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根杰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中的这句老话,将人情冷暖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一辈子,人们最放不下的,无非是“钱财”二字。
挣钱,无疑是件苦差事。凌晨四点,闹钟响起,睡意朦胧中不得不爬起;地铁里,人潮汹涌,挤得人透不过气;办公室内,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任务永远做不完;面对客户的刁难,还得强忍委屈,把泪水往肚子里咽。这些苦,几乎每个成年人都尝过。然而,与挣钱的苦相比,不挣钱的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花自己的钱,虽有压力,但远不及花别人钱那般如履薄冰;而哭着向人借钱,那份屈辱和无助,更是苦不堪言。
传统里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老张的故事却让人看见另一面。老张以前在单位得过且过,总把“钱是挣不完的”挂在嘴边。直到有一天,他父亲突发心梗,被送进医院,押金催得急,他蹲在医院走廊里,翻遍通讯录,却找不到一个能借钱给他的人。那一刻,他才如梦初醒,原来“没钱”二字,竟能让人的尊严碎成一地残渣。可若他当初为挣钱突破底线,即便兜里有钱,又怎能换回几分心安?
挣钱的过程,确实令人疲惫不堪。要忍受老板的呵斥,承受业绩的压力,面对同行的激烈竞争。可正是这些苦,让我们在至亲需要时不必低声下气,在意外来临时不必束手无策。记得五年前疫情来袭,小区封控期间,那些平时省吃俭用的小店老板们,反而成了最慷慨的一群人。他们囤积的物资,不仅养活了自己的家人,还接济了整栋楼的邻居。
代际间的财富观碰撞背后,是不同生存逻辑的交锋。父辈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凛冬,将金钱视作安全感的护城河;年轻人生长在物质丰裕的土壤,却困在“996福报论”与“躺平哲学”的夹缝中。但无论哪一代,都需要明白:挣钱不是目的,而是让生活拥有更多选择的底气。
职场女性的困境更显复杂。当男性加班被赞“事业心”,女性照料家庭却被视为“分内事”;当男性创业失败能获宽容,女性职业风险常被贴上“不稳定”标签。其实女人每一分挣来的钱背后,都沾染着更浓烈的血汗意味。
有人常说:“善良没用,你得优秀。”这话虽直白,但道理却很实在。当你囊中羞涩时,连最亲近的人都会对你另眼相看。雨天里,再大的屋檐也不如自己手中有伞。那些起早贪黑的辛苦,那些被拒绝时的难堪,最终都会变成抵御风雨的底气。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这不是拜金主义,而是生活最朴素的真理。民谣虽便宜,但小酒馆的酒却不便宜;星辰大海虽美,可门票和路费却很贵。我们拼命挣钱,不过是为了在现实的重压下,还能保有一丝追求美好的能力。
所以,别嫌弃挣钱的狼狈。那些加班到深夜的疲惫,那些谈生意时的隐忍,那些被客户刁难时的强颜欢笑,都是你与生活博弈的勋章。终有一天,当你站在自己打拼来的位置上回望,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熬不过去的苦,都变成了身上的铠甲;那些曾经咬牙咽下的泪,都化作了心中的力量。
人间非净土,各有各的苦。但请记住:求人不如求己,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唯有自己挣来的钱,花起来才踏实;自己挣来的尊严,别人才抢不走。这世间从没有轻而易举的富有,所有光鲜的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艰辛。
挣钱很苦,但比这更苦的,是失去挣钱的能力。趁自己壮年,趁身体还行,趁还有力气,好好赚钱吧。挣钱是真理,可以实现梦想和自由。人这一辈子,就是争取财富、拥有财富、支配财富、享受财富的过程。这不是庸俗,而是对生活最基本的尊重。
真正的财富自由,从不是数字游戏,而是让金钱服务于人的尊严与自由。当我们凝视“挣钱很苦”这个命题时,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史诗,更是一个时代的复杂面相——它既需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奋斗韧性,也呼唤制度革新的温度,因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诗句穿越千年时空,依然刺痛着现代人的神经。
挣钱,是生活的必修课。虽然过程苦涩,但它能让我们在困境中挺直腰杆,在风雨中撑起一片天。所以,别怕挣钱的苦,那些苦,终将化作你人生路上最坚实的基石,带你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王根杰是“立体营销”与“差异化经营”著作的作者、农资立体营销理论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从事农资营销领域二十余载春秋。曾在国有化肥、农资企业、供销系统、粮食流通领域供职;在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曾先后任营销常务副总、总经理等职;在四川化工控股集团九禾股份曾任副总经理、磷复肥总经理; 曾任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部门总监兼任中农舜天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被业内十几家业企聘请高级顾问和培训讲师,日常写些营销和行情方面的文章在各大媒体上发表。先后被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化工报社 ,农资导报聘请为专家和智库专家。