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平遥古城南大街的青石板路上,古市楼飞檐斗拱间流淌着六百年时光。这座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的楼阁式建筑,如今不仅是古城地标,更成为一坛穿越世纪的“活酒坊”——山西平遥古市楼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正以非遗工艺为笔,在新时代续写晋商酒文化的传奇。
百年酒坊的现代新生

平遥古市楼酒业厂区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平遥西大街“沅泰涌”酒坊的蒸馏甑气冲云霄,彼时晋商票号汇通天下,酒坊以“清冽甘爽”的酒质成为晋商茶路的“流动名片”。121年后的2017年,山西平遥古市楼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级品酒师、国家级酿酒师武一奇接过祖辈传承的地缸发酵技艺,在平遥食品工业园区建起现代化酒厂,让百年酒脉融入时代肌理。

平遥古市楼酒业董事长武一奇在酒窖查看排列整齐的陶坛

山西平遥古市楼酒有限责任公司“沅泰涌”被认定为“晋中老字号”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5月15日,晋中市举行首批“晋中老字号”授牌仪式,山西平遥古市楼酒有限责任公司“沅泰涌”被认定为“晋中老字号”。这一殊荣,为百年酒坊的现代新生再添注脚。
“我们沿用‘六十六天超长发酵’工艺,每一粒高粱都要经过汾河水系的碳酸盐岩过滤,每一道工序都遵循‘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的古训’。”武一奇指着车间内的花椒水杀菌流程介绍,这套源自“沅泰涌”的十大酿造秘笈,已被列入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占地1.8万平方米的厂区,2000余个地缸整齐排列如方阵,陶坛储酒库内酒香与岁月沉淀的木香交织。如今,企业年产原酒1000吨,两条灌装线日均产出万瓶佳酿,“金楼”“匠心”等系列产品不仅畅销三晋,更随晋商后裔的脚步漂洋过海。
文化为魂的品牌密码

“晋商新传承,清香古市楼”的广告定位语,道尽企业以文化赋能的发展哲学。这种文化自觉源于创始人的双重身份——作为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晋商后裔,武一奇将“诚、正、善、美”融入酿酒全程。原料采购坚持“粮必得其实”,选用汾河两岸的优质高粱;品控执行“管必得其严”,内控标准高于国际食品安全要求。

“酿酒如做人,容不得半点虚假。”武一奇常对工匠们说起祖辈在“沅泰涌”时的故事:当年酒坊为保证酒质,宁可推迟开坛也不提前终止发酵,这份坚守让古市楼酒赢得“清风十里醉平遥”的美誉。
守正创新的未来图谱


山西平遥古市楼酒业“平遥古城”系列酒
站在古市楼远眺,平遥古城的青瓦与厂区的现代化厂房构成时空对话。企业规划中,“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战略正徐徐展开。与协同庆钱庄博物馆合作的“元宝酒”已成为文旅爆款,与平遥粮油公司合作开发“平遥古城”系列酒,迎薰门露酒以及桑葚酒、槟果酒系列更瞄准年轻消费市场。

平遥古市楼酒业董事长武一奇做客央视
“我们要做晋商文化的摆渡人。”武一奇的目光投向远方,下一步将建设晋商酒文化体验馆,让游客亲历地缸发酵,在陶坛封酒仪式中感受“步步登高”的品牌精神。据悉,该企业正筹备与高校合作成立清香型白酒研发中心,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微生物技术结合,让千年酒韵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
夕阳为古市楼镀上金边,酿酒车间的蒸馏声如时光的节拍。从“沅泰涌”的木质酒海到古市楼的不锈钢储酒罐,变的是形制,不变的是对“清、正、甜、净、长”的味觉追求;从晋商驼队的酒囊到电商平台的物流箱,改的是载体,不改的是“以信立世”"的晋商魂。这坛穿越世纪的清香,在新时代的酒杯中绽放出更醇厚的东方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