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龙山记
作者:杨廷付
黄龙山蹲踞赣西北边陲,恰如天地在此埋下的界石,将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的晨昏劈作三分。登临山巅那方平整如台的巨石,左足踏赣地云雾,右足浸楚天楚水,前襟揽潇湘烟岚,正是乡人所言“一脚踏三省”的奇境。苍崖间有裂隙如劈,半嵌一柱赭红岩石,传为吕洞宾试剑所留——当年剑光过处,山风至今带着金属的清响,石缝里生长的杜鹃,每到春日都开得如溅落的剑穗,在三省交界的风里摇荡成不老的传说。
沿山脊北行,天岳关的残垣在松涛中若隐若现。关隘扼守湘鄂通道,石墙上密布的弹痕仍在岁月里渗着铁锈味。1938年深秋,国民革命军在此构筑防线,七天七夜的血战中,湘军的号笛、赣北的擂鼓与楚地的呐喊绞碎在炮火里。关下那片野菊至今开得凄艳,花瓣上凝着的晨露,总被当地人说作未干的血渍。关隘内侧,一方青石碑静立如哨兵,碑额“气壮山河”四字为蒋介石所题,虽经风雨剥蚀,刻痕里仍凝着铁骨般的力道——据说当年立碑时,幸存的老兵们用刺刀挑开指腹,将血珠按在字槽里的撇捺间,让碑石从此有了心跳的温度。
站在关隘远眺,三叠泉从江西崖壁跌落,水流砸在湖南的磐石上迸作银星,水雾却漫过湖北的枫林,三省的云雾在此交融成一匹流动的素绢。试剑石的剑痕正对着石碑的方向,仿佛古人的剑意与今人的血魂在山风中完成了一次对话。崖边老松的根须深扎石缝,枝干斜指向天岳关旧址,树皮上的沟壑像极了握枪的掌纹,而每年飘落的松针,都会在石碑基座铺就新的铭辞。
暮色漫过山脊时,常有山民背着竹篓走过,篓中装着三省交界处的野茶。他们会在石碑前放一捧新采的蕨芽,说这是给当年守关的将士们尝鲜。此时夕阳正掠过试剑石的剑锋,将碑上的“英雄”二字照得通红,那些嵌在石缝里的弹壳也随之折射出冷光,与天边星子遥遥相望——原来山河从不会忘记,试剑石劈开的不仅是云雾,更是光阴里的劫难;石碑守护的不仅是过往,更是让每道伤疤都在时光里长成风景的坚韧。当三省的月色同时漫上黄龙山,剑痕、弹孔与碑铭都化作了峰峦间的脉息,在松涛里低吟着:青山未老,英魂长归。
一一笑看红尘2024年秋月登山记
作者简介:杨廷付,男,汉族,出生于1966年1月,修水人。田间劳作间隙握笔,以粗粝手掌写乡土记忆,处女作初投报刊,字里行间浸着泥土味的文学梦。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