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秩老兵的军旗记忆》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一、启程章
记得那年沂蒙山的晨雾裹着霜
入伍通知书焐热补丁衣裳
老班长铁掌压住我颤抖的肩膀
"当兵的人心里要装着月亮——
枪口才不会对故乡说谎"
二、淬炼篇
天津冻土裂开龟背纹
月光在铁锹刃上结霜
背包绳勒进十九岁的脊椎
血泡磨破又凝成钢
那是岁月最早的勋章
三、涅槃录
七六年唐山在瓦砾下呼吸
十指抠进砖缝攥紧星光
当承重梁砸向暮色
迷彩服浸透大地的血浆
钢盔下忽然泛起泪光
掌纹里托起新生啼哭
正穿过断墙与朝阳对唱
四、铸山纪
云贵断崖刻满岁月的痕迹
钢钎凿穿时光的喉结
吊索勒进云的心脏
钻探机吐出的岩芯
怀抱地火的温度
与我们的青春热血——
一同浇筑共和国脊梁
五、稼穑书
枪油混进麦芒
扁担挑起晨光
当掌心皱纹里爬满瓜秧
退伍证折痕深处
刺刀正与禾苗换岗
六、归刃集
槐花落在旧军装
白发依然挺直如枪
领章已褪色成星河
五星在孙儿课本里闪亮
当国歌响起时——
口令仍在血脉奔淌
终章·谷场回旋曲
军用水壶还保持着冲锋姿态
在橱窗里封存时光
晒谷场翻动泛黄的相册
五十年前的星火
正映在新农机的齿轮上——
把整个村庄照亮
2025年8·1建军节之际匆匆草于兰陵故里
七律·夏日闲吟三叠兼寄洛阳发立战友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读书之乐
芸编常展墨痕长,欹枕浑忘近夕阳。
浮世浮名随雁散,闲心闲趣共鹤翔。
一瓯清茗消永昼,半榻凉蟾入锦囊。
欲借天风濡彩笔,沧波千顷载诗航。
其二·自然之趣
何须瑶圃觅诗乡,自有银潢泻草堂。
晨启轩窗收曙色,夜临砚海掬蟾光。
凝珠露叶摇清韵,溅玉岩泉和宫商。
但守灵台春意足,任他沧海变玄黄。
其三·友道之珍
风雅虚名愧未当,强攀李杜益堪伤。
霜毫难写凌霄句,蓬牖常惭短铗藏。
幸有故人同气谊,且从经卷阅炎凉。
若教何处安诗骨,半缕茶烟佐酒香。
七言排律·铁血键盘吟——一位老兵的军旅回望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杖国犹存剑气扬,键盘轻叩忆戎装。
十年雪岭磨霜刃,八面风雷淬铁枪。
沙帐点兵传虎令,冰河饮马筑铜墙。
晨星暗数沙盘阵,朔月长窥哨位霜。
肝胆凝成边塞玉,襟怀铸就界碑钢。
解鞍犹系天山柝,归里仍闻渤海浪。
键阵纷飞军旅梦,诗行漫卷战歌长。
又逢八一思战友,梦绕旌旗溯旧章。
欲揽星河当盏饮,隔屏共醉话沧桑。
鹧鸪天·戍涯三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一叠·淬刃篇
血色旌旗蔽莽苍,精钢百炼刃生芒。
挑戈碎却关山月,覆甲融消瀚海霜。
掣剑气,裂云章,雕鞍犹记少年郎。
西风残照旌旗卷,醉引星河淬剑光。
二叠·砺锋篇
龙脊蜿蜒接大荒,星罗阵列射天狼。
角声裂帛惊鸿杳,锋镝穿云万壑苍。
磨刃锷,饮玄霜,边关铁甲映斜阳。
辕门忽起昆吾啸,欲碾冰峰淬剑铓。
三叠·铭镝篇
铁马冰河夜未央,弦鸣犹带少年狂。
箭镞积雪凝寒魄,鼙鼓摧城震八荒。
烽烟浓,战旗张,黄沙如浪卷地狂。
长倾北斗酹霜刃,射透胡尘见晷光。
沁园春·战友情深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浴火边关,叠嶂熔炉,血染志遒。忆青衿初束,同磨铁臂;黄沙怒卷,共淬吴钩。弹雨争锋,靶星竞首,生死同披共护周。真肝胆,纵熔将作铁,犹铸山丘。
旌旗漫卷春秋,更号破重云志未休。记驼铃碎雪,界碑移影;寒衾抱暖,病榻分忧。负重攀崖,冲锋陷垒,弹片封存生死俦。斜阳外,正旗吞大漠,梦亘星流。
√
七律·军魂吟(三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解却征衣志未休,脊梁如铁立神州。
胸中气撼天山雪,眉上霜明禹甸秋。
敢许凡躯成砥柱,何妨铆钉固金瓯。
他年若验军人骨,犹作昆吾剑魄遒。
其二
忆昔戎衣化铁裳,银河淬刃试锋芒。
枪尖挑碎昆仑月,界石磨成社稷璋。
解甲犹挥沧海笔,耕烟尚带薤露香。
襟怀别有春阳在,不向青冥借寸光。
其三
魂凝龙甲气吞虹,淬火边关百炼锋。
大漠孤烟铭剑气,长街市井隐刀弓。
藏山每作雷霆响,济世长存霹雳躬。
砥柱中流谁比并?补天遗石寄深衷。
永不褪色的勋章
——迎八·一致退伍老战友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当最后的军号声在营房回荡,
我们把青春叠进褪色的行囊。
从"一二一"的脚步声里出发,
到"敬礼"的姿势雕刻为永恒——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退役军人。
军礼定格成最后的方向。
犹忆钢枪在肩,星辰在头顶摇晃,
界碑上的霜花记得我们的目光。
"誓死不退"的誓言,
在猫耳洞里,在雪山上,
被风沙磨砺成钢铁的倔强。
——守卫忠诚,
就是把祖国刻进胸膛。
摘下帽徽领章那天夕阳特别长,
行李箱里躺着未拆封的勋章。
老班长说:"脱军装别脱担当",
于是我们带着硝烟淬炼的信仰,
在工地、在讲台、在田野上,
重新丈量大地的宽广。
——不忘初心,
是让军魂在平凡里闪亮。
村口的老槐树又多了几圈年轮,
我们扛着农机具走过田埂。
当年训练场上的汗水,
如今浇灌出金黄的麦浪;
抢险救灾的冲锋舟里,
依然跃动着熟悉的胆量。
——奉献社会,
是把战旗插在家乡的土壤。
看!那列开往春天的列车,
载着退伍证和崭新的行囊。
虽然迷彩换成了工装,
但眼神依然像当年一样:
"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
在每一个加班的深夜里回响。
——意气昂扬,
因为热血从未冷却,依然滚烫!
八一军旗猎猎作响,
我们站成不同的坐标远方。
如果有人问:
什么是永远的荣光?
请摸摸这颗跳动的兵心——
它曾在边关守过月亮,
也在人间种过太阳。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
曾经军旅,把生命铸成城墙;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退役军人,永远在冲锋的路上!
七律·故园三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尘衣未解岁华违,独立残阳数晚晖。
藓迹侵阶掩石臼,新雏认字啄荆扉。
忽惊深巷传乳唤,恐有清霜上冻梅。
唯存蓬墙倚杖处,苔文尚辨嫁时衣。
其二
驳墙筛月影横斜,柿落空庭曳霜纱。
阶雪尚藏深窖眼,巷花开到故人家。
炊云聚散因风薄,行客去来逐浪沙。
时闻童谣穿暮色,十年春韭已著花。
其三
晓汲寒漪星斗沉,残碑蚀处龙鳞深。
红绸褪作旌幡色,绿牖犹荡古弦音。
邻女簪梅成鹤发,戍灯融雾尚余温。
鹧鸪声断千山白,露湿荒亭屐印沉。
七律·根魂三咏——题丁老师虬根笔架
文/李思義(山东兰陵)
小序:近日,临沂籍知名书法家丁元国先生加余微信,示以精琢金银花根雕笔架图,嘱题诗。辞不获已,勉力成三律以应之。
其一
曾卧蒙山虬骨奇,乍逢匠眼幻琼枝。
錾痕尚带岩霜色,木理长存涧壑姿。
敛锐能承湖海墨,凌虚堪纳汉秦辞。
忽惊文阁层峦起,翠霭凝成笔阵诗。
其二
寻幽沂水觅芳时,偶遇虬根认故知。
万壑雷纹蟠气脉,三春匠手醒龙姿。
凿成月影临书案,立作星槎渡砚池。
荣悴由来天意巧,枯禅深处见灵机。
其三
蒙山金蕊漫春蹊,未若丁门造化稀。
截取千年霜骨劲,重焕九畹墨华滋。
巧融商鼎铭纹古,暗蓄唐风岳色奇。
最是文心惊妙手,案头腐朽化虹霓。
注:丁元国先生简介
丁元国,知名书法家/作家/诗人/根雕艺术家,笔名惠门乐泉。现为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山东省书协会员/ 中国国礼特聘艺术顾问/致敬2021庆祝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艺术楷模/临沂市书协会员/ 临沂市作协会员/原中国民协根雕艺委会委员学术评委。
七律·暑天三咏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耕者
烈日熔金镀野川,流霞灼浪卷长天。
荷盘承露斟琼液,蝉翼调风弄素弦。
蒲扇频摇怜细草,渠波暗引润枯田。
躬耕岂觉肌肤裂,戴月扶犁枕垄眠。
其二·劳者
火轮碾碎九重霄,街市蒸腾鼎镬焦。
驿使穿风衫化铁,泥工抟日臂熔绡。
橙衣扫尽千街暑,紫面攀穷百丈瑶。
淬得钢筋铁骨硬,汗珠坠处架虹桥。
其三·祈者
金乌喷焰煮苍黄,万类噤声草木僵。
龟裂纹成商甲骨,林枯喑断楚辞章。
赤龙岁岁蟠空舞,甘澍年年望眼凉。
欲借鼍鼓三百震,遍倾银汉灌青秧。

‘

,‘
七言排律·盛夏观海吟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烈日当空似火烧,为寻凉意出城郊。
驱车日照观沧海,心逐云鸥乐逍遥。
浪溅珠飞银汉落,云熔金涌怒潮高。
群鸥穿浪千鳞碎,万马奔礁一啸豪。
浅印沙滩痕易没,遥传海气暑顿消。
欲乘舟楫寻仙阙,且发清歌逐波涛。
心底忧烦随浪散,胸中块垒化烟飘。
天垂星斗鲛绡湿,蜃现楼台夜涨潮。
此际澄怀天地阔,何妨溽暑等闲抛。
归来犹记涛声语,月色如银洒客袍。
若问此行何所获?一襟风露半诗瓢。
七律·雅江下游超大水电工程礼赞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序:欣闻雅鲁藏布江超大型梯级水电工程全面启动,此为优化国家能源格局、改善区域生态之重大战略。工程集科技与生态智慧于一体,谨以俚句三首贺之。
其一
雪域擎天玉嶂横,雅江奔涌裂云行。
千年沉碛封幽峡,一旦飞虹起蛰鸣。
五级星槎连碧落,千亿银汉耀边城。
安澜自有青峰护,万里山河展画屏。
其二
琼霄寒彻破云峰,怒浪奔雷势未穷。
万丈金堤悬玉界,九重银索贯长空。
滋荣雪域春波绿,点染羌塘夜色融。
不是娲皇遗彩石,人间巧智胜天工。
其三
天门中断起雄垣,横锁苍龙大禹镌。
百转寒江凝素练,五重仙阙落尘寰。
青崖尽染三春色,雪域长明九域天。
功在安澜垂万世,一泓澄碧映尧年。
水调歌头·同老吟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近日,文媒报章倡复"同志"之称,重淳朴、尚平等,闻之欣然,感而赋此。
不负青衿志,跬步见初心。何须冠冕加饰,纯素愈情真。陇亩新苗同莳,案牍余光共秉,茶淡有余馨。世味甜如蜜,怎比菜根醇?
谀风炽,铜臭重,蠹痕深。"老板""师尊"盈耳,谁作倚门人?但守襟怀似旧,尚有薪传未泯,同志字千钧。一粒盘珠扣,续结百年春。
七律·相思吟(三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眉颦欲解意难休,素手拨弦弦更愁。
万里心痕铭石赤,千笺情冢葬花幽。
灯前薄影霜欺鬓,笺上殷痕泪渍眸。
莫问蟾宫孤坐客,琼卮独对广寒秋。
其二
疏疏别院露凝阑,欲撷茱萸强自安。
红豆经霜枝愈瘦,青丝染雪夜尤寒。
情根未断诗先尽,心茧难抽烛已残。
百劫身经终悟彻,回眸已是海桑观。
其三
劫尘今世悟禅初,犹系红绳情更笃。
欲绾鬓霜盟白首,更裁云锦作婚书。
听松竹坞云连榻,酹月菊篱香满屋。
若许来生逢陌上,灵山合契共相扶。
当下十怪咏叹调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盛世华夏日更新,却有奇观乱世尘:
蔬果厨羹分泾渭,毒食偏供陌路人。
须眉傅粉描蛾黛,浪子披纱扮淑真。
城阙红颜多剩女,乡关壮汉守空门。
娇儿座上珍馐满,老父街头汗水淋。
耿介常招讥诮语,逢迎每得锦袍身。
债台高筑称豪客,钱囊羞涩作贱臣。
万友屏前皆过客,孤灯夜半少知音。
优伶一笑千金掷,学者十年半粟贫。
昔惧计生甘绝嗣,今忧房债恐传薪。
狸奴尽食西洋味,老者空求养老银。
十怪难书肠已断,复兴路上雾沉沉。
欲问青天公道在,谁能执剑斩妖氛?
——此诗以七言排律形式,凝练概括当前十大社会怪象:①食品安全与亲情割裂。②性别气质的错位混乱。③婚恋市场的城乡剪刀差。④孝道异化为形式主义。⑤实干家被投机者挤压。⑥债权关系的伦理崩坏。⑦社交繁荣下的精神孤独。⑧娱乐至死挤压科研价值。⑨生育意愿的历史性逆转。⑩代际关系的伦理危机。
七律·西湖夏夜三咏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霞染西天碎锦流,白堤徐步晚风柔。
荷盘蘸墨摇清影,柳线穿珠系画舟。
千载蟾光同此夜,一襟夏韵共湖幽。
坡仙曾踏烟波处,万古澄辉照客眸。
其二
湖光潋滟暮云行,碎玉揉金水面明。
莲盏凝香浮墨韵,菱歌带露入寒星。
三潭印月同今夕,十里荷花接晚晴。
最是白公堤上柳,依然拂月送人行。
其三
长桥卧波接芳洲,暑气初消暮色收。
鹭破荷烟移画舫,山衔璧月转琼楼。
灯摇柳浪千重影,风送苏堤一脉柔。
欲问湖山谁解语?数声渔笛唤闲鸥。
七律·春晖吟(三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椿庭恩重比山崇,萱室情柔似水淙。
岁月渐侵双鬓雪,风霜难蚀寸心红。
承欢膝下斑衣暖,反哺堂前菽粟丰。
莫待春晖成暮色,慈乌啼处月朦胧。
其二
椿庭德厚映门庭,萱室恩深海有容。
岁月镌霜濡鬓白,烟霞砺志驻心彤。
晨昏侍问温情满,甘旨承欢笑语浓。
但惜春晖无限好,衔环应向彩云重。
其三
椿萱并茂沐和风,岁月如诗爱愈隆。
白发承欢融暖色,青松抱节御严冬。
晨昏侍膳循周礼,旦夕嘘寒继古风。
寸草难酬三春晖,心香一瓣寄深衷。
七律·金蝉三咏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破土吟
蛰伏寒泥不计年,一朝蜕甲见青天。
初离桎梏追云去,乍弃凡躯抱树眠。
饮露何愁风雨骤,鸣枝已得岁华圆。
谁人解得其中味,独向残阳泣暮烟。
其二·振翅吟
深藏厚土守真元,破石凌霄别旧缘。
展翅常随沧海月,栖枝独爱玉壶天。
遗蜕犹存庄周梦,栖柯自守伯夷贤。
一曲清商传远陌,秋声自度有凉暄。
其三·韬光吟
潜形地府度严冬,金甲初开向晓风。
饮露从来澄素志,栖梧自在守初衷。
垂天翼化逍遥梦,映月眸含澹泊功。
万卷兵韬皆逊色,临危蜕甲见真雄。
七律·挚友吟三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义气千秋
经年风雨志相投,并济云帆度晚秋。
常忆管鲍分金义,每思雷陈结辔游。
丹心已寄沧波远,素志相倾碧落幽。
纵使焦桐沉涧底,松涛依旧绕重楼。
其二·飞鸿契阔
金兰契阔岂言年,耿耿星河证夙缘。
万里烟霞堪载酒,九霄鸾鹤可传笺。
常惊蝶梦三更雨,最忆梅香二月天。
纵隔蓬山千嶂外,冰弦犹度白云边。
其三·雪窗情致
危崖犹记昔年逢,并立昆仑第一峰。
梅影分茶消永昼,松风拓帖伴疏钟。
襟怀自与春山契,肝胆长如古剑锋。
莫叹青丝成暮雪,停云依旧最高松。
七律·鹤鸣三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光阴荏苒岁秩移,悄然身入古稀时。
如歌往事频回首,似水年华且赋诗。
绕膝子孙添喜乐,齐眉伴侣慰心期。
半窗竹影摇新韵,一盏青灯润旧词。
其二
岁迈七旬忆旧年,沧桑往事散如烟。
浮生历尽风霜苦,江湖深谙世路艰。
老笔犹能题锦句,苍颜自许对云山。
功名利禄浮云过,幸有诗书伴暮闲。
其三
往昔七十叹衰微,此际耄耋尚奋飞。
科技昌明添福寿,政清人和沐春晖。
桑榆未晚挥余热,松柏经霜见劲威。
莫道古稀为极限,期颐在望亦堪追。
七律·感旧咏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韶光浮沫逐年新,独坐槐阴忆故人。
醉倚班荆同雪月,倦扶苔镜数霜尘。
书生剑气消残酒,客路风痕刻老身。
欲向蓬壶赊旧梦,一觞一咏伴晨昏。
其二
唐风宋雨润诗心,万象皆来笔底吟。
巾帼志高家国重,须眉气壮鬼神钦。
闲斟绿蚁寻佳句,醉卧兰舟望远岑。
莫道红尘多憾事,且将诗酒寄春深。
七律·清味三咏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茶之清欢
嫩芽舒卷碧波间,初绽莲心袅篆烟。
霞影凝瓯澄似雪,松风沸鼎淡尤鲜。
百味尝穷皆过客,一禅参破即清欢。
平生若解卢仝癖,七椀闲斟桂魄圆。
其二·酒之疏狂
琥珀摇光夜未阑,绵中蕴火自翩然。
三杯饮尽山河小,一醉方知宇宙宽。
快意恩仇随浪去,疏狂岁月枕书眠。
刘伶冢畔千觞尽,醒掬冰壶嚼月寒。
其三·泉之性灵
幽涧泠泠漱玉声,千年抱朴守空明。
穿云蓄得三春雨,裂石惊回九阙霆。
镜底能澄星斗色,光中自孕雪霜情。
涓流终作溟渤浪,月印寒潭证性灵。

‘
沁园春·贺颜世举、公茂兰伉俪蓝宝石婚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双影清辉,墨韵盈怀,艺海同舟。看仙翁走笔,龙蛇飞舞;琼娥调彩,云锦轻收。四十五载,相濡以沫,默契天成胜画俦。凝眸处,是灵犀一点,不语温柔。
平生砚畔同修,任烟雨江南塞北游。赞兰陵才俊,风华独步;金闺淑质,雅韵长留。笔写乾坤,情钟山水,白首同心共唱酬。凭栏望:这蓝田美玉,何必封侯?
备注:伉俪简介
颜世举,字岩石,号师汉斋主,复圣后裔,兰陵人。书艺精绝,隶书尤胜,曾赴美加办展,"颜体"入方正字库,荣宝斋藏其作,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皆悬其巨幅。公茂兰,金闺画师,晚岁习艺,工笔精妙,《葡萄》为天坛博物馆所藏。二〇一九,伉俪书画联展于北京金台,艺林称羡。
∵
水调歌头·川鲁情深——绵阳刀迷赴临沂谢恩录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序:时值乙巳盛夏,蜀中刀客越千山而至沂蒙。一则续乐坛之缘,更怀汶川震后齐鲁鼎助之恩。忆昔板房栉比,观今玉盏交辉,情动于衷,遂撰斯词以志。
驻马沂河畔,赤绶系龙泉。曾揽天府形胜,今谒凤凰垣。犹记坤维崩裂,九域星驰赴难,肝胆照霜天。十七春秋过,把盏话前缘。
流云遏,飞泉咽,篆烟旋。同操郢缶,但将心火铸冰弦。屏里万言切切,弦上千回婉转,相对竟无言。愿作琅琊柏,永护海东烟。
后记:汶川劫火淬肝胆,沂蒙乳汁润尘襟。冀川鲁之谊若泰岱峙坤维,沂泗滋疆土;纵星霜荏苒而情坚金石,虽百代更迭而义薄云天。
七律·小暑遣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夏至方消暑气催,炎风烈烈卷楼台。
蝉嘶高树声渐咽,云滞长空意转哀。
浅水荷塘蜓影瘦,疏篱豆架蝶衣裁。
闲斟一盏槐荫下,自有清凉入我怀。
七律·琅琊盛曲动寰瀛
——贺刀郎临沂演唱会(三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声起沂蒙
沂河波涌抚琴弦,清韵穿云入九天。
风送歌声惊雁阵,月随旋律满船舷。
五弦拨动青石巷,八水轻摇紫竹烟。
乡语暖融桑梓月,醉眠兰陵古渡边。
其二·韵绕兰山
灯火兰山映夜天,清音漱石响流泉。
调转宫商星欲坠,声敲珠玉露初悬。
云霞织就霓裳曲,舞影摇开水底天。
琅琊绝唱今犹在,余韵长萦画阁檐。
其三·音荡齐鲁
仙乐惊回白鹤眠,古腔新调续前缘。
沂蒙峰岭为琴柱,泗水蜿蜒作管弦。
清歌穿透龟蒙月,余韵沉凝孟渚渊。
万壑回声随浪远,且斟鲁酒赋新篇。
‘
水调歌头·咏刀郎临沂演唱会(外五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星聚沂蒙地,歌沸琅琊风。云间声彻千里,票罄竞相从。民宿连宵灯火,大道飘香列肆,商贾乐融融。山海涛声递,一唱彻苍穹。
公交畅,游客涌,市容丰。文明导引,文旅双璧意无穷。欲往红区寻迹,且向蒙山揽胜,诗意满长空。试看潮头立,齐鲁大音弘。
七律·喜迎刀郎临沂演唱会(五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欣闻刀客赴琅琊,沂水蒙山喜欲哗。
云卷碧涛迎雅士,风衔锦绣焕丹霞。
红歌尚忆峥嵘岁,金嗓新裁烂漫花。
待得星河垂柳岸,万人同醉月笼纱。
其二
万人空巷聚奥宫,乐涌歌潮月影中。
星火盈衢争照夜,鸾笙绕栋竞凌空。
琅琊古邑弦声沸,沂水清波月色融。
谁赋浮生新乐府?此心长逐凤凰风。
其三
民谣风骨溯渊源,沂蒙弦歌意更绵。
罗刹海市传新调,琅琊故里续佳篇。
红嫂精神融厚土,奥体星光聚众贤。
政畅人和情意满,声声入耳彻云天。
其四
弦气凌云客似潮,郎音绕郭夜迢迢。
歌飞梁栋星辰动,风动园林草木娇。
沂水潺湲诗意涌,州城璀璨画情饶。
城头月落人犹醉,一曲清音万古飘。
其五
沂蒙烽火忆当年,乳汁拥军谱壮篇。
最后粮薪成弹药,终将赤子化英贤。
刀郎琅琊挥铁板,沂水蒙山荡古弦。
一曲红歌惊四海,精神永续代相传。
七律·墨海吟怀三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诗魂篇
醉倚诗槎访紫霄,云中落纸纳风涛。
荣枯未改松筠质,俯仰犹存鹤影骄。
市井烟霞淬冰骨,星河章句写离骚。
墨香沁透秦时月,独抱孤怀守寂寥。
其二·人格篇
砚底锋芒养玉华,银钩铁画破云霞。
千峰骨相藏浓淡,万象生机蕴正斜。
松籁遥知云外响,月魂终化笔端花。
龙蛇迹上烟霞老,不向虚名借路赊?
其三·风骨篇
墨海苍茫浊自清,笔端万壑起雷声。
羞将词赋酬权贵,敢向人间问死生。
纸立千秋家国重,墨凝九鼎血魂鸣。
文章若失嶙峋骨,漫说浮名值几升?
七律·读《西西弗斯神话》感怀(外一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凛凛罡风削嶂巅,永沦劫厄倩谁诠?
看穿神谕终虚妄,踏破天条始凛然。
危顶星垂窥太古,断岩苔蚀镂寒烟。
孤身负石苍冥立,撑起青穹岂问天?
五律·心月澄空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灵台本澄澈,雾霭自浮沉。
风住玄晖烁,光清鉴物真。
幽襟涵太素,永夜守冰轮。
万有归空寂,山河璧月新。
编者简评:
编罢李思義先生的这两首诗,原本压抑的心情顿觉格外澄明。七律以悲剧英雄意象构建庄严诗境,通过"削""破""窥""镂"等动词链,勾连存在主义哲学与山水诗传统。"负石"意象既是反抗具象,又暗合"荷担"佛理,使西哲精神本土化呈现。五律深得王孟诗派神髓,"玄晖""太素""冰轮"等意象构筑空明禅境,尾句"璧月新"在寂灭中蕴含生机,暗合华严宗"月印万川"之妙谛。两首作品刚柔相济,隐见作者在苦难超越与空明证悟间的哲学沉思。
七律三章·墨舞军魂
——致柳长辉、边俊平二战友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锦笺遥寄意拳拳,双璧交辉气凛然。
妙悟晋风开法眼,神追唐韵立书禅。
毫端莲净濯尘境,字里金铿篆铁肩。
七一云章光旧部,墨香盈袖溢江天。
其二
戍装回首忆同游,剑气毫芒共一俦。
铁画银钩惊海岳,龙骧凤翥动神州。
云烟纸上传霜信,丘壑胸中蕴斗牛。
待得重逢春酒熟,再携椽笔赋层楼。
其三
华章七一共欢颜,双璧辉凝碧落烟。
墨涌千钧凝剑气,笔扛九鼎铸诗肩。
风雷行处河山壮,星斗移时肝胆悬。
莫道松窗霜鬓老,岁寒尤立碧峰巅。
七律三章·贺〈鲁南文学创作〉创刊暨迎七一誌庆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咏刊
欣逢双庆共腾骧,圣手培新艺苑芳。
腕底烟霞凝北斗,笺中星火耀东方。
一刊破晓惊雷动,万壑鸣泉桃李香。
欲向兰台询春信,沂蒙文脉韵苍苍。
其二:咏雅
琅琊墨浪启新航,笔阵连云动玉堂。
千载遗珠辉鲁韵,五更裁月绣齐光。
即开坛坫传兰浦,已展旌旗向帝乡。
漫汲沂河千载韵,月斟北斗醉琼觞。
其三:咏志
雕龙未负鲁风扬,结阵文旌触穹苍。
腕底星河浮海岱,胸中丘壑纳齐梁。
风承稷下三千士,帜立兰陵第一香。
试看春雷生卷首,同邀明月醉诗行。
七律·七一建党节感吟(五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南湖星火映苍穹,百载红船势更雄。
铁骨擎天撑日月,丹心照地暖西东。
犁开冻土春潮涌,扫尽阴霾旭日红。
锦绣山河铺大道,银河邀我驾长风。
其二
燎原星火入诗行,铸就镰锤旗帜扬。
淬炼冰霜成玉魄,激扬风雨谱华章。
捐躯岂止平生志,追梦犹存赤子肠。
试马昆仑天地阔,新程把酒话沧桑。
其三
百年伟业仰中枢,立极擎天展壮图。
北斗导航云作伴,南溟蓄势海为壶。
抟风直上九霄外,织锦还须万众扶。
待到蟾宫折桂日,同斟美酒醉仙都。
其四
欣逢盛世沐恩深,万里山河气象新。
愿作神州追梦客,长随镰斧铸精神。
老骥嘶风蹄未歇,夕阳熔金志愈真。
初心淬火征途上,再写复兴答卷人。
其五
春风化雨润丹忱,旗展锤镰引路深。
岁月如歌皆入韵,襟怀似火总燃心。
休言桑榆霞色晚,且看余热胜千金。
待迎华夏腾飞日,共举霞觞对月斟。
七律·诗心偶得(四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人生苦短路须吟,笔墨随缘意更深。
春草萋萋莺语细,秋枫飒飒雁声沉。
四时风物皆成韵,万种情怀总入心。
莫负韶华空自叹,且将诗酒对山林。
其二
不惧他人笑楚狂,诗田信步拾余香。
夜观星汉寻佳句,晨踏青山觅短章。
墨海扬帆追远梦,书山策马越寻常。
浮华未改冰霜骨,独向文渊探锦囊。
其三
钝斧斫柯费思量,邯郸学步总彷徨。
仰贤岂敢称文绣,摹古翻教愧玉章。
三宿漆灯磨剑影,一声鹤唳破秋凉。
纵然痴绝追仙圣,恐扰星河万丈光。
其四
墨海浮槎忘岁年,空庭抱膝夜微寒。
笔端风雨惊鳌背,袖底烟霞送月船。
采露欲调清夜酒,裁云堪作白云笺。
疏狂本是书生癖,半阕新声漱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