐新帐一齐算,头上悬着《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两把利剑,那么多的核设施,还发生过泄露,没有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严格监督,稍有闪失,随时会遭遇伊朗的境况,对于美以,莫须有的借口,何患无辞?
在这点上,日本一点都不糊涂。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相对于阿根廷和日本的表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却保持着特别的战略定力。对于以色列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不仅如此,还振振有词地请求法国帮助修理哈马斯。
这位总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叫小不忍则乱大谋。什么叫躺赢。
以色列侵略加沙,他沉默;以色列斩首哈马斯,他沉默;以色列斩首真主党,他沉默;以色列打胡塞武装,他沉默;以色列打伊朗,他还是沉默,美国和以色列打伊朗,他更是沉默。
与阿巴斯一个德性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伊朗巴列维王朝国王长子,突然冒出来,希望在伊朗现政权垮台后,以圆复辟美梦,他对以色列侵略伊朗只字不提,他能不能回到伊朗且不说,就是他被扶上王位,能不能超过袁世凯的83天,仍是个未知数。这个被时代抛弃的傀儡,此时此刻,抛头露面,无疑于飞蛾扑火。
对于德国,其态度也让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是的,在二战历史清算方面,它们比日本到位,受到世界人民的谅解,特别是受到犹太人的肯定,但以色列在中东上的言行,特别是在加沙的暴行,让世界人民想起了希特勒,其中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慷慨陈词醍醐灌顶。
2025年6月19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再次以激烈的言辞炮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看看加沙吧,数万名无辜民众被杀害,幸存者不知未来在何处。 内塔尼亚胡的种族灭绝规模,已让他比希特勒还恶劣。 ”
这已是埃尔多安自2023年以来第12次公开将内塔尼亚胡与纳粹元首相提并论,从“和希特勒没区别”到“让人想念希特勒”,再到如今定性为“更坏”,火药味层层升级。
但德国却不这样看,不但在以伊冲突中是这样,在美伊冲突中更是如此。且看德国外长:很难说美国袭击伊朗是否违反国际法。
德新社报道称,德国外交部长瓦德普尔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想直接回答美国针对伊朗的军事打击是否符合国际法的问题。
部长表示,美国是否违反国际法这个问题不可能明确回答,但为了防止核武器落入伊朗手中,美国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约翰·瓦德普尔外长还指责伊朗跨越“红线”。
瓦德弗尔昨天表示,以色列可以确信,德国将始终坚定守护其安全和生存,“这是我们的国家立场”。
德国在伊以冲突中,坚定地支持以色列,在美以冲突中闪烁其辞,不像俄乌冲突那样旗帜鲜明地反对俄罗斯的侵略,至于他们的自相矛盾,另文再说,单就美以和以伊冲突而言,德国到底是清算了希特勒,还是没有清算希特勒?它们是更情希特勒,还是更爱希特勒?
这又一次回到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的立志和情绪话题上,同时又面临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义拷问。
历史上,德国通过对自己的二战罪行进行彻底清算,站在了正确的一边;今天,日本在没有对自己的二战罪行进行彻底清算,出于对核的敬畏,没被情绪绑架,站到了正确的一边;未来,这两个国家将何去何从,实际上人们更为关注。
人们不会忘记,这两个二战的罪魁祸首,今天,一旦霸权跌落,法西斯和军国主义会不会死灰复燃,重蹈覆辙,不得不防。
不容置疑,谁想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必然会付出血的代价,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那是用几千万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