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黄文静,作为中国绳结艺术高级绳编技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也是潍坊市级非遗项目 “诸城绳编” 的代表性传承人,在绳编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她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技艺,让古老的诸城绳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本栏已连续编发近二十期《黄文静绳编作品赏析》。该系列专栏凭借对黄文静绳编作品的深入剖析与展示,不仅呈现了绳编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精妙工艺,还让更多人了解到诸城绳编这一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
今天,本栏特别刊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刘霞的散文《春见・文静》,以此来飨 “都市头条·乡村记忆”专栏 的读者朋友们。作者刘霞,是诸城市百盛商场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政协常委、诸城市妇联执委。在文中,她娓娓道来,讲述了与黄文静的相遇相知以及黄文静在绳编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与蜕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困境中坚守艺术梦想的非遗传承人形象。相信这篇散文能让读者从另一个维度深入了解黄文静及其绳编艺术,感受传统文化与个人故事交织的独特魅力。请欣赏!〕
刘霞

文静微信说今日要来商场,送我一件新做的神秘礼物。约在商场二楼美术馆见面,我到时,她已坐着轮椅轻轻移动着观看刘忠臣老师的画展了。
月余不见,这姑娘愈发俏丽了:石墨蓝背带裤里搭一件镂空白蕾丝短衫,脚上配一双蓝白帆布鞋,头发松松扎起一小束,活泼里透着文静。
这模样,教我忽想起正月十五非遗市集初遇时的情景。那日在百盛中庭,诸城非遗项目云集,人声鼎沸中,有个坐轮椅的姑娘行动不便,大多数时间都坐在花车后安静的编绳,有人问询时她会很认真的讲解,但是眼神里透露出不易察觉的忧郁。近看才知是诸城绳编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文静。

命运像一条不安分的彩绳,总爱在人生最柔软处打结。二十二岁那年,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悄然侵蚀她的肢体。候诊厅的铁椅、治疗室的消毒水味、夜半泪湿的枕巾,还有父母眼中藏不住的疼惜,都成了她日日难以面对的功课。
痛苦在某个晨昏裂开一道缝隙——她看见抽屉深处祖母留下的五彩绳结正发着微光。当指尖触到丝线的刹那,记忆突然苏醒:祖母布满皱纹的手像变魔术般,将平凡丝线化作飞舞的蝴蝶。自此她着了魔。屋里堆满练习作品,指尖练起了厚厚的茧子。有时为琢磨一个单结,能忘记吃饭睡觉甚至疼痛。绳编成了她的铠甲,带着她冲出病痛的围城。
如今的黄文静,指尖缠绕的已不仅是丝线—作为潍坊市级非遗项目诸城绳编代表性传承人、潍坊首位持中国绳结艺术高级证书者,她不但以竹为骨,以绣为魂,让古老的绳结艺术在当代重焕生机。还将中国结艺术与服装、配饰相结合,让传统的绳结焕发出时尚的光彩。她将“福”“寿”“喜”等字样编织进绳结中,传递着美好的祝福,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姐,想什么呢?"她笑问。我赧然:"半年前那个怯生生的姑娘,如今判若两人了。"
“您不是说人只有想好才有好嘛。”她眼里闪着光,"有这么多人关心我爱护我,我总得活出个样子来。"说着从布包取出一只小巧雅致的淡黄色小盒,“给您的散文集贺礼,同名文创绳编《春见》。”

轻启盒盖的刹那,一抹春意倏然流淌而出——那绳结像被施了魔法,深浅不一的绿在灯光下层层晕染,恰似《春见》封面上那幅油画里苏醒的原野。流苏垂落如春雨,摇曳间竟幻出戏曲小旦的水袖翩跹。每一道丝线的转折都暗合着春风的轨迹,在光影交错处,似见新破土的草芽正舒展腰肢。巧妙处,若干颗小珍珠簇拥下,一颗浑圆的大珍珠恰到好处地嵌在其间,宛若少女从柳梢后探出的脸庞,被春风吻得莹润生光。
"像我不?"她微微侧首,眼中有光。
何止是像——这分明就是她啊。那绳结里流转的生机,珍珠上跃动的光华,不正是永远在春光里盛放的黄文静吗?

黄文静,女,生于1986年,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绳编”代表性传承人,诸城市老年大学中国结艺教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网上老年大学中国结艺授课教师、中国结艺网绳结艺术等级考核评审委员会评审,2020年荣获“中国绳结艺术高级绳编技师”荣誉称号。2023年被考核认定为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黄文静的手机 / 微信是13646369751,她可根据个人需求提供专业的个性化设计与编制。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